◎张晓婉
新建瓮城记铭碑拓片
2017年2月10日,南京博物院在对一批旧藏墓志、碑刻的整理工作中清理出一块石碑,经过辨认是元末张吴政权的一块记铭碑,周身无雕饰,碑题篆额为“新建瓮城记铭”六字,全文如下:隆平府阊门,元设水陆二关。天佑三年十二月,本处守御总兵官武毅将军万户任士元,申禀中书平章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一同启奉:
王令复造南北二关,重加备御,使职智谋深略。度量涵容,出足以振千里之威风,入则以布万民之德泽,三军整肃,一郡安居,保障城池而永固,开兴社稷以攸宁。大器已成,芳名高著,载拜铭恩,谨镌诸启(名)。
天佑四年四月□□日居民□□等立。
文十一行,行十八字,尾款十五字。此碑石质,上底35cm,下底55cm,高89.5cm,厚25cm,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刻成,原有底座,现已遗失。
阊门,是苏州城门之一。春秋末,伍子胥建的苏州城有八座城门,且均为水陆二门并列,水门也称作水关,分别为阊、齐、胥、盘、相、封、娄、蛇门,阊门在城西北角上,千百年来位置几无变化。多次遭受战火毁坏,历代重修。
“中国古代的城防体系一般是由城(城垣)和池(城壕)两个实体组合而成的。城垣除了有作为主体建筑的城墙外,还有城门、城台、城楼、瓮城、角台、角楼、马面、马道等”〔胡岩涛《中国古代城防遗存研究综述》,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57〕,其中瓮城是在城门外(亦少有在城门内侧)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护门小城。
在元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张士诚领导的“张吴”政权以苏州为根据地称霸一方。根据《吴王张士诚载记》,元至正十四年(1354)春正月,张士诚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改元“天佑”。至正十六年,据平江路(苏州)并定都于此,第二年改为隆平府,又纳降于元,被元朝廷封为太尉,但“城池府库、甲兵钱粮,皆自据如故”。至正二十三年(1363)再次重立旗号,自称吴王。
碑文中启奉者有将军、万户、平章政事、枢密院事等职衔,此皆为武将,但对文中的地方武官任士元,史料中没有查到过多信息。
自宋代设立枢密院作为军事领导机构,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五月援引故典先后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始设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宰执官,枢密院作为掌管军事的中枢部门,沿袭至明前期,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和枢密副使等都是秩品较高的职位。
元朝军制中设镇抚、百户、千户、万户、总管、元帅等武职,而许多红巾军政权多沿袭旧官制,“各行省仅丞相或平章二官可知军事,丞相或平章多由蒙古人,偶以色目人充任”(萧启庆《元代的镇戍制度·元代史新探》,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126)。此时再加总兵官职衔,统领军队。元顺帝为平定各处叛乱,授以高级将领总兵、总兵官的名目,但《元史·职官志》不载,因此总兵制度在元朝还是一种战时权宜之制”(胡珀《明代前期总兵制度形成研究》,黑龙江大学,2010:11),应用也很随意。
元新建瓮城记铭石碑
元朝前后苏州城遭受过几次重大破坏。“一次是在德祐元年(1275),蒙古入侵,城池受到相当大的损失。元初,苏州城被拆掉很多。直到至正十一年(1351),因各地起兵抗元,元代统治者在此修筑城堡、加厚城濠以驻防”〔廖志豪,陈兆弘《苏州城的变迁与发展》,苏州大学学报,1984(3):112〕。
元顺宗至正十二年(1352)夏四月诏“天下缮完城郭,筑堤防”,之后全国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墙修筑。这从很多文献中可知,如《苏州地方志·沧浪区志》记载“至元十六年(1279)元兵平定江南后,各地城池悉遭夷堙,平江城墙亦被平毁,百姓杂居遗堞之上”。虽存阊、盘、葑、娄、齐五门,然而形同虚设。至正十一年(1351)烽烟四起,于是朝廷诏令各地修复城墙,1357年首次在六城门外加筑瓮城。
《吴邑志长洲县志》亦有载:元世祖平定江南后,城池多夷为平地,防守也荡然无存。“至正十一年,兵起河南汝阳,所在云扰,诏天下缮完城郭。凡为六门,城高二丈三尺。下址叠石三层,加以大甓,凡厚三丈五尺,面广丈六尺,仍甓巨瓦为水沟,每门上建戌楼,下作峨眉甬道,周回夹以长濠,而城于是为备焉。”(陈其弟点校《吴邑志长洲县志》,广陵书社,2006:78)至张士诚入据增置月城(即瓮城)。廉访使李帖木儿会同达鲁花赤(蒙语“长官”,官职)六十公、太守高履,征调州县民工十余万人,以砖砌城垣,费时四个多月完工,凝聚了劳动人民的血汗。除保存了南宋五门,还重辟胥门。
元末红巾军起义此起彼伏,各股势力互相讨伐,陆战水战多频繁,从守卫自身力量出发需加强海防等各类军事用以抵御,水城门、城墙也是重要设施。同时期此类文物还有葑门城墙的修城铭文砖、浙江湖州临湖门天佑三年碑、湖州迎僖门天佑四年碑等。
此碑记叙了元末重建苏州阊门以巩固城防的史实,并对此举加以自我彪炳,是典型的称颂功德的纪功类铭文碑。其传世经历了较曲折的过程。天佑四年四月(1357)苏州阊门建成瓮城并立记铭石碑。民国十七年(1927)苏州市政筹备处认为旧式城门外的套城阻碍交通,决定自阊门开始予以拆除,并做了慎重的调研。在拆除过程中发现此碑,一陈姓石工欲将之磨毁,被时任吴县的一位领导黄熊祥发现并制止,请李根源先生鉴定,他买下后置于其阙园。当时很多文人方家也赋诗纪念。
李根源先生是民国元勋、抗战义士,晚年致力于著书和购藏,对调查保护苏州古迹做出了卓越贡献。“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捐赠了很多收藏,一部分捐给国家图书馆,一部分捐给南京博物院,还有一部分则留在苏州(当时尚未建苏州博物馆)”(高福民《瓮城碑》,http://www.360doc.com/conte nt/13/0324/18/5701732_273650611.shtml),而苏州博物馆和苏州碑刻博物馆始终没有查到其下落。据今存现状来看当时应是捐给了南京博物院,直到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才再现大众视野。
悠悠岁月,多少英雄豪杰随风而去。唯有从文物遗迹中能令人回忆和想象那段群雄战起、金戈铁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