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挺
【摘 要】物理是高中学习阶段十分重要的一个科目,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实验教学一直是教学的热点和重难点。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在理论基础上实践的过程,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理论、巩固理论的过程,这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然而,在现如今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着教学的发展。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具体的解决对策,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中物理教学也逐步适应着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的向多元化转变。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利用实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变的更加形象具体,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逐步实现自我总结和探索,发现更多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等的影响,使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起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课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动手参与度不高
学生应该是教与学的主体,对于实验课,也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实验过程,发散思维,得出实验结果,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时,许多教师没有全面理解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还是依据传统的教学理念,口头讲解实验过程,或者采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学生只是用眼睛看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观看模拟实验虽然节省了教学时间,但是很大程度上却体现不出教学效果,学生没有真正体验实验过程,很难理解理论知识、得出理论,妨碍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以及动手能力的提升。
(二)物理实验教学的设施不完善
要想顺利并高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有配置完善的物理实验室。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室无法满足许多实验的条件,实验器材等硬件配置无法达到要求。例如,一些实验器材只能满足较小实验的要求,对一些大型实验却没有相应的器材,同时,一般实验器材都是为了满足书本上的实验,对一些教师拓展的小實验只能由多媒体来演示和解读,学生的动手机会较少。加之实验室知识在上课的时候才能开放使用,并且须有教师带领,这就大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无法及时展现。
(三)教学模式过于程式化
一般来说,实验课都是全班学生集体进行同一个实验,实验的器材、过程等的全部是统一的,实验结果也都是一致的。这就容易发生学生照抄他人的实验成果,或者和利用通学生的试验方法和流程,没有自己的思维。加上实验一般都是分组完成,导致组内有的成员不动手,不留心观察和记录,对知识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和理解。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遵从统一的模式,首先教师介绍所需的材料和方法,解读实验目的和步骤,要求学生实验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其次教师演示一遍实验过程;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教师的实验过程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实验过程虽然学生动手操作,但是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主动思考,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完全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思路在完成任务,这种机械式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学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使实验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存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全面认识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一是教师要全面认识并重视实验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并切实落实。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实验过程蕴含着灵活丰富的科学思维以及学习方法,不仅检验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出更多的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能体现创新思维、总结分析、清晰表达等的能力。二是教师要创新教学思路,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教室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动手实验。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的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包括制定实验方案等等。
(二)学校方面应该完善实验所需,加强重视
学校应该加大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资金支持,配备完善的实验器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学校应该尽可能多的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进入实验室,接触实验器材,完成更多的物理实验,巩固旧知识,探索新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创新教学技巧,创设教学情境,改进实验教学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验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实验的内容以探究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小灯怕的伏安特性曲线时,学生会用限流电路进行实验,虽然这种方法不对,但是教师可以先不指出,等学生自己实验观察,发现问题时教师再予以引导。二是教师在重视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还要与学生加以创新,比如,让学生将教材上的实验方案进行调整,分组限制实验的器材,自行控制实验条件等等,这能使学生更大程度的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仁喜.高中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173-174
[2]刘宣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才智,2019(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