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婷
摘 要 新课程理念提出,要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课堂需要走向深度学习。调查发现,基础再差的学生都有深度学习欲望。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存在极大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影响深度学习的关键。笔者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智力和学习风格的差异,创设情景,以任务驱动,分类互动,促学生交流,内化地理知识。目的在于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寻求深度学习的空间,挖掘其最大潜力,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关键词 认知差异 深度学习 策略
1提出问题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认知学习领域中提到六大层次:(1)识记(Knowledge); (2)理解(Comprehension); (3)应用(Application); (4)分析(Analysis); (5)综合(Synthesis); (6)评价(Evaluation)。其中(1)识记和(2)理解属于浅层学习的水平,后四层为深度学习的水平。
以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为背景提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为贯彻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课堂需要走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情景,带领学生超越表面知识符号的学习,进入知识内在逻辑联系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深度学习不但涉及记忆,更注重理解和应用,它要求对学习要有积极的态度。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针对本文提出的问题,笔者设计了关于深度学习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
(1)91%的学生是不确定或不知道什么是深度学习的。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深度学习就是要学更难的内容,由此对深度学习有抵触。
(2)超过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地理成绩不理想,但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虽然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同样希望能理解和应用知识。这是学生对深度学习的渴求。
(3)调查发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这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学习的风格不同而已。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没能有效地开展,究其原因之一是老师对深度学习的认识是欠缺的,错误地认为深度学习就是深度教学,基础差的学生学不来,没有必要开展。原因二是学生对深度学习的认识不多,同样认为深度学习就是要学更难的知识。事实上,深度学习是存在差异的,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认知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超越表面知识符号的学习,进入知识内在逻辑联系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地理认识能力较为薄弱学生依然对地理的深度学习有强烈渴求,所以深度学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3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明显的,进行差异化教学势在必行。作为教师,应准确分析学生的地理学习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寻找每位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引导学生将自己从事智能强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以及意志品质迁移到高中地理学习当中去,从而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特点地全面发展。
4促学生深度学习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4.1正确认识学生的认识方式差异,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学生积极学习
要实施深度学习,首先是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在地理课堂上却往往出现这些现象:有的学生只要听老师讲课超过十分钟,就会进入睡眠状态;有的学生看PPT超过8张,注意力就无法集中;有的学生能听懂,却不会回答问题……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认知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如果教师认识不到学生的这些认知方式的差异,就会误伤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一是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善待学生的这种差异。二是对知识的呈现要多样化,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议如下:
(1)注重语言表达和感染力,让学生听得清。能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调整语音、语速、语调,让学生听得精神,教师单独纯讲授时间不宜过长。
(2)多板书,重点主干知识的板书,让知识结构化,形成思维导图。边讲边板书可帮助学生把老师的“音频”转化为可视符号,这样知识会更容易接受。同时让学生动手写,“听、看、写”可满足不同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基于地理的学习特点,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动手画,让“图”导思维,往往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在课件上的图,精美、色彩鲜明,是对学生在视觉上的冲击。但学生的学习认识方式有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应课件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所以除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应采用“画”图的方式,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把动态的、抽象的知识,转化成静态的、可视知识,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这样的设计能让教学的节奏慢下来,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得有味道,自然也就有兴趣了。
4.2创生活化地理情境,设任务式思维梯度,促不同智能学生参与课堂
领学生进入不同的地理情境,让学生领会地理知识,是地理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的过程。
在讲授《河流地貌的发育》时,笔者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某河流作为学习对象,让地理融进学生的生活。基于学生地理认知能力差异以及认知方式的差异,笔者设计了有思维梯度的学习任务,给每位同学足够的选择空间。如任务一:拍出最美的河流。任务二:说出最美的河流。任务三:追溯河流。任务四:延伸的河流。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挑选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已有的经验、心智的相融,主动构建了学习的过程。以学科内容为载体,用结构化的知识,共同完成任务。
4.3基于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强化分类互动,优势互补,促学生交流,让地理课堂活起来
学生地理学习的认知方式的多样的,有的善于听,有的善于看,有的善于写,有的善于说,有的善于想……而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但教师不是全能的,面对学生的全方位的需求,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认知风格进行分类。让不同智能水平,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能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交流是不定向的,没有固定的模式,随时随地的,却又能被教师掌控的,它有别与小组合作学习。
如试题的讲评,学生的成绩分化大,几乎每个学生都需要量身定制的讲评,是被地理教师认为最难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课堂。教学建议:
(1)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先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批面改,由此产生练习讲评的“领军”人物。
(2)把预设的领军人物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区域,由他们主动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由老师调控,调动其他的同学进行就近互助交流。
(4)刚开始会有一些同学直接跳过同学,过来问老师问题,但这时是不适宜马上给这个别学生解答的,原因有二:①此时整个班的互动交流还没进入高潮,还需要教师的整体把控。②这些学生跳过了学生交流的环节,忽略了同学的互助交流作用。所以为学生留更多的交流空间和时间又是一关键所在。
(5)关注落单的学生,为他们找到合适的交流方式。
(6)待所有的同学都进入状态后,课堂已可以放手给学生了,教师可随机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因为课堂允许学生随意走动,随时提问,随时讨论,所以讲评课堂是开放的,自由的。这样的尝试,能让学生的交流不拘一格,把学生的智能优势都能调动起来,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活起来。
5结束语
现代化的教学已开始走进个性化的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师势在必行。而将差异化教学与深度学习高度融合,是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让学生能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DB/OL].https://baike.so.com/doc/8757797 -9081259.html.
[2]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M].2016.
[3] 孙广治.认知风格的差异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4] 李琳.从浅层教学走向深度教学的路径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6).
[5] 汤国荣.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课题构建[J].地理教学,2016(24).
[6]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