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智
摘 要:玉米是金鸡乡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大春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山区的粮食安全,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力推进玉米良种化等丰产栽培技术,努力提升玉米种植水平,使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变成生产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对金鸡乡山区玉米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浅析,旨在进一步提升当地玉米种植的科技含量。
关键词:山区;玉米;丰产栽培;综合防治
山区、半山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措施、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是制约其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改进玉米丰产栽培技术,因地制宜的发展玉米生产,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一、选用良种是丰产栽培的基础
良种就是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生产水平的品种。它具有高產、稳产、优质、抗病、低成本的特点。选用良种,一般比当地老品种增产20-30%,有的甚至成倍增长。近几年金鸡乡玉米病害相对较重,特别是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已筛选出一批适合我区高、中、 低不同海拔区域种植的杂交玉米良种。一是海拔1800米以上的区域宜用的品种有“甘优1790、云瑞62、西抗18”;二是海拔1600-1800米之间宜选用的品种有“海选1号、康农20、西单7号、五谷1790”,金鸡乡通过大力推进玉米良种化进程,玉米产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整地质量是丰产栽培的前提
1.土壤条件。玉米通过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获收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四大肥力因素。要建造高的生物与经济产量,玉米丰产的土壤必须具备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2-3%),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土层深厚(耕作层大于30厘米),PH值6.5-7.0为宜,因此丰产玉米地应该选择水浇地、雷响田、台地、坡度小于15°的缓坡地、改种玉米的水稻田及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田地,这样的条件有利于玉米出苗快且苗齐、苗匀、苗壮,为丰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耕整地。深耕的主要作用,一是在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二是使土壤熟化,提高土壤养分。此外对于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害也有显著效果,能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可以增加下层根的生长,可从较深土层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了抗旱能力的同时促使植株地上部分茎秆加粗,双穗率增加。玉米的根系80%以上分布在0-30厘米的土层内,因此,一般深耕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生长要求。玉米的整地分为冬闲整地和播种前整地。冬闲整地一般在大春收割后到下半年春播前,这一段时间有些耕地处于休耕状态,冬季到来之前就要进行翻犁,使土壤有较长的晒垡和积蓄雨水的时间,可以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有效地消灭地下害虫。播种前整地,则要求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架空,地面平整,土壤疏松,耕作表面要有一层细土覆盖,土壤含水量适宜,这样种子播下后,水分、温度、空气都能满足发芽和出苗的需要。
3.规格化开墒。要求拉线开墒,做到墒直沟匀。一是等行距开墒:墒宽80厘米;二是宽窄行开墒:140厘米开墒,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沟深20-30厘米。
三、适时播种是丰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1.品种选择。金鸡乡立体气候比较突出,玉米种植海拔差异较大。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海拔区域的适宜品种,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
2.播前晒种。播种前要选晴天把种子摊在地上连续晒种2-3天,并经常翻动种子,目的是降低种子含水量,增加温度,提高种皮透水性使吸水迅速,增强种子内部酶的活性,使发芽出苗快;同时晒种能杀灭种皮上的病菌,减轻病虫害。
3.适时播种。适时播种能使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处于最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既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又能充分利用光、温、水、气、热等生态条件,从面获得高产。
(1)播种时期。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海拔1800米以上最佳播期是清明节内抢墒播种(4月5日至4月20日),海拔1600-1800米之间最挂播种是谷雨节(4月20日至5月5日),海拔1600米以下最佳播种是立夏节(5月5日至5月21日)。金鸡乡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下区域,如果遇到特殊干旱的年份,在最佳播种期土壤墒情太差,土壤中的水分无法满足玉米的出苗,只能是等着天下雨、抢墒播种,如2012年大面积玉米是在6月1日雨透后才播种。
(2)播种方式。适宜的播种规格和播种方式,是保证合理的群体结构,利于中后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玉米整个生育期能否正常发育,最终获得高产的基础。根据金鸡乡多年推广取得的成功经验,采用深槽条播方式能从根本上解决植株分布合理、单株营养面积超均匀、管理方便、施肥集中,能有效的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
四、合理密植是丰产栽培的关键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种植适当株数。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个体与群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使群体发展适度,个体发育良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玉米种植密度与品种、播期、肥力条件等因素有关。
2.品种特性。一般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宜密植,生育晚的品种宜稀植,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的品种宜密植,株型松散叶片披垂的宜稀植,种植密度应确定为3800-4500株/亩。
3.温光条件。玉米是喜温、喜光的作物,生育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温度和强光照,所以光照强的地区适当密植;坡地、梯地通风透光条件好、边行多,可密植;平地、背阴地则宜适当稀植 。低海拔区域相对密植(4000-5000株/亩),高海拔区域适当稀植(3500-4000株/亩)。
4.水肥条件。种植密度随土壤肥力、栽培水平不同而异,应本着“肥密瘦稀”的原则,中等肥力土壤应控制在3500-4000株/亩范围内,上等肥力应控制在4000-4500株/亩范围内。
五、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是丰产栽培的补充
1.地膜覆盖。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能源转化的节能保护措施,地膜栽培起到早播种、增加积温、避过后期低温的作用,常随着海拔的升高,增产效果显著,适宜在海拔1900米以上区域,土地平整、土层深厚、肥沃,有一定浇灌条件的地块种植。在冷凉山区国家列为温饱工程之一,是玉米栽培中的一项适用技术,通过多年的推广种植实践结果,盖膜比露地栽培一般亩增100-150千克。玉米地膜常用0.8-1米宽,0.07-0.08mm厚的聚乙烯地膜。地膜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窄行(40-50厘米)的两行玉米用宽地膜覆盖,宽行(83-93厘米)作为大通风行。具体是以133厘米开墒,把农家肥、复合肥施入40-50厘米的播种带内,提起两边的土做成宽40-50厘米,高20厘米的墒面,浇足水后盖膜,然后按设计密度打孔播种,再用细土覆盖孔口。地膜覆盖的地块土壤要湿润,能达到种子出苗的水分要求。盖膜要严实。
2.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是玉米高产的一项新技术,一般比直播增产50-100千克/亩,增产20-40%,育苗的方法主要有:纸袋、塑料袋育苗、机制营养钵育苗、营养块育苗、营养杯、盘育苗。通过多年的实践得出,选用营养块育苗具有省工、省时、操作简便的特点。具休操作规程:一是苗床应选择在玉米种植地附近,靠近水源,便于运输的地方,苗床宽1米,长3-8米,底部垫打孔薄膜;二是用细土拌10%细粪,加水搅成能制“土砖胚”状况为宜;三是将已拌好的营养稀泥均匀平铺在苗床上,厚6-8厘米,然后均匀成3.3厘米×3.3厘米的小方块,在方块中央点播种子,然后均匀盖上一层1-2厘米厚的细粪土;四是搭制拱高45-50厘米的薄膜育苗棚,注意盖膜平整,四周压实,以增强抗风能力;2叶1心期进行炼苗处理,通风降温,浇水保湿,在移栽前1-2天停止浇水,增强营养块坚硬度,便于起苗;五是适时移栽。当小苗长到2叶1心时就要进行移栽,以提高成活率;移栽时对幼苗进行分级处理,强弱苗分开移栽。宽窄行定向移栽,定向以幼苗的最下面一片真叶伸展向为宜,叶的伸展方向应与垄向垂直,移栽结束后浇透水并用地膜覆盖。
3.直播技术。直播就是将种子直接播在大田里,金鸡乡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最广。直播要把握好播种时间,提高播种质量,千方百计保全苗等几个关键措施。
(1)播种时间。金鸡乡种植玉米的水浇地比例较小,大部分旱地是等雨播种,因此一定要在下透雨后土壤湿度大的情况下播种。
(2)播种质量。要尽量做到播种的深浅一致,否则就会因深浅不一造成出苗先后,形成大小苗。
(3)确保全苗。要使玉米高产,关键的一条是一次全苗,确保全苗才能使每亩有足够的植株,即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为增加穗数和粒重打下基础。
4.隔株去雄。在植株10%左右抽雄时,每隔两株去一株雄穗,要注意留大去小,留高去矮,去中间留地边,去病株留健壮株,去雄不宜超过1/3,山坡地边的两行不宜去雄,有利于授粉,除去雄穗时,亩用1支(30ml)玉米健壮素兑水40千克喷雾,抑制节间生长,促进茎秆矮壮,根系发达。
六、加强田间管理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丰产栽培的手段
1.苗期管理。主要目标为保证苗齐、苗壮、促进根系发达良好,植株墩实。苗期根系发育快,上部叶生长缓慢,根系增长速度大于茎叶的1.08-1.26倍,做好苗期管理,是玉米丰产的前提。
(1)助苗出土。播种后遇天气干旱,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60%,应及采取浇水和松土保墒,夏秋玉米播种后遇大雨,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破除板结,散墒透气,助苗出土。
(2)查苗补缺。要获得玉米高产,抓好一次全苗是关键,因诸多因素皆可造成缺苗现象,严重影响大田密度和整齐度。播种时在行间增播1/10的种子,或按5-10%的比例人工育苗,苗龄2.5-4叶时在阴雨天或傍晚带土移栽,栽后浇水,覆土保墒,成活后追施速效化肥,促苗生长。
(3)间苗定苗。为确保种植密度和整齐度,促使幼苗生长健壮,间苗要早。一般在幼苗3-4叶时拔去幼苗,留下壮苗。当幼苗长至5叶时,按预定的株距进行定苗,确保全苗。
(4)中耕除草。苗期中耕分2前进行,苗前期(3-4叶)可浅耕一次,以松土、除草为主;地膜覆盖或育苗定向移栽和地膜覆盖的玉米,苗期可省去中耕但要清除田内特别是苗旁的杂草,如遇干旱,可在大通风行内中耕松土除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拔节前(7-8叶),按照苗旁宜浅,行间要深的原则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
2.穗期管理。穗期植株生長快,吸收养分快,数量高,是玉米需要养分的关键期,要结合中耕培土,追施足量穗肥。
七、科学配方施肥是丰产栽培的核心
1.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条施25%玉米专用肥40千克,缺锌的地块应加施锌肥。
2.苗肥。玉米期植株小,生长慢,吸收养分少,但在4-5叶期要视苗情轻追苗肥,促壮苗,每亩追尿素10-15千克。也可追相当于尿素的速效氮化肥,有条件的,浇施沼液效果较好。
3.穗肥。穗期苗颗生长快,吸收养分速度快、数量高,是玉米需要养分的关键期,此次追肥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因此,要在大喇叭口期(10-11叶)时亩施尿素25-30千克,加施5千克硫酸钾。
4.补施粒肥。在开花授粉前后,若有苗颗回黄脱肥现象,要看其长势补施少量速效氮肥,亩施尿素10千克,以延长绿色叶面积的功能期,起到养根、保叶、提高粒重的作用。
八、综合防止病虫害草鼠害是丰产栽培的保障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首先要清理田间地头的秸杆、杂草,破坏病虫越冬的环境,降低病虫源的基数,其次在病虫害发生时,要抓住时机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进行及时防治。灰斑病的防治:发病初期用霉斑敌、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等,连续防治2-3次。锈病、大小斑病的防治:发病期用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防治2-3次。穗粒腐病的防治除去选用抗病品种外,栽培措施上要注意及早收获认真晾晒。地老虎的防治:在出苗期及时喷一次杀虫剂。玉米蚜虫防治应本着“治小”、“治了”原则,在拔节、开花、灌浆期间,连续用药防治2-3次。玉米螟是我区玉米重要的虫害,冬春多雨年份常爆发成灾,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及时用药防治。
九、 适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1.成熟标准。食用玉米一般在完熟期进行收获,即子粒变硬,用指甲不易压破,籽粒表面有鲜明的光泽,整个植株呈现黄色,果穗包叶白黄色松散。
2.收获原则。玉米成熟必须遵循成熟一批收获一批的原则,选择晴天及时进行收获,以防玉米苞子在田间发生霉烂,造成增产不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