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秋
摘 要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是高校的一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机械设计的能力。六步法教学是根据搜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具体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对带式输送机进行设计,六步法在这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它的优越性,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六步法 带式输送机 设计
0 序言
“六步法”常被称为六步学习法,也称六步教学法,六步指:搜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具体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工作步骤。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作过程之中,学习和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工作过程的全局出发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与工作岗位更贴近的工作能力。这种方法最初来自德国的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中,首先要搜集订单,根据订单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然后按照计划实施,最后检查实施效果,并对项目实施情况做出评价,以便对下一个项目的实施做出反馈和必要的改进。现在国内高职教育同样采用这种方法,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指导、总结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加强了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是高校课程体系当中一门理实一体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课程后进行的一门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这门课程是实践性教学课程,课堂教学采用实物、现场指导教学、通过项目教学的六步法,最后完成整个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下面主要针对输送机设计过程进行六步法进行详细分析。
1 设计任务
学生根据设计参数如表1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如下:
设计说明书一份;减速装置装配图1张;零件图2张。
2 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方案的拟定和设计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选择、设计、校核,如表2 。
3 传统设计
传统的课程设计就是学生使用一本设计教材,图书馆借取设计手册,教师讲授工作原理,然后學生就根据有限的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设计过程枯燥,学生没有工作热情,以致没有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4 六步法设计
4.1 搜集资料
首先,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如表2,学生根据工作任务书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小组团队合作去市场调研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搜集由教师提供的核心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学生搜集资料,教师指导,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4.2 制订计划
教师制订设计总时间为3周,学生根据14个任务和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制订出每个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培养学生规划时间的能力,最后由教师修改工作计划。一般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的计划如表2。
4.3 作出决策
根据已知参数制订总体传动方案如图1。
拟定几种常用的减速装置如图所示,根据设计参数和制造、安装、维修的难易程度,带传动和单级斜齿圆柱齿轮最为合理,带传动有缓冲吸震、过载保护、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较大距离的传动的优点。齿轮传动弥补了带传动的缺点,承载能力大、传动比精确、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高等优点。所以根据参数情况,一级带传动和一级齿轮传动结合比较合理,如果传动比较大,我们可以选择带传动和二级齿轮减速器比较合理。为了保证传动平稳,可以选用斜齿圆柱齿轮减速装置。
4.4 具体实施
这一阶段也是六步法的关键步骤,通过设计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查阅设计手册和绘图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4.5 检查阶段
检查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学生小组内检查,针对每一个任务是完成情况详细检查,第二个阶段是小组间互查,在小组互相检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检查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待问题认真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错误,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检查之前,老师需要提供一份检查的标准,说明具体的方向和内容。等学生检查完后,教师对照检查标准,对每一位学生做出合适的评价。
4.6 评价阶段
教师评价分为两个阶段。AB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小组互评需要按照检查标准打分,教师再根据小组互评的成绩进行检查和评价,即检查了A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也检查了B组同学对任务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双管齐下, 最终教师给出学生完成任务的总成绩。
5 总结
六步法应用于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重视工作过程,精心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教学,以六步法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尹久.完整的行动模式——六步法在高职教与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30-231.
[2] 姜秀华.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设备起重“六步法”实训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9(24):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