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舒萍,任正中,刘维波,冉 敏王 宏余 静▲
(1.重庆市綦江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401420;2.重庆市綦江区通惠中学 401420;3.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400016)
健康素养反映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基本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生活质量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于其目标、期望、标准和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热点。但是国内外研究大多是把生活质量或健康素养单独作为结局变量进行有关的现况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3-6]。对于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且多是研究癌症患者或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关系[7-8];对于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是成年期健康的基础[4]。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提高初中生生活质量提供建议。
1.1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0月在重庆市綦江区农村、城市各抽取2所中学,每个年级随机抽取3~5个班,对抽到班级的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前给家长、学生各发放知情同意书,获得其同意之后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 850份问卷,回收1 832份,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 774份。
1.2调查工具
1.2.1初中生健康素养评价量表 该量表由王翎懿等[9]编制,由9个因子共50个条目组成,包括科学健康观(8个条目)、合理营养(5个条目)、疾病预防(8个条目)、青春期发育(5个条目)、心理健康(6个条目)、意外伤害与急救(4个条目)、问题解决能力(5个条目)、健康决定能力(5个条目)、批判性素养(4个条目)。每个条目都对应5个选项,回答选项均采用5等级Likert等距评分法进行定量化测量,计算得分时,正向条目直接计为1~5分,逆向条目则反向计为5~1分。因子得分为因子各条目得分之和,因子平均得分为因子得分除以该因子所含条目数,平均得分越高,则健康素养越好。经考评,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9]。
1.2.2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量表 该量表由程绪婷等[10]编制,包含4个维度共39个条目组成,其中生理维度(8个条目)、心理维度(11个条目)、社会维度(14个条目)和青春期维度(6个条目)。每个条目都对应5个选项,回答选项均采用5等级Likert等距评分法进行定量化测量。计算得分时,正向条目直接计为1~5分,逆向条目则反向计为5~1分,维度得分为维度各条目得分之和,维度平均得分为维度得分除以该维度所含条目数,平均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经考评,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0]。
1.3质量控制 进行问卷调查之前,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掌握问卷相关注意事项。问卷调查时,以班为单位,取得班主任配合,统一调查时间,现场发放、填写、核对,发现漏填、错填,及时要求学生改正。数据录入后,严格对录入数据进行逻辑核查。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初中生基本情况 共调查1 774名学生,其中男生905名(51.0%),女生869名(49.0%);城市892名(50.3%),农村882名(49.7%);初一564名(31.8%),初二611名(34.4%),初三599名(33.8%)。
2.2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 初中生健康素养总得分为(194.11±27.32)分,平均得分最高为意外伤害与急救,其次为科学健康观、问题解决能力、青春期发育和合理营养、批判性素养、心理健康、疾病预防,最低的为健康决定能力。见表1。
表1 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分)
2.3初中生生活质量情况 初中生生活质量总得分为(135.73±17.38)分,平均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青春期维度。见表2。
表2 初中生生活质量水平分)
表3 初中生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r)
a:P<0.01,b:P<0.05
2.4初中生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初中生生活质量总得分与科学健康观、疾病预防、青春期发育、心理健康、意外伤害与急救、合理营养、健康决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素养和总健康素养得分呈正相关。合理营养、健康决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素养为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青春期维度的共同相关因子。见表3。
调查结果发现,该区初中生意外伤害与急救素养平均得分最高,原因可能是随着意外伤害逐渐成为青少年第1、2位死因[11],相关教育部门或者家长加强了对其子女或学生意外伤害与急救相关知识的教育。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疾病预防素养平均得分较低,与李学军等[12]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是教育部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心理健康、疾病预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如学生课程教学[13],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初中生健康决定能力素养水平最差,根据量表条目内容表明初中生在获取健康相关信息或向别人请教自己不清楚的健康信息的主动性、清楚表达自己的病症和看懂药品说明书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生活质量各个维度中生理维度平均得分最高,可能与初中生学校活动的丰富程度、自我认知能力、师生间关系变得和谐等有关。初中生青春期维度平均得分最低,这可能与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阶段-青春期,对青春期相关知识、常出现的生理、心理问题还没有深入接触有关。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生活质量总得分与科学健康观、疾病预防、青春期发育、心理健康、意外伤害与急救、合理营养、健康决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素养和总健康素养得分存在正相关性。即初中生健康素养得分低,其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6,14]。原因可能是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低,其缺乏相应的健康信息如卫生急救、疾病预防、心理知识等,面对出现的一些疾病或心理问题,无法充分利用健康信息来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以管理或促进自身健康,进而影响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合理营养、健康决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素养为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青春期维度的共同相关因子,且其相关性大于其他因子。表明在提高初中生健康相关信息时,重视学生合理营养问题,同时需要加强学生的健康决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
此次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本次调查为横断面研究,不能得出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开展相关队列研究进行验证。第二,本次调查对象为重庆市某一个区,样本量较少。第三,本研究分析没有将学生家庭情况(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和家庭关系)、学校环境(学校卫生、学校类型和学校是否开展健康教育课)、学生情况(学习成绩、学习压力、是否患慢性病等)纳入分析。学校作为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行为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健康促进的场所,对学生的健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15]。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