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喜
(河南小铁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河南 洛阳 45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会日益远离孕育它的原生文化环境,而如何在新时期实现其技艺价值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创造是设计的生命,创意是设计的灵魂”[1],为了开拓更大的文创市场,迎合多层面的审美需求,延续传统技艺的血脉精髓,私人定制的创新理念成为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必要选择。私人订制的理念并非一家独享,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从生活用品、手机APP到旅游观光、素质教育都在尝试与践行这一理念。而在传统技艺领域中,私人定制会带来更舒适的用户体验和更强的自我参与感,人们面对的不再是存在距离感的冰冷工艺品,每一件都是有温度、有人情味的独特作品,创造着独一无二的审美体验。同时,私人订制的模式也将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大的市场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此结合亿凡浮雕13年的私人订制经验,主要从客户层面、技艺层面和时代层面入手对私人定制进行系统阐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消费者市场联系日益密切。传统技艺价值不能单凭“坚守初心”“匠人精神”等道德标准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积极参与良性市场竞争,只有赢得消费者市场,才能杜绝抱残守缺,并结合新时代要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足发展。当代消费者行为具有以下四种特征[2]:
当代消费者在消费中更多注重产品的人性化、独特化,通过自身所需的商品来表达与确认自身的消费需求。私人订制的方式可以为不同客户打造专属的文创产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创化发展,以其独特性提高文创产品附加价值。在从事的文创产业的过程中,金属浮雕技术主要利用金属材质与加工技巧,实现其独特的视觉效果,而浮雕表现的文化符号则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定制需求。在设计上小到茶周边器具的制作与定制,大到中式家装、室内外墙面制作。在材质上金、银、铜、铁、铝等不同金属,都可以实现私人定制。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消费形式,私人订制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实体店经营模式,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实现文创产品的选材和设计,以更便捷的消费形式,实现最优化的用户体验。
消费能力的加强,扩大了中高收入消费,消费者不但考虑产品功能,而且注重产品附加功能,追求产品知名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价值的实现也不能局限于文创产品的实用功能,还应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魅力打响品牌,进而拓宽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通过总结金属浮雕技艺传承发展经验,打造了亿凡浮雕品牌,将火与金属的碰撞融合柔和细腻的美工线条,创造极致的视觉审美效果。以铜板上的英雄头像为例,面部的光影处理需要无数次温度调控,头发的纹路走向也需要匠人的精雕细琢。以华贵厚重的金属质感展现柔美人物轮廓,两种独特文化符号的交融彰显着金属浮雕的独特艺术价值。
就传统技艺而言,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从艺者群体的扩大与延续。传承人一时的动摇或放弃常常就代表着一种巨大的文化损失甚至消亡,这种为了传承文化执着坚守、苦居清贫的窘迫局面需要得到改善。实现非遗传统技艺的新发展,需要构建核心技术传承与大众参与体验的互通桥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去。私人定制结合了传统技艺与用户体验,让消费者的审美理念渗透文创作品的制造环节,无论是蜀绣、戏剧还是金属浮雕,都可以私人定制的方式,针对消费者心理进行精准定位与产品设计。
根据金属浮雕材质特殊、加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以私人订制方式承接不同设计需求,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为推动金属浮雕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交融联通,以锻铜浮雕为表现形式,将许多生活元素加以融合,如手机壳、茶盘、茶宠(见下图)等,实现古代文化艺术在现代审美视角下的新发展。在私人订制过程中,文化体验者在消费过程中“反客为主”,通过与匠人的积极互动创造个人专属的文化符号,同时文化产品背后的传统技艺也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得到传播。
锻铜浮雕制成的茶盘和茶宠
五千年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短兵相接”,带来“千年未有之变局”。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3]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须扎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须在实践中进行,一方面,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使其能够充分反映当下的时代需求与时代精神,另一方面,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总是以具体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呈现,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可以使传统文化创新更具目的性、灵活性,积极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并为我所用,不断充实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4]。因此,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化发展过程,需要承担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展现时代风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特质在于体现的是民间文化的美学力量,是集体记忆与审美思潮的内在生命力生生不息的表现[5]。在金属浮雕从艺过程中,既有对传统中国风元素、历史题材和日用器物的创新尝试,也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发展设计品牌LOGO等私人定制服务,以现代审美结合古代艺术,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