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CAM双星计划:探寻引力波之光

2018-07-31 09:22演讲者熊少林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GECAM项目首席科学家
卫星与网络 2018年6期
关键词:双星引力波高能

+ 演讲者:熊少林(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 GECAM项目首席科学家)

什么是GECAM计划?

我们与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合作的这个项目叫“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简称GECAM,它由两颗微小卫星组成,因此也叫做“GECAM双星计划”。它的目标是探索引力波之光,即引力波事件发出的光。

双中子星并合引发引力波,并且会发射光,光又有高能光和低能光之分。那么引力波、高能光和低能光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用雷阵雨打比方:打雷的声音就是引力波,跟雷声几乎同时发生的闪电就是高能X光和伽马光,发生得非常快速,而且非常亮;雷雨后出现的彩虹就是低能光,持续时间比较长。仅凭雷声只能粗略估计打雷的大概位置,而探测到闪电就能确定是哪片云打雷了。因此闪电,也就是高能光,对于研究引力波事件有重要意义。这就是我们做GECAM双星探测计划的初衷——探测引力波事件的高能光。

为什么非要去太空探测高能光呢?因为高能光无法穿透大气层。而双星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地球的遮挡而形成观测盲区。考虑到经费的约束,GECAM双星探测计划将用微小卫星来实现。

GECAM计划有两点创新:

一是探测器的小型化。我们知道,光子看不见摸不着,单个光子的能量也非常小。那么如何探测?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材料,高能的X光或伽马光在其上会转换成低能的荧光,这些荧光属于可见光。虽然产生的荧光也非常微弱,但科学家又发明了一种叫做光电倍增管的设备,能将微弱的荧光像滚雪球一样逐级放大一百万倍左右,变成较强信号,这样就探测到高能光子了。

传统的光电倍增管不适合用在微小卫星上,所以我们做了很重要的创新,采用一种新近发明的硅光电倍增器来代替,体积大大缩小了,非常适合微小卫星搭载,而且工作时无需电压供电,这对于空间探测来说极为方便。

二是将利用北斗导航卫星进行星地间的实时通信。GECAM卫星一旦获得重大观测结果,需要尽快通知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引导望远镜们对目标天体进行联合观测,以获得更多的观测结果。因此需要一个能够进行天地实时通讯的系统,而北斗导航系统的短报文正好能满足这样的需要。

用微小卫星“看见”引力波

我们做了很重要的创新,采用一种新近发明的硅光电倍增器来代替传统器件,体积大大缩小了,非常适合微小卫星搭载,而且工作时无需电压供电,这对于空间探测来说极为方便。

图1:LIGO监测到的引力波信号图,表示“尺子”随时间的形变情况。

图2:GECAM卫星参数及覆盖天区示意图。

回顾: 引力波探测史

· 在整整100年前,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引力波所导致的时空变化微乎其微,在引力波作用下,地球这个大的球体变化量仅仅相当于最小细胞尺寸的百万分之一!难怪爱因斯坦说人类可能永远也探测不到引力波。

· 2015年9月14日,人类首次成功探测到来自双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捕捉到这次引力波信号的是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仪(LIGO)。形象地说,它是科学家在地面上做的一把几公里长的“尺子”,用极为精密的激光来监测引力波来临时“尺子”的形变。

引力波数据图中(图1),横坐标是时间,曲线代表了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它看上去非常像声音的信号。当两颗黑洞绕转靠得很近的时候,声音的幅度不大,频率也比较低;当黑洞并合的时候,幅度变大了,而且频率也更快,也就是说声音变得很尖锐;一旦两颗黑洞并合,声音就没有了。这段频率的提升,非常像小鸟的叫声,也被称作“啁啾(chirp)”信号。人类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聆听”到了宇宙的声音。

但是很遗憾,因为黑洞不发光,所以这场电影我们看不见画面。

· 2017年8月17日,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发出的引力波,人类终于看到了既有声音又有画面的宇宙电影!

与黑洞合并类似,两颗中子星绕转并合也能产生引力波,而且还能产生光。8月17日,LIGO捕捉到了这个引力波信号,随后包括中国“慧眼”硬X射线天文望远镜在内,全球约70个地面及空间望远镜,从红外、X射线、紫外和射电波等波段开展观测,确认引力波信号来自距地球约1.3亿光年的长蛇座内NGC4993星系。

猜你喜欢
双星引力波高能
前方高能!战机怼睑
双星启示录
李双星 一心为民拔“穷根”
搞笑秀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高能少年团》少年 未来可期
发现引力波
新春“引力波”一触即发
长着大肿包的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