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年过古稀的吴先生,最近感到心烦和失落。平时身体硬朗的他患上了严重的感冒,住院一星期还未见好转。给在上海工作的儿子打了个电话,可儿子正在做一项研究,根本不能抽身回家。吴先生也不好勉强,但心里很感失落。虽说身边有护工照顾,但想想老伴去世了,儿子又离自己这么远,不禁悲伤不已。
心理医生针对吴先生的现象指出,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很多80后从小就享受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甚至成人、工作后,还享受着父母的照料。不少父母心甘情愿地将养老积蓄“奉献”出来,为孩子买房、买车。然而,养大了孩子,换来的却是“独守空房”,老人的心理落差自然很大;尤其是在生病或出意外时,由于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会因此产生被遗弃的心理,或感到孤苦伶仃而自悲、自怜等。
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
空巢老人,大都心情抑郁,孤寂惆怅,行为退缩。家里静悄悄,没有一点生气,空巢老人有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这样的老人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感到孤独、精神寂寞;觉得生活没意思,经常回想往事,悲观厌世;有的老人甚至会产生自杀行为。
空巢老人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老年抑郁症。离退休后,生活变化不适应,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感到冷清、寂寞;再者,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增强,如步入老年后儿女不在身边,老年人由此会在心头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怜等消极情感;同时,由于过去长期劳作,加之本身性格方面的缺陷,对生活兴趣索然,缺乏独立自主、振奋精神、重新设计晚年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样的空巢老人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因此,要在平时做好预防。
空巢综合征:多发生于子女成年离开家庭之后独自生活的老人。该症状在精神疾病分类中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精神空虚,无事可做。缺乏亲人的关爱是导致老年人空巢综合征的根本原因。空巢老人往往身体状况差、患病率高、行为不便,由于缺乏子女关爱,更容易使得这些老人生活无趣、行为退缩,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常陷入无欲无望、无趣无助的状态,情况严重的还容易引发老年痴呆症。
抑郁:抑郁性情感障碍在老年人中表现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年龄越大,对被照顾的要求就越高,而空巢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更容易形成抑郁。现代人的家庭观念转变比较大,多数年轻夫妇不能或不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希望落空,抑郁等不良情绪往往会接踵而来。
焦虑:焦虑是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情绪状态。调查发现,社区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焦虑患病率非常高,27.5%的空巢老人存在焦虑症状,并且空巢老人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发生率。老年人的焦虑往往又会发展为抑郁或二者混合状态,进一步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
孤独:有研究发现,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问题,而情感则主要是孤独感。近87%的老人觉得寂寞,这极大地影响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空巢老人出现以上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就是缺乏子女的关怀及问候导致的,有时候还会让老年人产生思维上的障碍。所以希望空巢老人重新给自己做出规划,这样才能减少空巢老人寒心现状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