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德民 周金龙
【内容提要】怎样提高书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首都书法教育“九三一”理念》和《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策略与方法。而“精讲多练,注重实效”就是其中的原则之一。在教学中,笔者努力践行着这一原则。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一课一字;变通的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围绕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量化结构;教师示范,讲清字理;学生边练边调整,完善书写等环节,提高了书法课堂教学实效性。
“笔画规范、结构匀称,端正美观”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学生书写提出的基本要求。而要完成这项基本任务,仅靠每周一节书法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要实效。怎样提高书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首都书法教育“九三一”理念》《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策略与方法,而“精讲多练,注重实效”就是《首都书法教育“九三一”理念》中九大原则之一。在教学中,笔者努力践行着这一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一课一字,准确而又能变通的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围绕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量化结构,讲清字理,注重运笔,完善书写。使学生“积少成多”,将课堂上学到的书写知识,自觉地纳入到平时的各科作业书写中,逐渐形成了书写技能,确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要达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实效,就应根据大多数的学生实际水平,精选内容,一课一字。有一个俗语叫“贪多嚼不烂”。就是比喻工作或学习贪多而做不好,吸收不了。书法的学习尤其如此。三年级到五年级的书法教材,每课三个字;六年级书法教材,每课五个字;全讲全写,时间仓促,面面俱到成了面面不俱到。所谓精选,就是选那些容易找到书写规律的字,相同类型的典型的字。“三、言、年”讲的是横的组合变化,就选一个“三”,虽然都是横画,但每个横都不相同,短横与长横不同,两个短横其中一个是左尖横,三横组合起来,没有重复之感。能代表欧体的横画特点。并且欧体的横画和竖画都是两头重,中间轻,在用笔的轻重练习上,横的轻重也是竖画的轻重,所以横画的练习,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把这个字练习好了,可以辐射其他很多字,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水平,精选教学内容,合适最好。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精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案中的重难点的确定,都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预设,重难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教师的经验。这样确定的重难点并不一定与当时课堂,学生的实际学习相符,这就需要教师准确而又能变通地确定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随机应变,围绕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去引导,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六课《弧竖》一课,按照教材和教学参考,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弧竖的写法,难点是弧竖的弧度和角度。但在学生实际的学习中,“井”字笔画的占格和弧竖的长短及形态出现了问题,受其平时简化字书写的影响,弧竖写成了长撇,这时,教学重点应确定为:充分利用字格中的线掌握“井”字各笔画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应确定为:弧竖的长短、收笔要符合欧体规范。不要把弧竖写成长撇,要改变原有的书写习惯,体现欧体的特点。此时的重难点变了,教师教学的也随之转移。学生得到了适当的指导。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科技日新月异,首都书法教育提出了“书法课堂数字化全覆盖”的理念,有的学校书法课已经使用了ipad,实现了数字化的“临摹复合法”,学生能清楚、直观的看到自己写的字与规范字的差距,迅速找到自己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归一归类,然后“围绕学生书写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练习,课堂的节奏加快了,学生练的时间明显多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校的数字化设备还没有发展到这么先进,为了让学生清楚地定位笔画,笔者使用了新型的黄金米字格练习纸与多媒体相结合,这种格与传统的米字格相比就是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多了几个数字,其他没什么变化,但就是这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坐标方法准确定位笔画的起笔、收笔,反映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课前将黄金米字格拍成照片做成母版,再用软件(PS)将要学的字从书上抠下来,放到黄金米字格中,调到大小适中,每个笔画的占位立时显现出来。传统的米字格对笔画的定位只是个“大约”。使用黄金米字格,学生很容易、很清楚地知道笔画的联系与定位。比如:这是同一个学生,书写“也”字前后的对比。
师:两组字比较起来,哪一组字你满意?
生:使用黄金米字格书写的“也”字满意。
师:老师很高兴,你能有这样大的进步,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生:找到了笔画的位置了。如“也”字中的曲头竖没在竖中线上,在竖中线的左侧。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观察老师给出的在黄金米字格中的“也”字。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第一笔横折钩的折笔倾斜角度大。
生:使用原来的米字格书写时,比较随意。随意写,笔画的位置找不准,横折钩的折笔写成直的了,使整个字有点右坠的感觉。
师:为什么在米字格中三个字写的差不多一样?
生:习惯了。
师:为什么能改了呢?
生:通过找数字确定笔画的位置。
师:还能再改一改吗?(能)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横折钩的折笔位置和竖弯钩轻重。写一写,相信同学们还会有进步……
尽管学生笔画的书写还有问题,但是结构的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可见利用数字化手段,把字与黄金米字格复合,结构掌握起来更容易,不但突破了结构认识上的难点,还能克服原有不规范书写上的难点,一举多得,提高了教学效率。因为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最难的。
这样练习时间长了,熟能生巧,人体肌肉是有记忆能力的,当好的习惯形成了,习惯成自然了,一旦脱离了字格,学生的书法也就练成了。
精讲是指教师,多练是指学生,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精”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生书写中出现问题,教师抓得要“精”。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要看“个体体验”是不是符合字的规范,有多少学生书写不符合字的规范,抓主要的问题、共性的问题,才能达到精讲。如果每个学生的书写问题都拿到课堂上讲,那就真成了“面面俱到而面面不俱到”了,所以这个“精”是指学生书写中的主要问题、共性的问题。个别的问题,教师随机指导,使课的结构主次分明。
2、教师示范要“精”。这个“精”有四层涵义,(1)是指教师示范的笔画要“精”。起笔、行笔、收笔、转折符合规范,动作清楚,写出的笔画与字帖一样;(2)是指结构要“精”。笔画的位置准确,结构布局匀称,与字帖一样;(3)特点要“精”。写欧是欧,写颜是颜,示范符合经典碑帖的特点;(4)节奏要“精”。书写整个字要熟练、流畅、轻重变化自然。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其《书谱》有这样的论述:“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大意是说,运笔能速而迟,将会达到荟萃众美的境界;专溺于留,终会失去流动畅快之妙。能速不速,叫作淹留,行笔迟钝还一味追求缓慢,岂能称得上赏心会意呢。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的时候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起笔、收笔要慢,给学生交代清楚,中间行笔稍快,给学生渗透轻松明快之感。
3、教师语言要“精”。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精练简捷的语言与书写动作相配合,书写过程学生看得明白,听得清楚,这才叫精讲。
这就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教师示范完成时,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学生心中形成了“偶像”,教师的心中是娱乐的,下的功夫是值得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心摹手追”才能“拟之贵似”。
老师讲清楚了,学生也看明白了,但形成书写技能还有很长的距离。这段“距离”的完成,就是“练”。练也是要讲究方法的,不是一味的写下去,而是要边练边比对,调整。写完一个字后和碑帖上的字比对一下,看看这次写的像不像,哪地方还不像,为什么不像,找出原因,写第二个字的时候,要改正。如果改正不了,就要做更深的思考,是笔画的功力不够,还是受旧有的书写习惯影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比如:有的同学手发抖使笔画弯曲不平,说明功力不够,就要做一做“功力九势”,练基础,练运笔,转锋、调锋,轻重,控制毛笔。笔者在讲《井》字的教学时,根据“井”的笔画特点,写字之前安排了二三分钟的基本笔画练习,效果非常好。
这种练习可以随机安排在课堂中,达到多练。
如果是受了旧有习惯的影响,笔画长短不规范,就严格按照黄金米字格练习,形成规范的习惯。例如“王”字,第一个横是从3到7过竖中线3和4之间,就不能从1到到9,第二横也是从3到7过竖中线中心,第三横是从1到9过竖中线6和7之间。严格遵守,“先死板后灵活”,循序渐进,形成书写技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张旭龙 515321 广东省普宁市占陇镇西社溪东小学
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安排一些创作练习,学以致用,“以用促练”。学的最终目的是“用”,陶冶情操,抒发情感。每堂课后,笔者都出示一些精美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观摩,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尝试创作练习。还以“井”字为例,课堂快要结束时,老师出示扇面形式的作品“井井有条”和横幅形式的作品“井然有序”,让学生练习,学生创作热情非常高,有的课堂上完成了,有的没有完成,课下完成,这样又把练习延伸到了课外,达到了多练的目的,反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以上是对“精讲多练、注重实效”的浅思与实践,《首都书法教育九三一理念》和《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方法多样,为我们的书法教学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普及书法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