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程教学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2018-07-30 10:59郑斌斌
关键词:情意课程设计本质

郑斌斌

【摘要】经验主义者认为“课程即经验”。即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就如同园丁,要向学生提供丰盈的成长经验,在协助学生完成学业知识的同时,并通过一些课程中的史料或课程之外寻找的一些相关资料,向学生传递社会经验,将社会经验引入学校教育,设计课程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辨别、分析、总结,去除表象,找到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课程设计 本质 人性 制度 情意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20-02

一、夯实史料分析 探讨“人性”本质

众所周知,在历史课程中所提到的洪秀全,给人感觉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農民,是他领导农民举行反帝反封建运动的。然而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所描述的却截然不同,洪秀全是一个私塾老师,他多次科考无望后,想加入新教,通过加入教会想得到一些钱,但遭到拒绝后,他就自己创立一个教派——拜上帝教。作为教主,他可以得到正规途径得不到的东西,比如:尊敬、崇拜、金钱乃至美女。所以,洪秀全并不是历史课程中所描述的那样,是为农民请命。他所谓的:让天下人“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而发布的一个革命纲领而已。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坐上龙椅,为自己谋出路,让自己出人头地。所以,最终因他的私心太重,导致太平天国内部四分五裂,后来在清王朝和外国帝国主义双重打击下灭亡。我认为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环节,触发学生的思考。因为这是“人性”,“人性”在历史上很难有变化,几千年来估计都是这样。在讲史实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剖析一下:“一个人的“人性”是如何的?”这样,更能让学生从史学中学会如何看透一个人的本质,不会让一些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常用一些史料让学生分析这个人的“人性”是如何的?他说这话,做这件事,真正的目的是为什么?它真如历史课程中所阐述的,是那么大公无私或是为众生谋福利吗?他为何要这样做?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这类有关“人性”的心理,学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但从史学中已经掌握了“人性”的分析方法,为他们今后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一定的经验,不致于在社会生活中太单纯而容易上当受骗。这观点与课程经验主义者所强调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相吻合。经验主义者认为学校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设计人员,是决定学生学习的和生活经验的重要人物,教师是主要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创意地设计学校课程,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并从中获取学习与生活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平时,我们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老是从正面去吹嘘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功绩,很少讲他们的反面或阴暗面,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影响到学生对“人性”的思考过于简单化,才会经常听到某某大学生被骗,更有什么博士被骗取巨额钱财等。所以,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透过史料分析“人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又比如:在教《隋的兴亡》时,讲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很多学者都说他开此运河目的是有利于南北交通便利。但从隋炀帝个人的“人性”角度去分析,他开此运河,是为了炫耀自己能力比以往任何帝王都高,在他之前,没有一位帝王可以开通规模如此之大的人工运河,正是他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人性”才会使他显的残暴,使他“成”也“运河”,“败”也“运河”。除去运河的作用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个本质,那就是一位爱慕虚荣的帝王之心,它并没有世人所见的那样为民着想。方便人民的交通便利并不是他的初心。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一方面是巩固隋的统治,另一方面是为了坐龙舟去扬州寻找美女和看琼花。我们从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出他“人性”中或多或少的那“不为人知”的阴暗的一面!通过课程教学展现史料看“人性”,将会对今后学生步入社会生活,辨别人性的真、善、美起非常大的作用。学史鉴今,是我们学习这门科目的真正目的。在古代,凡是被立为“太子”者,必须通晓史书,会剖析人性,其目的,也正是如此吧!

二、剖析制度“利弊”分析历史本质

我们在上《雅典的民主制》这课时,教材上阅读卡就讲到陶片放逐法。从课程教材中所展现的资料,我们从中只能得到陶片放逐法有利的一面:有利于维护雅典的民主制,防止某些人权力过大,破坏民主制。表面看来,这种陶片放逐法非常合理,非常民主,无可挑剔。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雅典陶片放逐法,它有许多的弊端,只不过在历史课程的教材中并没有呈现出来,所以会造成学生的误解,认为它是完美无瑕的。其实,在其它的一些史料上可以看到,在实行陶片放逐法时,有些人根本不认识字,是让旁人代笔的,至于写上谁的名字,投票人根本不感兴趣,他们只是过来凑热闹而已;还有的人,他在投票过程中,看到哪一个人不舒服或者因为个人与他曾经有“过节”所以就写上他的名字,把他给放逐出去。可想而知,这种制度其实存在很大的缺陷。事实上,从古至今,任何一种制度,它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我们作为课程的设计者教师,就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要给学生适当灌输这种思想,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一种制度,并能透过史料分析某种制度的“利与弊”,看到这种制度的最本质的一面。比如某教师在上课时就通过一则史料,让学生通过史料来分析陶片放逐法“弊”的一面。史料内容如下:阿里斯提德,雅典民主派政治家、军事家,以公正无私、英勇善战著称。因为反对扩展海军的计划,主张加强陆军,于公元前483年经公民大会投票遭放逐。5年后,因战争需要被雅典召回。——摘编自(英)约翰·索利著《雅典的民主》

问题:从阿里斯提德被放逐的史实看,你对陶片放逐法有哪些新的认识?

从上面这则材料,很明显看出,陶片放逐法的弊端在于“阿里斯提德仅仅是因为反对扩展海军的计划,竟然被提名给放逐了。”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更夸张的是“5年后,因为战争需要,被放逐出去的他,又被雅典召回了”。这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的可笑之处了“放逐了,还能被召回?”。所以,它的不完善及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我们在上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等其它制度时,也可以向学生灌输这方面的意识,让学生透过史料学会分析某种制度的“利与弊”,从而真正看透这种制度的本质特征。科举制的好处在历史课程中有呈现,它在古代社会发挥着使平民百姓通过公平科举考试,发挥自己的才华,获得官职的一种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如汪洙《神童诗》所描述:“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但由于长期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形成了一种根据科举及第情况出现了一种新的划分社会阶层的现象。在大量人才被选拔出来走上仕途的同时,也压抑许多并不擅长于科举科考试的其他知识分子,导致许多知识分子在科举考场连连失意后,反而去仇恨和报复自己祖国的“异常情况”!就如我们前面所阐述的洪秀全这个人物,他就是因为屡屡考取不到功名最后转而去创办个“拜上帝教”進行造反,以此来报复自己祖国。他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第一人!在他之前,已经就有许多这样的变异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唐宋时代,一些知识分子在科考上毫无成就后,就跑到关外去投身于少数民族政权,一旦他们在辽、金、西夏政权中获得高位,他们在帮助少数民族政权攻打起自己的祖国,是毫不手软的。因此,在我们指责那些因为没有考上科举而去仇恨和报复自己祖国的变异“知识分子”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科举制度的一些弊端!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可以适当的寻找一些科举制度弊端的史料让学生学会分析,不要误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完美的,我们要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史学观。比如某教师要课堂教学中就用下面这则材料呈现科举制的弊端之一。史料如下:“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作欺人技。三句承题,二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算百姓、朝廷的晦气。”——《廻溪道情》

从上则史料,学生能分析出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还限制人们的思想发展,不利于国家行政部门网罗有用人才,还会阻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无用之人。由此可见,在宋代科举制中出现了八股取士之后,科举制的弊端又多了很多。教师若经常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透过史料分析某种制度的“利与弊”,渐渐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就会去分析自己身边的某种制度的“利与弊”,就会去思考,如何改变它的弊端,让它变的更完善。今后,若这些学生成为国家的工作人员,他们也会为国家当前的一些制度进行思考、探索并完善它。所以,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这种课程设计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课程教学展现史料分析某种制度的“利与弊”,认清该种制度的本质特征。无论是对学生的今天,还是明天,这种课程设计观念所带来的影响,会让学生一生受益!这观点正是“社会主义课程设计意识形态”的体现,它重视课程设计的社会需求与社会适用性。其优点是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教育学生不逃避社会问题,也不退缩到象牙塔之内。特别是课程设计者,要贡献自己毕生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处理面临的社会问题,并协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社会智能,改善社会秩序,能唤起教师与学生的社会批判意识,激发学生改变社会病态的意愿,探讨有关社会矛盾的争议问题,有利于重建健康、公平、正义的新社会。

三、沿“情意”之波 讨本质之泉源

情意,它包括价值观、态度及情感等等。由于目前学校教育大多只重视知识方面的认识过程的发展,而对情意的层面不是忽略,就是无能为力。以情感的陶冶为例,通常可借由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等听觉艺术及视觉加以培养,但常因主观及客观因素而受到相当程度的忽视。因此,情意领域成为学校课程的悬缺课程。在我们历史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习、体验、反思、感悟等,慢慢地逐步达成情意目标。而课程实施者教师也要有计划、有意识、有层次地开展教学,寓情于理,情理统一。比如,某教师在上《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这课时,先用歌曲《松花江上》导入,从表面看,教师是让学生在享受听美妙的音乐,然而实质上是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其本质是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然后又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东北人民被日军侵占土地后,东北三省出现被日军烧、杀、抢等悲惨的生活,其本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战争的美好愿望。最后,教师又用下面一则近几年发生的资料,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灵感悟:第二十八届泰山国际登山节在泰山脚下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然而,在比赛开始前发生的一幕却深深刺痛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当时,泰山摄影学校的学员拍下了这令人愤怒的一幕!一个中国年青人却穿“大日本帝国军旗”的衣服来参赛。学生学习后,得出的感悟: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同时,也希望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课程实施者教师通过这三个环节,层层深入,通过一些资料,不断对学生进行情意方面的教育,突现出“潜在课程”的作用,在潜在课程的影响下,学生的人格、态度、价值观、人生观都受到深远的影响。但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明白:除爱国主义外,对历史素材的兴趣、喜好、认同、感悟等等都属于历史情意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课程设计中教师不能简单、狭隘地套用“是否具有爱国倾向”来作为评价情意目标的唯一依据。更要对学生多关注他们透过历史事件所形成的独特感受和价值体验,充分尊重他们的真实感悟。目前如何在历史课程教学中设计历史情意教学,也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悬缺课程。如何才能将情意目标教育贯穿于历史课程教学的始终,这是历史课程的设计者教师要不断去探索、反思、实践,并使它更完善,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历史课程教学的发展。

总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时,非常有必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使学生从发展兴趣的领域中获得探索的满足感,这也能使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其他令人满意的社会经验以及情感体验等连结在一起,以产生情境类化迁移,最终达课程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情意课程设计本质
山高路远情意长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平生情意,悉数与君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