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步骤

2018-07-30 11:11胡光琼
魅力中国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胡光琼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促进学生数学成绩增长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步骤都及其重要,都需要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当中去,并做到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听懂了当堂课的知识点。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課堂教学的步骤也许看似只是将教学的顺序进行一定的排列,但是如果能够合理规划教学步骤就能够最大化教学成果。整堂课几十分钟,在每一个时间段学生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时状况对教学步骤进行一定的调整来适应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时刻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教学步骤来最大化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一、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注重结合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对于教师来说,掌握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大致在什么时间段容易走神,从而在学生走神之前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课堂上来。对于小学生来说,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为15-20分钟,高年级的学生为20-25分钟。因此,在这些时间点,教师都需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变化。

(二)吸取以往教学步骤中的不足,但也要学习以往教学步骤中的优点

许多年轻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在于在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步骤的过程中,一味地摒弃以往的教学步骤,认为以往的教学步骤毫无可取之处。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创新并不是单纯地指创造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改变原有教学步骤的不足,发展原有教学步骤的优点。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最科学的,才是最契合实际需求的。

(三)注重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不是单方面的,不是老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听。需要教师与学生更多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教学的步骤才会更加有意义。没有师生沟通与交流的课堂,教学步骤则会显得非常乏力和低效。因此,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步骤的前提下一定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二、创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步骤

(一)通过问题或话题来引进教学内容

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大因素。因此,通过一个简单而有趣的问题或话题则能够轻易地引起学生对于接下来所讲内容的兴趣。第一步非常的关键,对于话题的引入方式会奠定整堂课的基调,所以教师对于话题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尽量选则那种能够贯穿整堂课的话题。并且话题一定要适当,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一般选择的话题都应该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好。为什么要选择话题来引进教学内容呢?首先,话题或问题不会让课堂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活跃的基调,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来到了课堂上,有助于教师快速进入教学。其次,很好地在正式的知识讲解之前就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破了师生间的隔膜。

(二)通过举例与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从其中得出问题

如果教师直接把本堂课的要点讲解出来,那么势必会过早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失去求知的活力。所以教师应该先吊吊学生的胃口,向学生提出一些与本堂课知识要点有联系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所提的问题来判断老师打算讲什么,亦或是让教师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去得出例子中的要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延续学生对于知识需求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会过早地失去对于课堂的兴趣。其次,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教师的每一个举例和提问,根据这些例子和问题去分析其中的共同点,从而得出教学要点所在。

(三)注意力的转移

之所以第三个阶段强调注意了的转移是因为这一步骤的时间与学生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的时间相吻合,也就是说第三个阶段属于课堂的中期。这一阶段学生最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以外的地方上,教师不能刻意地去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课堂上来,这样只会对接下来的教学起到相反的效果。无意注意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改变的,因此教师需要的去合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在处于无意注意的时候,其注意力会不由得从课堂上专业到教室的其他地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点有趣的故事或者笑话,让学生的无意注意集中到自己身上,然后等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回到自己身上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对于注意力的转移一定要做到根据学生的情况来,不能进行强制转移,不然就会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

(四)知识点的讲解

当学生由无意注意再次转化为有意注意时,这个时候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也就是最适合教师进行重难点讲解的时候。教师需要将要点进行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讲解,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听得懂,这也是课堂教学步骤最严肃的时候,因为对于知识要点的讲解必须要正式,以防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得不清晰,导致在考试中对题目不能正确地进行理解并推断出结论。

(五)教学结果的检验

这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教师宁可拖堂也不应该去掉这一步骤或减少这一步骤的时间。小学数学教学不同于小学语文,语文更注重过程,数学则只注重结果。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前面的计算步骤再完美、再精细,得不出正确答案都是无用的。因此,在这一阶段。当教师详细地阐述完知识要点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黑板上来做题,在黑板上做题能够避免学生作弊,可以最轻易地得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但是时间有限,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来到讲台上做一遍题,所以在对于做题的学生的选择上则需要教师的注意。在整堂课上,总有一些学生不爱发言、积极性不高、容易走神,而这一类学生则是最好的成果检验者。因为一般没有掌握知识要点的都是这一类学生,让他们到讲台上解题教师就能清楚地知道这些学生在哪个地方不懂,从而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讲解;其次,如果这些学生都已经了解了知识点,那么就说明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能够掌握知识点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步骤是一门教学艺术,并非一项机械而简单的教学方式。它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变,不能够随意套用他人的课堂教学步骤。其次,要想通过教学步骤的改变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才是课堂教学之根本所在。

猜你喜欢
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