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情感隐喻的英汉对比认知研究

2018-07-29 12:24刘利平
商情 2018年31期
关键词:英汉方位原型

刘利平

【摘要】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如语言、思维和行为中。情感隐喻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活动,根植于日常基本的直接或间接的身体体验,是人在对现实世界的反复体验后经过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体验结果。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喜悦”情感的隐喻表达无处不在,本文从情感隐喻的认知原型,认知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角度出发,对比两种语言在表达“喜悦”隐喻的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情感隐喻

一、概念隐喻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和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过程,是人类思维的方式。在使用隐喻的过程中,人们用自己熟悉的、具体的思想或概念去理解和感知复杂的、抽象的或不确定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始发域或源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这种因素是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发生的,实现映射的基础就是经验,这就是概念隐喻。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概念隐喻分成3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以及实体隐喻。其中,结构隐喻是指通过一种概念的结构去构建另外一种概念,而这两个概念分别属于各自的认知域、源域及目标域,人们经常使用源域中自己熟悉的、具体的思想或概念去理解和感知目标中复杂的、抽象的或不确定的概念。方位隐喻将上下、前后、里外、深浅、中心一边缘等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这些抽象的概念上。实体隐喻是指将模糊、抽象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对应到具体的、有形的实体,从而对其量化和识别。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实体隐喻是容器隐喻,莱考夫等还把“拟人”归入概念隐喻,认为这是最明显的实体隐喻。

情感是人类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感隐喻就是人们在描述抽象感情时将感情隐喻化。喜悦人的一种基本情感,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喜悦”情感的隐喻表达,本文从情感隐喻的认知原型,认知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角度出发,对比两种语言在表达“喜悦”隐喻的共性和差异。

在英文中“喜悦”情感隐喻主要有三种:“喜悦是上”;“喜悦是容器中的液体”;“喜悦是光”。英语有很多“喜悦是上”的例子:①He was feeling up.②Tom is always in high spirits.③Yoko is in blue,we have to cheer her up.在英汉语中“喜悦是上是对应吻合的,而中文中还有其他形式的“喜悦”情感隐喻,如“喜悦是心中的花。相对于英文中的表达,中文中更趋向与用身体具体部分来表达喜悦情感。

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看,容器隐喻把容器概念隐射到情感这一抽象领域时,便有了“情感是容器中的液体”的概念隐喻。当谈及到“喜悦是容器中到液体”,人体常被视为是喜悦的容器,而情感喜悦是容器中的液体。如:④There is a wave of happiness.⑤Aflood of happiness rose in her.

另外一个情感隐喻“喜悦是光”的例子有:⑥The baby wasshining with happiness.⑦When Tom heard the news,he litup.⑧Don't worry,brighten up!

二、汉语中的“喜悦”情感隐喻

汉语同英语一样有着相同的概念隐喻。在表达喜悦的情感隐喻时,两种语言均借助于身体的行动、姿势或相似的生理特点来进行表达。

谈到“喜悦是上”,在汉语中,“高”子代表这样一层意思。很多带有“高”字的表达都能体现出喜悦的情感,如“情绪高昂”、“高风亮节”等。汉语中能体现出“喜悦是卜”情感隐喻的约定俗成的表达非常多,如:⑨班上的同學个个都情绪高涨。⑩她兴致勃勃地走了出去。

汉语中的这些表达更好的说明了概念隐喻并非随意,而是基于身体以及文化的经验。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的研究表面,“happiness”的隐喻大多跟空间方位有关,常用身体直立向上来表示喜悦和快乐,并形成“喜悦是上”的概念隐喻。人类通过对空间方位“上”的反复体验,抽象出“喜悦”的认知原型,即“身体的向上舒展”。方位词“up”拓展到人类的情感方面隐喻人的心情也是高涨的、喜悦的。

汉语中第二种“喜悦”情感隐喻是容器隐喻,即将容器中的液体这种概念隐射到情感喜悦,例如:妈妈的心中注入了一股暖流。见到多年不见的老友,我心中一种欢愉涌上心头。

第三种情感隐喻,即“喜悦是光”,例如:球场上的队员们笑得很灿烂。罗斯脸上闪耀着幸福的光芒。

三、英汉“喜悦”情感隐喻对比

英汉语在表达“喜悦”的情感隐喻中有共同之处,但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在英语中,“喜悦”可以是离开地面,例如He was floating.在英文中,这种隐喻跟鸟有关,象征着自由,从而和喜悦有关。而汉语不同,汉语里“离开地面”象征着超脱掌控,如形容一个人“飘飘然”或是“云里雾里”,汉语更习惯用“脚踏实地”这样的表达。汉语中经常用“心中的花”来表达喜悦情感,如“心花路放”和“心里乐开了花”,英语中却没有类似的隐喻表达。虽说两种语言都用容器来表达“喜悦”情感,但在具体英语中也略有区别,中文跟趋近与用身体的内在部分表现,尤其是胸怀和心。但在英文中像“My heart is filled with happiness”这样的表达是非常少见的。

总之,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大量充斥这对“喜悦”情感的隐喻表达,而由于中英文“喜悦”隐喻具有共同的和不同的认知原型,情感隐喻的认知普遍行和文化特殊性共存,两种语言表达“喜悦”隐喻有着共性和差异。通过讨“喜悦”情感隐喻运作机制的认知对比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喜悦”情感隐喻这种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2]高岸起.论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2001.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岳好平,向友青.英汉“喜悦”的认知原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

猜你喜欢
英汉方位原型
一起来探案
包裹的一切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Word Fun
语法总结:祈使句
练思维:看图学方位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