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7-29 12:24汪雯露
商情 2018年31期
关键词:政府监管体制改革食品安全

汪雯露

【摘要】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时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着监管体制不完善、监管效率低下、法律法规不科学、监管机制不全面、监管方式待改变、消費者缺乏法律维权意识、食品安全监管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等一系列的主要问题,需要政府逐步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完善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包括健全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完善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严格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大力提升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积极采用食品安全监管新技术。

【关键词】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 体制改革 问题 对策

自200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来,食品安全问题虽有改善,但是一直层出不穷。为了更好的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建立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食品安全监管开始步入正轨,但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依旧存在不容忽视的漏洞,直接导致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控制力不足,容易导致政府监管不利。

一、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体制有待完善

近十几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一直处于改革完善的进程中。从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多次改革来看,更侧重于将食品安全进行多部门集中监管。集中管理存在部门间协同合作不协调,部分合作监管模式存在冲突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止步不前,监管效率低下的因素一直存在。“并且由于监管人员的综合能力及专业化能力不足,对监管及执法中的问题原因判断不准确,影响了对“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判断能力,难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和“早处置”。”

(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法制方面的建设起步较晚,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督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不能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环节,同时缺乏法律效力。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处罚力度不重,不能对违法者起到相应的处罚,起不到震慑作用,反而在某些程度上助涨了那些唯利是图者的侥幸心理。而且在我国那些被报道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捣毁有毒食品加工作坊,最后只是被勒令整改或关闭,相关负责人并不会移交司法机关,仅仅通过罚款等处罚措施,是负责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在美国,无论你买了什么东西,甚至只是一包瓜子,你都能得到200美金或是1000美金的赔偿。严格的法律之下,不仅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还减少了企业违法行为。

(三)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亟待健全

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及监管方式的观察与研究,政府更偏向于事中介入,事后解决,而不是在事前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食品监管多以文件、资料为主,未落到实处。或者在发生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之后,由上级部门发文,进行临时的检查与处理。并且因为处罚不到位,缺乏力度,主要惩罚方式以罚款及撤职等基础方式为主,起不到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政府治理食品安全事件的一些措施总是在着力于事后控制,这导致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角色不是监管者而是“消防员”。缺乏连续性以及规范性的工作作风,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使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处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尴尬境地。尽管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仍然没有摆脱这种模式。

(四)消费者法律维权意识较欠缺

当前中国消费者与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意识较为淡薄,许多不法商业经营者、食品生产者,忽视食品安全法律规定,生产不合格食品并流入市场。当消费者买到那些劣质的食品,并受到伤害时,由于其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农民,往往不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城市中大部分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知识了解浅薄,并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秉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工作不配合。因此如何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法律维权意识十分重要。

(五)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水平低

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地域因素等等。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进行统计和整理的。然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因为技术的缺失,缺乏对这些因素的统计分析,在复杂多变的食品监管问题出现时,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制止问题的发生。因此,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否则监管就是一句空话。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缺乏相关硬件支持,监管者缺乏过硬的相关知识和科学能力素养应对突发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二、完善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健全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的健全是解决各项问题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缺乏完善的科学的法律体系,因此,建立健全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成为首要对策。首先,对食品进行分类管理,管理人员分层次对其进行监管,贯穿预防为主的理念,全程对食品的安全进行监督,根据这一思路,完善各项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如:经营许可制度、标签管理制度、市场监管召回制度等等,为建立科学的、统一的、易于实际操作的食品安全质量与安全的标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在制度充分完善的基础上,对制度实行的过程进行监督,相关部门需对国际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在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制度实施,有必要时,需制定奖惩制度,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实行进行全面把控,充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系数,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二)完善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机制

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制度的实施成为重点。因此,必须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职责,将监督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因此,政府需要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实际权利,通过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带动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从而更有利的实施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另外,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的方案,明确在食品监管过程中,各部门应负责的环节,如:卫生部负责食品事故预防及查处的工作;农业部负责食品生产的安全监管;工商部负责食品流通的安全监管,质检部负责食品加工及进出口的安全监管,如此构建有卫生、农业、工商和之间四个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政府监管体制改革食品安全
公共服务外包该“放”什么,“管”什么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环保投入、政府监管与大气污染防治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