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河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功能

2018-07-29 16:30刘慧汤义鹏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园区建议

刘慧 汤义鹏

摘 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方面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在充分发挥其科技研发、科技示范、成果展示等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带动这一核心功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为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示范带动功能;建议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河南被确定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河南农业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河南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河南现代农业园区在国家、河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蓬勃发展,截止目前,全省共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3个。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的建设在促进全省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及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示范带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一、园区概况

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隶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地处新乡市平原新区境内,位于107国道与郑焦高速公路的交汇地带,距郑州市院本部27公里。园区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总体肥力均匀且较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热量适中,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降水量为700mm。园区南靠黄河,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适宜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园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园区的功能分析

园区按照功能分为:农业科学试验区、现代农业展示区和农业科技中间试验项目区,各区域目前都已经投入使用并为农业科研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1.园区是现代农业科研试验与研究的重要基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环境受到各种污染等等因素的影响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原来地处市内的农业试验基地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的建设,为农业科研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形式,也为建立高科技、现代化、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各种农业新品种、高新技术、新成果的重要科研试验与研究提供平台。

2.园区是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示范展示及科普教育的平台。现代农业展示区,目前建设有现代农业科技展览馆、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创意农业等设施,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示范、展示以及农业发展史、农业科技发展史、农业科技知识及珍稀生物资源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农业科技中间试验项目区,主要包括种子加工包装,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工厂化育苗,新型农药、化肥、饲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生物制剂,良种牛羊胚胎生物技术等中试与示范。

3.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农业科技园区不只是对农业技术的简单集成和推广,而是突破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将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農业技术进行优化组装、集成,形成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革命潮流和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技术体系,从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园区的农业科学试验区主要开展农作物育种、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学科的试验研究,其中国家小麦转基因中心、棉花无土化育苗中心、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河南花生分中心、国家级梨试验站、有机冬枣园、葡萄园、石榴园等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为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4.园区是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场所。目前园区可以进行旅游观光、农产品采摘以及农业体验、休闲度假等活动。园区内350亩的人工湖,可以进行垂钓、漫步休闲;占地近40亩的素质拓展训练园,可以提供专业的拓展训练;连栋温室的花卉展览、蔬菜景观廊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的无限发展空间;葡萄园、冬枣园、石榴园,可以享受采摘的乐趣。观光农业的发展,使人们能够近距离了解和直接参与学习与实践最为先进和前沿的农业高新技术,也势必能够推动农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园区示范带动功能存在的问题

示范带动功能是农业园区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是通过发挥资源、区域、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经营等优势,积极开拓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河南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园区的示范带动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1.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应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农业园区是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孵化地,一旦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获得市场准入,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引起地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种植、使用浪潮,譬如我院培育的“郑单958”玉米品种,种植面积覆盖河南、山东、河北、东北地区,已经连续十五年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品种,与此同时,郑麦9023、郑麦366、芝麻、花生、棉花等系列品种以及我院的植保制剂系列产品,都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这些新品种的研发,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示范应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带动了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孵化出了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

2.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不足。目前,园区内进驻的农药厂、农科牧业、河南久创科技、金娃娃、农科米业等企业,大部分属于我院研发型企业,其社会效益明显大于经济效益。在示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新技术示范区方面还略显不足,尚未能够在周边地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力发展,同时,园区内的企业其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尚未突显。

3.农业科技培训与服务方面有所欠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一个重要的示范带动功能之一就是能够通过技术示范和培训,提高周边农民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技能,强化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从而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但是由于目前园区正处于建设期向经营管理期转变的重要阶段,前期较为注重园区的建设,对园区的示范带动功能重视程度略显不足,所以在科技服务、农业科普知识培训、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有所欠缺。

四、充分发挥园区示范带动功能的建议

1.创新思路,全面提升。不断转变工作方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实现园区的持续高效发展;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将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开拓农业产品市场、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开拓创新,高效建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因地制宜,注重农业科技园区超前性、示范性、向导性。根据园区的自身资源、生态类型,区位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选择园区模式、发展方向、研究项目,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充分研究、推广园区的名、优、特、新产品 。

3.创新观念,科学用人。创新人才观念、改革用人机制,做好人才资源的培养、培训、引进、储备和使用工作,特别是园区发展亟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积极上进的管理团队。将危机感、紧迫感贯穿于整个人才资源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一种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更好的推广和转化农业科研成果。

4.构建平台,信息共享。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广泛普及,园区可及利用自身的先进技术资源优势,依托农村信息村村通工程,构建电话、网络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推广应用和示范体系,双方共同建立科技供给和需求信息传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洪再生,朱凤杰,连东军,李绍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初探——以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5,10(21):33-35.

猜你喜欢
园区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这个九月,园区有点忙!
园区的开放样本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高新园区:产业集聚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