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散文集《随想录》收录了巴金在文革结束后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本文以《随想录》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文本解读,研究书中蕴含的忏悔意识。全文以忏悔意识为立足点,探究巴金忏悔意识的源头,分析其创作所受到的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巴金:《随想录》:忏悔意识
1.前言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的散文集,他自称这套书是自己的“思想汇报”。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巴金想用最后的精力写一部交代十年“浩劫”的作品,所以他选择了讲真话,希望以此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
2.忏悔源于内省——“求真”的人格特征
巴金的一生是不断思考的一生,思考使他和读者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更是要求他的创作保持真实不虚的状态,这也正合了巴金的座右铭:少做违心事,多说真话。他认为通过有效的行为检讨过失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做到问心无愧。而《随想录》正融合了巴金这种求真的人格特征,其中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白在书中随处可见。
求真的前提是探本溯源,找到假话滋生的原点。通过巴金的不断探索,在《说真话之四》中,他领悟到了说假话的根源所在。他通过私塾老师使用暴力教育学生和县令父亲用酷刑屈打成招的例子说明了假话是从压迫中衍生而来,因为相对于“忠言逆耳”,假话却更容易讨人喜欢,所以它更能通行于世。尽管谎言魅力无穷,但历史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不能任人肆意编造,所以即便是压迫也阻止不了真话的传世。
巴金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文学创作对他来说既是个人情思的寄托,也是一项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业,因为他始终怀着巨大的热情,以身作则,用手中的笔喊出最真实的声音。在《随想录》中巴金通过对自我与社会的揭露充分表达了忏悔之意,这种实践说明了过去的历史的确无法改变,但如果徒有悲伤,则会导致痛苦无处倾诉,鸿毳沉舟,最后良心的责备会让人无法襟怀坦白。所以在经历了惨痛的历史后,痛定思痛,巴金将事件和盘托岀,摆在台面上剖析,不仅使真实重现天日,个人也得到了安慰,所以巴金提倡讲真话是源于其内心迫切的愿望和真实的诉求。
巴金讲真话最重要的源头在于他将读者当作朋友,为了维护和读者朋友的友谊,就必须赤诚相待。巴金经历过十年“浩劫”,也与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有着密切联系,而任何经历了大灾大难的人,都无法逃避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的责任,所以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去揭穿这场骗局,以避免子孙后代重蹈覆辙。在总结了将近五十年的创作经验之后,巴金发现文艺创作要做到永远实事求是,永远把心交给读者,所以巴金并没有因为曾遭受冤屈就怀恨在心,他仅是希望通过反思弄清是非,帮助读者坚定立场,不再随意让人摆布。
其实巴金一直追求的求真人格是为了做到寸心不昧,因为谎言会导致生活充满阴影,只有坦诚相对才会让人心里踏实。其实讲真话并不困难,因为真话并不等同于真理,也不与绝对正确挂钩,仅是实事求是地反映真实。十年“文革”已经过去,巴金再也不用躲在“牛棚”里战战兢兢地生活,所以他在《随想录》序言中提到在面对来自各方质疑的时候,他并不感到畏惧,因为既然决定了要逆流而上,就不必再怕遇到难题,所以即使是反躬自省,也要坚持“讲老实话”。在《随想录》一书中,巴金以最强烈的激情应对来自社会各方的问题,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客观分析,勇敢地向旧事物开战、为真理发声,这正体现了他求真的人格特征。
3.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忏悔意识
3.1 国内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助力
在中国,忏悔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教思想之中。佛教的“忏悔”指的是自申罪状,维护修行清静;《论语》有语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老子则有“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从以上的思想来看,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忏悔意识多是出于返躬内省,目的一般是提升个人素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影响到巴金的创作。巴金出生于四川官僚地主大家庭,在县衙审案中看到了屈辱、贫困和被奴役,在家里又看到了佣仆遭鞭打的情形,所以他从封建社会中养成了反抗剥削的情绪。而佣人轿夫却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关怀,所以又给予了巴金更多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再加上巴金成长于封建家庭中,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自幼学习经史子集,熟读各种文学经典作品,所以他的创作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现当代的许多作家都是巴金为人创作的榜样。其中鲁迅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鲁迅对社会、对自我剖析的文章是一针见血式的,这样的实践为巴金所折服;巴金在《怀念一位教育家》中热烈称赞“五四”运动中闻名的“火烧赵家楼”英雄匡互生,羡慕他言出必行的决心以及不顾私利的行为;通过“傅雷家书墨迹展”以及马宗融反对军警进校园的举动,巴金又体会到了知识分子的正气。巴金在《随想录》反复提到他始终以这些优秀的现当代作家为榜样,学习他们为维护真理而舍生求法的正直气骨。
除了现当代作家创作对巴金的影响,艺术也来源于生活,因为时代造就文学,所以“文化大革命”的真实存在为巴金忏悔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与思想材料。例如在序言中,巴金提到《随想录》始于自己发表的两篇讨论日本电影的文章,谈的是巴金对当时国内上映的《望乡》被禁黄色镜头的疑问。巴金要做的就是根于社会现实,将自己人生中最有意义的经验分享给读者,所以巴金《随想录》中忏悔意识的产生与国内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的推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3.2 国外忏悔思想的影响
在西方,忏悔意识与基督教中的原罪意识紧密相连。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其渊源来自亚当与夏娃,只有相信上帝和神才能从罪中被拯救出来,代表作品是三部《忏悔录》。从“五四”开始,巴金就从西方文化中接受了众多先进的思想,都深深影响到巴金《随想录》的创作,《随想录》更是称为中国的《忏悔录》。
法国对于巴金来说很特殊,巴金的小说创作就始于巴黎。他在《随想录》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启蒙老师是卢梭,“巴金青年时代留学法国,瞻仰卢梭塑像,《忏悔录》给了他深远影响。”此外他在众多的法国作家那里也曾受到教育。其中有伏尔泰为卡拉斯等冤案四处奔走的事迹,还有作家左拉为德莱斐斯上尉的冤案战斗的行为等等,这些维护真理与正义的举动为巴金所钦佩。甚至在他遭受批斗的时候,还梦到伏尔泰和左拉为自己辩护,这是因为这些作家曾给予巴金巨大的精神力量。
此外,在《再认识托尔斯泰》中巴金还提到他将托尔斯泰当做人生的一面镜子,因为他想像托尔斯泰一样,无论反动势力如何威逼仍坚持追求理想人格。所有以上这些西方作家义无反顾地为真题发声、为理想献身的成就一直鼓舞着巴金向着说真话的路一直前行。
4. 结语
《随想录》堪称一套伟大的书,几乎囊括了巴金一生的宝贵经验,每一篇都饱含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随想录》的创作始终贯穿着自觉而强烈的忏悔意识,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其中最为可贵的就是巴金不仅局限于对自我的审判,更是上升到同全民族一起忏悔。巴金在创作时便表示希望以此书为媒介,来减轻过去惨痛经历带来的痛苦,并在此基础上重塑一个更加真实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巴金.随想录[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3.
[2]胡景敏.巴金的自我叙述与《随想录》的经典化[J].中国比较文学.2006:59~76.
[3]唐伟.幸存者手记:灾难见证与情感记忆——论巴金《随想录》的写作意向[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27(8):53~58.
[4]韩东屏.知识分子道德人格的象征——写在巴金百岁华诞之际[J].湖北社会科学.2004.5:52~53.
[5]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作者简介
郭裔希(1995.8—),女,汉族,四川省安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單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