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缺失下的作文困境及应对策略思考

2018-07-28 07:08温永华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温永华

摘 要:作文教学是困扰着中学师生的一个绕不过的坎。学生为什么怕写?教师为什么怕教?笔者认为主体缺失是很重要的原因。本文结合写作课堂,对此提出了内在观察与积淀经验两大策略。本文对于走出主体缺失下的作文困境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作文教学困境;主体缺失;内在观察;积淀经验

一、主体缺失下的作文困境

现在的作文教学正陷入类似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一方面,老师困苦不堪,两个班8篇大作文、8篇小作文,还有周考、月考、期考作文,批改可谓心力交瘁、皓首枯灯,为讲解更是搜肠刮肚。另一方面,学生总是感到“老虎吃天——没法下口”,即使写出来,也没多少篇文章与鲜活生命合拍,大多文章空谈一些言不由衷的话题,或粉饰现实,或罗列现象,句句应试腔,篇篇八股调。学生视写作为洪水猛兽,普遍存在怕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为写作而写作,当写作成为升学工具,文章自然就了然无趣,读之味同嚼蜡。用最有文化内涵、最具历史底蕴的汉字记录生活,表达喜怒哀乐,这应当是为文的快乐,但大多数学生包括老师在感受母语摇曳多姿魅力之时基本处于“写并痛苦着”的境遇。

症结在哪?症结纷繁多绪,笔者不敢妄论,只指其一:主体缺失。

我们大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上把精力集中在“怎样写”上。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转折铺承、修辞手段——上反复讲、认真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现实:写什么。孰不知,再高明的手段也只是策略、技术层面的问题。失掉本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教学应当追流、溯源,让技巧、手段有实施的可能性,就要找回主体:写什么。

二、摆脱困境的策略一:来自内在的观察

那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呢?笔者认为,“质料”“原料”来源之一是“观察”。

这里,先要弄清“观察”的内涵。观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仔细查看事物或现象。百度百科解释为: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由此可见,伴随着观察这个外在动作的,必定有内在的思考。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我们常常认为观察只是用眼睛看,只是要眼观六路,却不知要耳听八方,更要思接千载。观察,还需要情感的滋养,更需要体察感悟;需要分析辨别,更需要思考判断。它包含着过滤、选择,它融进了观察者的情绪,激活了观察者的前经验,它是包含人的思维活动在内的一项高级神经活动。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識、经验在观察中得以再次活跃起来,知识、经验借助观察而“进入再或再再直至无穷尽的”的观察。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蕴含了浓郁的情感;朱自清笔下的春,洋溢着动人的情趣;杨万里笔下的小荷,流动着勃勃的生机;苏轼笔下的庐山,充满了思辨的色彩……真正的观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是饱含情感的观察,是充满情趣的观察,是伴随思考的观察.。所以,指导学生观察,不只是让他们睁大眼睛,还要让他们去倾听,去思考,去感悟,去体察。

告诉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不仅用“眼”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看”。指导学生观察包含着思维,渗透着思维。思维能力决定着观察的深入,思维倾向影响着观察的方向。那么学生的观察就不再是为观察而观察。我们应该把观察当作对客观事物的重视和理解。让学生发现自己一直是写作上的大富翁,这是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大事。

有了本源,观察就会有方向。同样是冬天,在岑参眼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毛泽东眼里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我们的学生也能看到“风雪迷漫,寒气袭人”。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的观察指导,必须为了激活学生知识,促使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智力,以达“心智语文”之境界。

综上所述,观察,涉及外在动作,但更多的是内在的心理活动——自我观察:就是运用自己的心智来观察自己内在世界的流动和变化,去感受自己内心的情感束缚进而扩及周遭事物,移情外物,并诉之于文。作文之时能将纷繁复杂的心理变化诉诸笔端自是妙文。

三、摆脱困境的策略二:积淀经验

有观察的认识,观察的技巧方法,但实际教学中笔者依然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学生没有积淀,无从唤醒内心活动。明知观察重要,也能运用技巧、遵循步骤,内心却波澜不惊。缘何?这里存在一个悖论:没观察就没有积淀,没积淀就无从观察。解决途径笔者认为就是积淀前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激活”学生积淀,笔者认为先要“激活”文化承载功能。

1.培养崇高的文化感

把语文从繁琐无趣中解脱出来,让语文课堂回归为文化的传承、精神的积淀、人性的濡染。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很多教师的教法是从字词翻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你赞成文中主人公的做法吗?你会怎样接待客人?对初中孩子来说,反复接受“正确”教育的他们这样的问题很快就激活了他们的阅读冲动。但这种阅读方向是政治课的教学方向,其承载的文化价值就丧失殆尽了。

这篇文章出自两晋。两晋是一个思潮涌动的社会,世大夫侈谈鬼神、称道灵异、行为放荡。了解这一点学生就不难理解友人的口出狂言——非人哉和小小元方的针锋相对了。如果老师能以此生发两晋名士的怪诞行为,课堂焉有不兴趣盎然之理。如《忿狷》写王蓝田性急吃鸡蛋时“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不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得,嗔甚。”狷急、憨、愚,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果老师能以此再生发,那何愁学生不对传统文化的魅力着迷。

有文化积淀,学生也不难理解归有光对“尘泥渗漉”的“百年老屋”稍加“修葺”后的陶醉,怡然自得。也就不难理解“独自守着窗儿”而不是守着“门儿”。

培养文化崇高感说到底就是一种回归,回归指向“语文”,指向“人文”而并非数学、政治、历史……在实际教学中要带入传统、艺术、情感、机智、生活。带入美、善、理解、敬畏、涵养、浪漫,甚至悲剧、丑陋。力避理性、教条。

2.展示母语神韵,指向言语生命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细读文本。调动自己的发现来激活学生的发现,引领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灵性,甚至下意识、潜意识去感受母语的气息,聆听穿越千年的魔力,掂量词语的脉动、心跳,在母语展现的魅力中神往。《项脊轩志》说起母亲时,“余泣妪亦泣”;想到祖母时,“令人长号不自禁。”多重心态,丰富意蕴在“泣”与“号”中全力展现。

展示母语魅力,构建语文文化体系,最终应指向学生、老师的言语生命,带给学生言语的愉悦与成就感,真正激活人文意蕴。潘新和教授认为:人的生命即言语生命。说浅白点就是每个人都有言说的冲动,欲望,并能享受言说带来的尊严、愉悦和幸福。教学中要从母语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展现言语的表现手段,深入剖析言语内在结构,全力开掘多侧面内涵。把母语教学指向言语性的细读,将母语表现内化为“释”意者自身的生命言语存在。

揪住母语独特的言说生命力,师生浸淫于母语的鬼斧神工,文化积淀,情感丰富自然水到渠成。不论技巧指导还是指导观察,笔者深信,都要追本溯源,引“源头活水”。这样源头活水也定能畅通其道,奏出美妙之音。是时,作文就会呈现处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态。“写并快乐着”的目标也得以自然达成。

参考文献

[1]吴晓钗.还学生自由驰骋天地——谈“自主作文”的实践体会[J].学园.2013(18):120-121;

[2]邓心强.魏晋南北朝批评主体研究[D].武汉大学.2010、05、10;

[3]段云祯.浅谈作文的命题和材料[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06):18.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