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光
摘要:本文阐述了数字化地籍调查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以及在管理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主要问题,同时为了加强管理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科学性,规范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宗地;成果管理
在数字时代,我们不断深入对数字化地籍的调查,它的管理方式也在变化。以前基本为手工管理模式,存储在图,表,册中,现在过渡为计算机存储管理方式,基本存储在数据盘中,例如光盘,软盘,硬盘。它的变化为地籍成果的资料查询,成果更新,监测动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因为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管理没有形成一系列科学完整的管理模式,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遗失部分数据,成果管理混乱,原成果质量下降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建议,加强对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带来更多好处。
1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特点
1.1便捷性
在数字化时代,用计算机管理地籍调查成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前大量资料用图表或数据存储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淘汰,已经改变为存储在计算机软盘硬盘中,我们在查资料时不再费力,可以准确快速的找到。不仅更加方便整理和管理资料,而且大大节省了资料的存储空间。资料的输出也可以利用打印机快速并美观的完成。
1.2科学化
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使测量技术也大大提升。从传统常规管理过渡到高科技管理模式,不单单是节省了物力,人力,更加推进了工作进度,提高了成果的质量。尤其体现在日常对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上,现代化高科技管理更加凸显出绝对的优势。我们的数字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更加科学化。
1.3系统性
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是一系列管理系统,管理层次分明,采用分级管理方式,有固定的程序,主要以数据管理为核心。管理系统,可供我们随时查阅或修改有关地籍调查成果的数据、图表。
1.4可操作性
数字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变化为计算机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它可以采用程序管理,在查阅资料,绘制图表时极其方便。如果作业人员可以熟练掌握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管理系统的程序,掌握一些计算机技术知识,就可以按照计算机固定的程序能够规范化进行作业,不需要像以前作业人员一样,必须掌握过硬的外业测量,作图,绘表的基本功。
2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外提供调查成果
计算机管理模式为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它也有劣势,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查阅资料,但是有时候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经常会出现数据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对提供调查成果,导致资料被盗取,资料遗失的情况出现,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2.2管理不善数据遗失
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储资料的光盘或软盘没有专职人员看管,没有设置专柜保存,对计算机内存储的资料没有加密保存或者定时删除,导致调查成果资料混乱,资料丢失甚至被拷贝盗取。有时候,由于计算机管理程序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周到,只注重了初始调查的需要,忽视了在后期地籍调查的变更中,需要配备专职变更管理人员或者及时完善程序,导致变更的数据没有及时存储,而后期操作人员在调用数据时又是原来的数据,结果导致一个宗地拥有两个不同的调查成果,这时难以辨别成果的准确性。
2.3保密意识淡薄
数据的遗失很多一部分原因也在从业人员上,在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中,除了一部分是具有专业测量测绘知识的人员,还有一部分是计算机或者其他行业转过来的人员,他们的保密意识不强,对测量成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时常会将资料随意放置,随意拷贝或输出成果,闲杂人等也能任意出入重要管理机房等等,这样就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成果资料的泄密或数据的遗失。
2.4变更调查成果质量难以保证
在进行变更调查工作的时候,有时候变化数量小,用不到仪器测量的时候,作业人员往往会采用一些简单的测量方式,用简易工具测量距离就完成了。同时还因为作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勘丈数字的精度没有精准把控,所以导致测量的数据质量不统一,用这些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新增地籍成果质量也不一样,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整体数字化成果的质量,不能达不到规定的变更调查精度要求。《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成果精度应当等于或者高于原来地籍调查成果的精度。
2.5变更调查成果处理方式滞后
目前全国有85%以上的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是利用常规测量方式取得的,这部分地籍调查成果给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中的图件查询、变更调查、数据资料更新、城镇土地结构变化分析等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将常规地籍调查成果转化为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工作人员先后尝试过用扫描仪和数字化仪进行原成果的数字化录入,但此类方法的核心都需要根据原有地籍图进行数字化,也就是需要在原地籍图上进行数据的二次采集。這样一是造成转化后的成果在计算机内反算的界址边长,界址点与地物点间距、地物点与地物点间距与原宗地草图上实量边长不一致,且有时误差较大;二是造成转化后的整体数字化地籍图的精度低于原成果精度,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因此不是最佳方法。
3对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全面开展地籍调查有关知识的学习,例如加强保密意识,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测量知识,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等等,提高从业人员的严谨性,加强他们对从事职业的责任感,遵守纪律。
3.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不断加强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管理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数据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同时注重加密系统的管理,可以制定进出口令规则或者进出密码,有效制止了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修改或者盗取数据,有效防止泄密。
3.3强化变更管理确保成果质量
为了提高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主要要改变变更方法,避免不得当的质量控制方式,所以必须要及早制定或者完善变更地籍调查成果管理的技术规定,以此确保在变更调查成果时,等于或者高于原来地籍调查成果的精度。
3.4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成果管理
实行专人专柜管理制度,对于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资料,我们必须专人负责,专柜存储,未经领导许可不可以擅自翻阅,修改或者盗取。对于光盘,软盘及各种数据我们要分类整理,一旦发现不按规定存储机密信息,私自窃取机密档案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3.5 寻求变更成果处理方式
采用何种方式将常规地籍调查成果转化为数字化调查成果才能使转化后的界址点、地物点坐标精度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通过实践对比,寻求一种常规地籍调查成果转化为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有效途径。用机助绘制的地籍图与原薄膜地籍图重迭检查,地籍图与原薄膜图迭加检查未发现粗差,图面内容表示齐全。
4 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管理的发展趋势
根据《规程》,调查结果应该记录在地籍调查表上,并绘制宗地草图。地籍调查表采用纸质形式,记录对上述内容的调查情况,填写地籍调查意,并请相关权利人签字(按手印、印章)确认;宗地草图采用纸质形式,铅笔现场绘制,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
4.1数字地籍调查表
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地籍调查的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可建立数字地籍调查表。数字地籍调查表其实质是依据地籍数据库为基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技术,在计算机、打印机、刻录机等终端输出传统的纸质地籍调查和电子地籍调查表(如:光盘、多媒体、智能芯片等)。数字地籍调查表的主要优点如下:1)自动化程度高。2)信息存贮、传递方便。3)在理论上,数字地籍调查表可以永久保存。4)可以方便地进行档案查阅,详细追溯调查历史。5)存储的信息可以更加全面、详细、准确。6)安全性更高。
4.2数字宗地草图
当前,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全数字化的地形数据库。因此,借助GIS技术一些基本的制图手段,即可实现宗地草图的数字化。例如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借助Microstation V8平台实现了宗地草图的数字化。调查员的主要工作是依据电子宗地草图进行现场核实,并维护更新地形数据库。
结论
加強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刻不容缓,重视成果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早的解决,加强并完善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管理的规章制度,实现地籍调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保证数字化地籍调查工作能够健康有序的运行下去。通过实践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法,提高成果精度,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日常地籍管理和土地的管理,实现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明霞,黄兴.数字地籍调查及建库方法浅析[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3(03):21-23.
[2]江伟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地籍测量及评估——兼论民国各项调查资料中的“土地数字”[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28(02):71-87.
[3]冯柏栋.关于城镇数字地籍调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浙江国土资源,2012(08):41-43.
[4]王辛之,张美旺,吕俐,周繁,郑祜,罗菲.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的实践与探索[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03):139-140+147+1.
[5]孙世宏,张世永.数字地籍调查项目监理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12(0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