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王冠丹
摘 要: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这部作品中为我们展示了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本文开篇简要论述了海明威英雄主义的根源及表现,再深度剖析了这部小说中两名主要人物所呈现出的英雄主义意识。
关键词:英雄主义;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简介:刘畅(1995.3-),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二作者王冠丹(1993.3-),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一、海明威英雄主义的根源以及表现
海明威的英雄主义情结与他的早年生活密不可分。在父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海明威爱好钓鱼,打猎,等高难度运动。由此,他的英雄主义情结根植心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以志愿者的身份投身战斗。然而,战争带给他死亡的痛苦,它不断被战争的梦魇折磨,身心疲惫,他在创作的过程中,引入战争的故事,《丧钟为谁而鸣》便这样产生了。
海明威通过讲述战争中的故事,向人们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他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英雄和他的爱人以及战友们,也让我们看到了被毁掉的人是什么样子。在叙事节奏上,延续了他一贯的冷峻简洁,但是在敌后游击战这样的战争环境中,这是一种自然的节奏,能够表达沉重的人道主义同情,符合战争沉重的主题,表达了独特的英雄主义。海明威本人非常有激情,小说中完全是战争中的气氛,没有一点不相关的感情。所有的语言和情绪都是为主题服务,完全没有冗余。
二、小说主要人物的英雄主义情结
(一)男主角乔丹的英雄主义情结剖析
一名勇敢的反法西斯战士—罗伯特·乔丹,在战斗中牺牲了自己。他为了炸毁桥梁,英勇就义。英雄主义气息渗透在他整篇文章中。我们站在“英雄主义”,这一主题角度来对《丧钟为谁而鸣》里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男主角罗伯特·乔丹不仅一名教授西班牙语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乔丹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深入接触大自然,感受那份恬静与美好。同时,他与队友培养了真切的感情,无比充实的度过了他认为人生中最为满意的三天。更关键的在于,乔丹觉得自己的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他争取到游击队队长巴勃罗的妻子比拉尔和其他队员的拥护,孤立了已丧失斗志的巴勃罗,并按部就班地布置好各人的具体任务。在纷飞的战火中,他和比拉尔收留的小姑娘玛丽亚坠入爱河,藉此抹平了玛丽亚心灵的创伤。在这三天中,罗伯特历经爱情与职责的冲突和生与死的考验,人生境界逐渐提高。在炸完桥撤退的时候,自己却被敌人打伤了大腿,独自留下阻击敌人,最终为西班牙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乔丹用他最后伟大的牺牲精神证明了他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更加证明了他是一个配得上英雄称号的人。
乔丹是海明威精心塑造的英雄形象。与其他共产主义战士不同的是,乔丹是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这部小说中,乔丹性格的优点体现在很多方面。第一方面,他是一个清醒的人。相比其他人物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其他人物,乔丹是最酷和最成熟的战士。虽然乔丹很年轻,但是年轻不代表幼稚。相反,乔丹在处理许多事情上体现了智慧和成熟。乔丹跟随安塞尔莫老人进入游击队之后,立刻就察觉出了游击队里潜藏的危险因素。乔丹非常信任的一个人就是安塞尔莫老人,这样的信任是一名指挥员对一名老战士的信任。海明威曾说过:当敬畏和回忆的钟声敲响时,让我们永远记住他,这样一个英雄无国界的罗伯特乔丹。
2.2 皮拉尔的英雄主义情结剖析
皮拉尔是小说中一位重要的女性形象。游击队的真正领袖是就是皮拉尔。她是前游击队领袖的妻子。西班牙内战爆发时,她和游击队领袖巴勃罗共同袭击民兵。在清除法西斯分子后,他们返回山里领路游击队。当乔丹被命令去旅行时,巴勃罗知道任务非常危险,因此他反对。此时,皮拉尔主动挺身而出,支持约旦实施桥梁轟炸的战略。皮拉尔非常崇拜勇士。她深深地爱着,就像她曾经爱过勇敢的巴勃罗一样,热爱他的斗牛士的英雄主义。海明威把菲尼托设计成斗牛士。这位病弱的斗牛士通过菲尼托的成功反映了他的英雄气质。皮拉尔没有忘记菲尼托,也不允许任何人抗议和攻击菲尼托。这种感情深深地反映了她对勇士的性格和英雄精神的向往。她不仅是女巫般的人物,而且是一个战士,一个愿意为反法西斯事业献出一切的战士,一场英勇的革命者。
三、结语
在海明威的内心深处中,英雄的最高价值取向不是神圣的上帝,而是无限完美的英雄精神的终极形式。《丧钟为谁而鸣》中男主角的经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英雄对真理、善与美的追求。海明威的英雄主义情结不仅体现在他对一系列标准英雄的塑造上,也体现在作者自身的生活中。海明威英雄面对死亡的勇气,独特的生命姿态,追求人类价值观和维护人的尊严,都突出了作者对人性命运的深切关怀。海明威的文化人格和精神力量渗透到他的作品中,为人类提供了动力和艺术滋养。他对生活的高度热忱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美]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喻丽霞,(2016),海明威作品中悲剧式英雄主义解读[J].北方文学,P159-160.
[3]库·辛格,(1983),《海明威传》[M].浙江文艺出版社,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