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合普拜木?阿卜杜热合曼
摘 要:新时期文学一般指1976年后的中国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亲切的关怀和投巨资做一系列实质性的工作下,少数民族女性的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维吾尔族作家队伍中开始出现一批优秀的女性文学创作者和各类文体的作品。新政策的引领,使很多维吾尔族女性有了上学求知,就业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能力的增强,给女性带来了主体性的觉悟,女性生存空间由家庭私人领域向社会公共领域拓展。这些现象很自然地在维吾尔女性文学中有了相应的书写。维吾尔女性作家,无论是在散文,诗歌,小说或者是儿童文学等领域努力进取,凭借自己的努力为维吾尔文学开拓了新篇章。也为旧社会没有或很少有女性作家的局面圆满的画了句号。本文以民族特色为主体,试析了维吾尔女性文学创作的特点。
关键词:新时期;维吾尔女性文学;创作特点
作者简介:麦合普拜木·阿卜杜热合曼,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大学人文学院2017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2
前言:
改革开放将我国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女性主体的慢慢确立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可谓是二十世纪宏大的全球化潮流带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它将个人从“国”与“家”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将女性从男性的附属,从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为我们的文学提供了更阔大的舞台和更明亮的通道。这样一个局面又在很大程度上让新疆各地维吾尔族女性作家的大批问世提供了肥沃的土地,新疆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女作家、女诗人,她们的作品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巨大变化以及对新疆这片土地的挚爱之情,积极助推着新疆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她们敏锐的洞察力,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很快在文学界中找到了载体。
一、维吾尔女性文学作家队伍分类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维吾尔族女性先进分子争取开拓性创造,靠自己的努力为维吾尔文学增添了辉煌的色彩,也为女性获得了更好的话语权力。90年代开始维吾尔女性文学作家队伍越发壮大,她们创作热情也非凡升温。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群体大致可分为三大类:诗人队伍;散文以及小说作家队伍;多面手作家队伍。
1.1诗人队伍
诗歌一直是维吾尔人表达心声的自然方式,作为维吾尔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一直代代传承。历来诗歌创作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以前创作诗歌的都是男性,没有女性。到了这一时期,维吾尔女诗人笔下也大批产生了反映现实生活,讴歌家乡,讴歌亲人,讴歌正义,抒发她们真情实意的诗歌作品。如,阿亚提努普斯·买买提《清晨的独白》,流露对祖辈的怀念,吟诵祖辈父辈用坎土曼翻越历史,光着脚从沙漠中走出来,领悟人生带给自己的启示。还有艾比拜·司马义《生日那天》,诗歌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维吾尔人所具有的诗性的思维方式,流动在血液中洋溢着的热情以及无边的沧桑。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女诗人,如:吐尔逊娜依·玉赛因著有长诗集《劼尼哈尔》,诗集《樱桃花》,《小路》,《布谷鸟之声》,《农村之歌》,诗歌《故乡的夜晚》,《小路》,《老年人》《灵芝草》等。长诗《九张照片》获新时期10年优秀文学作品奖,《灵芝草》获1980年新疆优秀文学作品奖,长诗《旅途之歌》获新疆少数民族30年优秀作品奖,《农村之歌》获塔里木第一届文学奖。其曼古丽·阿吾提也是维吾尔女诗人中最活跃,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著有《正午》,《石叶》,《其曼古丽诗选》等5部。2008年诗集《其曼古丽诗选》(维吾尔文)获得第九届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她们的文学作品于现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1.2散文以及小说作家队伍
要谈女性小说作家,当然要从在这领域起开创性作用的带头人物阿依夏木·艾合买提开始说起。她主要短,中,长篇小说著有《不灭的足迹》,《惭愧》,《领导的眼色》,《黑皮箱》,《八大石花朵》,《大路上》,《在火车上》,《阿尔塔木》,《美热克巴努亲王》,《艾里扎提老师》,《影子》等。作品获首届,第二届汗腾格里文学獎天山杯奖,第三,四,五届汗腾格里文学奖,新疆广播电台二等奖。其作品研究价值不可言喻,给维吾尔女性小说文学做了无可估量的贡献。
之后这支队伍成员层出不穷,例如,阿克苏作家古丽巴哈儿·纳斯尔(中,短篇小说《石城女人》,《你想做完美女性,美丽女孩儿吗》,《没被爱过的黑眼睛》,萨代提·萨塔尔(长篇小说《雨季》)等;库尔勒女作家吐尔逊古力·吐尔地(长篇小说《晚霞》,玛依努尔·阿布地力木的长篇小说《忠心》)和帕提古丽·尼亚孜(短,中篇小说《月圆的夜晚》和吐尔尼沙·热依木(中篇小说集《停留在眼眶里的泪水》)等;和田作家阿亚提·娜甫斯(作文集《像女人一样活》),迪丽达尔·艾则孜(散文和短篇小说《节日的快乐》,《山花的自述》,《弃婴的乞求》,中篇小说《生命的交响曲》),阿力同姑丽·热介甫(中篇小说《断臂的维纳斯》,《女儿40》,《冬雨》)和帕提古丽·伊明(长篇小说《一滴眼泪》,《不能没有你》)等;喀什的有热孜万古力·于苏普(长篇小说《粉色星期天》,《爱情驿站》,中篇小说集《沙热卫汗》,2005年短篇小说集《红遍乡村》获得全国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当然还有北疆的女作家巴哈尔古丽·孜亚吾顿(长篇小说《默然的星星》),阿依努尔·阿布都热依木(中,短篇小说《绣花巾》)以及古丽娜尔·提依普等等。她们以出色的文学作品为维吾尔文学以及广大读者提供了审美的价值,丰富了文学宝库。
1.3既在诗歌又在散文,小说文体创作的“多面手”作家队伍
随着维吾尔女性作家队伍的蓬勃发展,作家们不受文学体裁的限制,多方面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努力进取,发挥自己的长处开始创作多元的文学作品。她们不仅写了散文,小说而且还创作了精彩的诗歌作品。譬如,萨代提·萨塔尔,巴哈儿古丽·萨吾提,阿依努尔·阿布都热依木。她们在自治区各类报刊发表的百余篇作品至今看来内容仍符合时代价值观且思想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收到了学术界和读者的青睐和好评。其作品在各级文学作品创作竞赛获得了《汗腾格里文学奖》,《骏马奖》,《优秀作品奖》等荣誉。
二、分析维吾尔族女性文学小说创作特点
在新时期下,新疆维吾尔族众多女性作家文学作品中总是离不开对民俗特色,现实生活的描写,描述,引发当地群众的思考。历史以来,维吾尔族扎根在我国“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域――新疆。新疆地域广袤,少雨,在沙漠绿洲中生存的维吾尔族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这片神秘的土地不仅养育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也培育出来了灿烂的绿洲文化。女作家们小说当中的环境描述处处都可以体会到维吾尔族这种绿洲文化的深刻影响。她们许多作品是用绿洲和戈壁中最普通,最常见的花朵或树木等植物为象征物。甚至不少女作家对用花果草木直接作为其作品标题情有独钟。古丽尼莎·加玛勒的《红玫瑰和百灵鸟的故事》,热孜万古丽的《神秘的苹果》,《沙枣花》,《飞蓬的梦》;吐尔逊娜依·玉赛音的《红柳抒怀》等,体现出植物对维吾尔族人生活的息息相关以及植物在女作家精神世界的神圣地位。
然而,在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占主导地位的维吾尔族生活中,女性一直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女性需要贤良淑德,忠诚于家庭,勤勤恳恳,不辞劳苦,为家庭,为孩子,为丈夫付出一切。但是女性自己却并不能得到相应的,起码的尊重。在这样的条件下,女性作家作品往往是生活的写照,爱情,婚姻,家庭,女性自由,解放是维吾尔族女性文学小说创作的主题,现实主义特色,是维吾尔女性文学小说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这时期可谓是维吾尔族妇女女性意识开始觉醒的阶段。女作家们既揭示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的约束与塑造,也对女性自身的文化顽疾的担忧与抨击。在巴哈古丽的中篇小说《代价》中,不但深刻揭示和反映了当今维吾尔族女性爱情,婚姻,家庭中处于附属地位的社会现实,而且激怒的言语对男权中心文化进行责问。热孜古丽·卡德尔所写的《迷雾》,阿依木尼沙·苏来曼的《心灵的闪光》,揭示向别人乞讨来的财富给人带来的只是屈辱,乞讨来的享乐不会有精神的享受。阿尔孜古·艾则孜的散文诗《女人的心》表达了女人对爱的期盼和倔犟,对女性的赞美。在艾里拜·木合莫德的《雪飘之夜》、《这不是为了爱情》中,表现了迅猛发展的时代对群众的新要求,新挑战。叙述了青年改变命运的探索精神,通过青年对国家的爱戴反映了作家自身对国家的热爱。
三、维吾尔女性作家文学创作与男性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
男性作家的小說往往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情节和故事结构上。作品有着比较强的大局观,阳刚之气,豪放不羁。但是对于生活,感情的细节不太重视。女性则截然不同。因为女性思维特征是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性很强,在女性作者的作品中,往往充斥打量生活细节以及五感描述,重点关注的是主角的细微主观感受。因为自己是女性,十分注意妇女行为,关注女性命运,同性她们不幸的遭遇,所以很自然地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撰写女性生活,女性命运。在众多文学作品中,都隐含有女性作家对女性地位提高的期盼。
如,成长在新疆最南部边缘――和田的维吾尔族女作家迪丽达尔·艾则孜。她撰写的大量作品都是关系到女性的命运、女性的自我塑造、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命题的,其中,最具轰动效应的莫过于她在1993年发表的报告文学集——《维纳斯塑像前的沉思》。在作品中,她毫不隐讳地表现了城市和农村中一部分维吾尔族妇女不幸的生活,她认为,愚昧和落后仍然是女性不幸的根源,贫穷和落后会导致妇女的堕落,女性想摆脱落后,必须摆脱封闭僵化、保守愚昧的状态。随后,她连续撰写了 《幸福伴随着您》、《美丽伴随着您》等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受到读者的欢迎。
四、总结
无疑,维吾尔族女性作家群的崛起给中国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色彩,是丝绸之路上的新篇章。维吾尔女性文学对社会责任与道义的担当,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男权文化的控诉与批判深刻地反映出历史进程给它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是维吾尔女性文学在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顺应社会变革,时代需要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发展,是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得遇改革开放时代契机长足进步和振兴的表现,这是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赋予她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华.闪现不同伦理色彩的和谐美-——新疆民族女作家作品审美特征之比较[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5月,第16卷第二期;
[2]马晓玖.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碰撞与超越——以哈萨克女作家和维吾尔女作家的作品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五期;
[3]张华.新疆多民族女作家地域文化意识之比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