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海 王莹
摘要:该文展开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以及计算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况。在信息化网络社会中,计算机逐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计算机的基础性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培养现状,该文首先对基础教育与思维能力展开分析。其次,探讨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实践性活动。最后,重点研究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5-0126-02
自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后,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在此基础上,国家逐渐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如何高效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各国高校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尤其在近年来,计算机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各领域后,加强对人才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从某种角度而言,提高人才的计算机水平,提高其思维能力,对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展开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对于日后促进计算机人才的发展,具有现实性研究价值和意义。
1 基础教育与思维能力
(1)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掌握更多学问和知识,而学习的具有基础性价值的知识[1]。基础教育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基础教育,能够使学习者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从而为学习其他学习、其他类型的知识奠定基础。计算机基础教育,就是在学习计算机综合知识前,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性知识,比如计算机的构成、计算机键盘中英文的含义以及五笔打字等。
(2)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们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与总结,是比较抽象的过程。思维能力所涵盖的能力较多,包括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等[2]。通常来说,思维能力作为学习能力的核心,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对于人们有效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 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实践活动分析
(1)计算机“一串”教学模式
在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时,首先从计算机“一串”教学模式展开探讨。从某种角度而言,“一串”教学模式就是针对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对学生思维创新拓展的训练。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通常需要学生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教学内容,将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编程,实现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根本掌握。在教学前,根据学生所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难易程度不同,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即A、B、C、D四个层次。A层次是最高级,通常为软件和通信类学生;B层次为次级,通常是科学技术类学生;C层次为一般级,通常是运输类学生;D层次为最低级,通常是英语类学生。通过分层次后,对各层次的创新培养教学方案加以制定[3]。在教学前,会指导B层次学生对适合其能力的教学测试题进行作答,若答题结果较好,则对所有层次学生按照原定的A套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若答题结果不好,则对所有层次学生按照B套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方案。
(2)计算机“二横”教学模式
在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时,“二横”教学模式也是比较重要的[4]。“二横”教学模式即“两步走”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通过两步走的方式完成教学。第一步,主要是在现有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实例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在基础课程教学中,以实际的计算机程序实例设计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根据对实例程序设计的分析,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实现对程序的独立学习和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仅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收集和整理,针对难点性问题,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讲解。第二步,分层次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中,应根据授课和实验的比例进行分层次教学,授课比例为1,实验比例为2。教师在计算机机房利用1/3的课程时间对学生进行授课,并通过实践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处理问题的方法。利用2/3的课程时间,指导学生前往实验室通过学习的内容,自行开发程序软件并完成实验任务。
3 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1)重視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育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培养中,应充分加强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育的重视。在计算机教育中,基础类课程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会使用计算机等[5]。如图1所示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根据图中教学体系的显示,能够明确高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其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认知,为了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问题,是为了学生学习专业计算机知识奠定基础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对于科研创新课程教育,则是从专业计算机教学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的。因此,在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合理选择。
(2)重视技术型和交叉型课程的教育
计算机技术型教育和交叉课程教育,对计算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计算机技术课程教育中,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知识的传授,充分实现对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是硬件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中,应明确技术型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此外,在交叉型课程教育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6]。在重视计算机交叉课程的教育时,需要对交叉课程教育基本目标加以了解,并根据交叉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计算机交叉基础课程思维能力培养方案。由此,为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3)引入新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是尤为必要的[7]。因此,在对计算机学生基础教育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要注重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在教学理念中,计算机教师要充分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充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时,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或是引导,收集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针对教学中的难题进行引导和讲解,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手段中,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方式,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能够认真、自主的完成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学习。
(4)创新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培养时,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计算机教师在展开基础教育时,要根据教育思维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首先,要明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8]。主要是为了通过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对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明确教学重点,解决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最后,针对提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问题,计算机教师可以借助“一串”教学和“二横”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需求程度,为学生进行编层,为学生需要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编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习到与其能力相适应和其实际所学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使计算机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4 结语
在新课标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环境下,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得到了创新。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模式也通过创新的方式,使更多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了转变。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仍有部分地区在开展计算基础教育时,对思维能力培养认识不足。针对此种现象,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重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育、重视技术型和交叉型课程的教育、引入新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创新计算机基础教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对计算機基础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期望通过本文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相关探讨,能够为日后提高人才计算机思维能力,提供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志圣,邢振祥,唐国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标准化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258(6):34-37.
[2] 谭浩强.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4,20(7):4-8.
[3] 唐新国.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7(14):240-240.
[4] 沈智勇.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04(32).
[5] 胡乐,杜晓静,何秋燕.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05(10):49-49.
[6] 卞雪静.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J].工程技术:文摘版:00142-00142.
[7] 李玉,张斯雯,刘征.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目标[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8):40-44.
[8] 王文勇.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关于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深化改革的思考[J].商,2015,04(39):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