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华
一般说来,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会有浓厚的探究兴趣,但基于他们所具有的生活与知识基础,科学对他们来说是神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一定形式的课堂激发,引导、呵护学生这种原始的学习冲动和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進而探索真相,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然观。
一、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
对于小学生来说,神奇而又神秘的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学生不应被拘束在课堂上,靠死记硬背来记住那些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首先,走出课堂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孩子的天性是不受拘束的,户外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学习、认识的对象大多来源于自然,学习关于自己正在接触、正在观察的事物,真实感更强,兴趣更加浓烈,学生学习起来也将更加容易。让学生自己去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比起从老师干瘪的描述中想象,会更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只有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大自然中所接触的东西,学生可以温习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且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中,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大自然主人″的蕴意。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不只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就连随处可见的土壤也是种类繁多。
二、科学知识传授与实验相结合
“做中学”理念是小学科学课的最大特点,做实验的过程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思考及探索真理的动力。例如,在讲“水循环”时,教师可以通过用酒精灯烧少量的水,当水冒气泡、翻滚时,说明水在沸腾;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水变成气体,这是水的蒸发;水上方的“白烟”是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等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各种奇怪的现象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设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如,在讲“声音的秘密”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闹钟向学生演示,在讲台上放置一个正在闹铃的闹钟,并引导学生产生疑问:闹钟为什么会发出响声?我们感知一个闹钟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过程? 首先,声波传到我们的外耳里,经由鼓膜、听小骨、耳蜗传到听觉神经,最后传递到大脑。声音是如何传到我们的外耳里的呢? 声音是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呢?那么如果将闹钟放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又会发生什么呢?这些直观的现象会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对这些神秘的现象产生疑惑、求知欲,从而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真相。
当然,一些安全性不高的实验,如前面提到的“水的三态”实验就由教师操作,而一些安全性非常高的实验,可以由学生自己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发现问题,并且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尽管每个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不一定很全面,但全体学生的发现加起来,就会很全面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得到发散,而并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或是书本。
三、因势利导,获取科学结论
在观察、实验活动进行后,学生可能得到一些成熟或不成熟的知识,这时,不应该由教师一个人当裁判,而是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不论是学生的疑惑,还是总结的一些规律,让学生自己把它讲出来。如在《声音的传播》一课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声波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刚才闹钟发出的声波是往哪传播的?教师接着问:“谁能用一句话把声波到达的这几个地方都概括进去?”经过思考,学生就很快用“到处”“四面八方”等几个字概括出来。这个结论既不是书上给的,也不是教师说的,而是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这样的结论,比起教师直接教授,学生更能接受、理解,记忆的时间也会更长。这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向学生普及基础科学常识的启蒙学科,是学生接触科学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而在这一阶段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是重中之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爱科学,才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懵懂的年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保持他们的童趣,并适宜地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个神奇而又神秘的科学世界。只有从“做科学”中“懂科学”,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听科学”“读科学”“看科学”“记科学”,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思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清晰的科学世界。(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经济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