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修进 官 沛 陈焱健
脑血栓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内缺血性疾病,是因诸多因素而造成的病理性改变,致使血管管腔出现狭窄、闭塞以及血黏度提高,在血液成分变化等的作用下导致血栓,以诱发脑血液供应不足,血管阻塞,继而导致缺血细胞发生病变、坏死,脑缺氧,最后诱发神经系统症状[1]。一旦患有脑血栓,患者将出现语言、行为及感觉等方面的障碍,继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响。脑血栓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脑血栓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因此,强化脑血栓治疗方法的研究,对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血栓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广东省雷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脑血栓疾病的诊断标准[2],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近期内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以及无法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 17例;年龄 44~78岁,平均(52.9±2.3)岁;病程4 d至5个月,平均(3.3±0.5)个月。对照组32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43~75岁,平均(51.3±2.9)岁;病程5 d至6个月,平均(3.3±0.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预防感染、避免心脏受损、避免静脉血栓,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1984,批号:171010047)与阿司匹林(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113013,批号:170428501)治疗,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每次20 mg,1次/d;阿司匹林每次100 mg,1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5,批号:A170507A1)治疗,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硫酸氯吡格雷片每次50 mg,1次/d。所有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PIB),并观察患者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了解不同治疗方案对此类指标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后各凝血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TT、FIB、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凝血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凝血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APTT(s) PT(s) FIB(g/L) D-D(ng/L)对照组 32 26±4 12.9±2.1 3.2±0.5 178±26观察组 33 22±4 14.3±2.7 3.0±0.6 151±25 t值 5.471 5.647 4.998 5.027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低切全血黏度(mPa·s) 高切全血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 红细胞沉降率(mm/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2 9.6±1.5 8.9±1.0 4.91±0.42 3.92±0.26 1.88±0.33 1.51±0.24 27±11 20±10观察组 33 9.6±1.0 8.3±1.2 4.90±0.53 3.72±0.31 1.90±0.13 1.32±0.19 27±10 18±11 t值 0.524 4.215 0.347 3.664 0.558 5.271 0.167 3.35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脑血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血栓的形成通常是诸多因素互相作用所致,而动脉血栓是诱发脑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病理基础[3]。脂类代谢发生紊乱,将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脂类物质经由穿透受损的内皮细胞沉淀至动脉壁中,造成斑块,并且脂蛋白在流入血管壁后,将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造成刺激,进而致使脂类物质由血管壁渗出;此外,细胞内积累的脂质能诱生巨噬细胞集落因子,进而激活巨噬细胞,并启动内/外源性凝血过程[4]。以上一系列病理改变将引起动脉内膜局灶性纤维性变厚,并且其深部成分发生崩解与坏死,导致动脉壁变硬,加速血小板积聚,进而造成血栓的形成。一旦发生脑血栓,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言语不清以及口眼歪斜等症状,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健康。因此,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治疗脑血栓意义重大。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具有较强选择性的 HMGCoA还原酶,临床上一般用于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高胆固醇血症等的治疗,不但能发挥调节血脂的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可降低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并促进载脂蛋白A1等的提高[5]。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后能快速被机体吸收,且在短时间内达到血浆浓度峰值,通过肝脏代谢后,再由胆汁消除,因此,患者在服用该药物后不会引起过多的不良反应。氯吡格雷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一般用于预防或治疗由于血小板高度积聚而导致的各种动脉循环障碍或心脑疾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能有效抑制ADP与受体相结合,进而控制血小板积聚[6]。氯吡格雷不会对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造成影响,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少部分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后会出现便秘、腹痛等不良反应,但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用药后,上述症状会逐渐消失。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不但能够有效控制血脂,还能避免血小板的积聚,对控制血栓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既往研究表明,脑血栓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且有助于预后[7-8]。梁成坤等[9]研究发现,对63例脑血栓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患者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也比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低;此外,在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D-D、FIB、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上,采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明显优于仅采取一种药物治疗的患者。本研究采取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PTT、FIB、D-D均低于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表明在改善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方面,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在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流变学等指标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同时也比对照组患者低,表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该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脑血栓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全血及血浆黏度。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患有脑血栓后,其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发生了变化,凝血因子提高,抗凝血活性下降,纤溶活性降低。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由于本研究时间较短,研究参数有限,无法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等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故尚需深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