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华 刘恒 魏官平
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统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两个大局,确定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探索“富国”与“强军”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理解好、深刻领悟好、严格贯彻好习主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对军队审计工作持续向上向好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军队审计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现实紧迫性
(一)国家战略全方位落地见效需要。习主席就贯彻军民融合战略要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目标,强调“军地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看齐紧跟的政治任务,是能打胜仗的使命任务,更是各个单位、各个行业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要求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是全面的、彻底的、高效的、优质的贯彻落实。目前,军地多个领域,思融合、商融合、促融合的氛围非常浓厚,多个省、市、企业和军队大单位,从制度机制、规划计划等方面作出了安排,在“中国军民融合大事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军队审计领域,贯彻落实好习主席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针对行业特点,将国家战略细化为行业建设指导,细化为具体建设任务,取得更大的成效,始终做到标准更高、走在前列。
(二)军队审计特色发展鼎新图强需要。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无论是“民参军”还是“军转民”,都取得了巨大成效、实现了“转型升级”、做到了“双赢”,既提升了部队的打仗能力,又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密切了军民关系,有力证实了軍民融合这一“发展规律”的科学性、真理性。军队审计工作,具有政策性、通用性、时效性强的特点,在改革强军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实现特色发展、持续发展,需要掌握好、运用好军民融合这个“法宝”,不断为行业创新激发新的动力,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大幅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效益和质量,努力开创军队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三)破解审计工作现实矛盾难题需要。党中央、中央军委、习主席关于正风肃纪反腐的决心意志坚定不移、永远在路上,军队正风肃纪的形势还不容乐观、任重道远,强军兴军越来越需要强化审计监督,军队审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些新的形势和任务,与目前审计队伍力量薄弱、审计手段信息化水平不高、审计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破解难题、推动发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发展的原动力。在军队审计领域,充分借地方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成熟做法,拓展深化军民融合,可以为军队审计工作,提供破解难题、转型发展的“真经”和“金钥匙”。
二、军队审计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举措
(一)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指导。坚持以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紧紧围绕强军兴军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深入推进军队审计制度机制、方法模式、人才培养、技术手段、规范管理“五个融合”,着力提高军队审计工作队伍专业化、手段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全程法制化“四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审计工作的质量效益,转化提升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一是坚持从政治高度推进。始终作为政治工程、战略工程、主官工程,从政治上思考、谋划、推动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着手从顶层政策、制度上下功夫,制定实施军队审计军民融合的法规条款,使军队审计工作贯彻军民融合在制度上具体可行。二是坚持聚焦打赢标准。目前的军队审计工作,在聚焦打赢标准上还大有空间、大有作为,审计需要延伸到地方工厂的,由于种种原因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强化“审计就是备战”的思想,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不断推进审计工作军民融合深入发展。三是坚持问题倒逼导向。审计工作中常常面临很多瓶颈问题,需要联合地方审计部门,或借助地方专家的力量来解决。所以要把问题导向、问题倒逼、问题归零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紧紧盯住军队审计工作的重难点问题,谋划推进军民融合工作。四是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在大数据的现实环境下,深入研究军队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的特点规律,在深化军队审计军民融合中,强化信息主导,加强技术攻关,创新审计模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审计质量效益的贡献率。
(二)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目标。通过3至5年的建设发展,军队审计各单位军民融合理念深入人心、军民融合意识牢固确立、军民融合氛围不断浓厚,军队审计制度机制、方法模式、人才培养、技术手段、规范管理“五个融合”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队伍专业化、手段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全程法制化“四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军队审计的短板瓶颈难题有效解决,各项审计的质量效益显著增强,军队审计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能够为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和备战打仗提供有力保证,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强大的现代化军队作出更大贡献。
(三)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步骤。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指导、基本目标确定后,需要制定路线图,建立责任制,实施工程化管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组织实施:第一步,抓教育、树牢融合理念。利用1年左右时间,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学习领悟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了解国内外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体悟感悟习主席实施军民融合战略背后的深远战略考量和战略运筹,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自觉性紧迫性。第二步,抓规划、谋实融合任务。组织专门力量,利用半年左右时间,研究制定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论证划分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搞好与国家层面和军委层面的任务对接,明确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的具体任务、组织方式、落实标准和要求。第三步,抓落实、提升融合质量。对照军民融合发展规划计划,加强检查督导,压紧压实责任,卡住标准切点,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落实难题,狠抓军民融合任务落实利用3至5年时间,彻底走开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
三、军队审计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难点
(一)在完善融合制度机制上求突破。制度机制具有根本性强制性,没有制度机制作保证,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就难以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要紧密结合军队审计特点和实际,深入研究论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在制度机制方面的建设需求,该纳入国家层面的及时协调纳入,该纳入军队其他行业明确的及时协调明确,通过建立健全纵向衔接、横向到边的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发展法规制度体系,提升军队审计军民融合工作的层次水平。
(二)在拓展融合审计方式上求突破。当前,军民融合已经在参战力量、武器装备、阵地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迈出了步子。军队审计,需要加快研究如何利用地方政府审计力量、有资质的私人审计机构,对军队非涉密、非核心的审计任务进行审计,加快推开依托地方独立审、军地联合审的方法路子,将大量节约的军队审计人力资源,放在最核心、最关键、最紧迫的审计任务上,整体提升军队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在创新融合审计手段上求突破。升级改造远程审计系统,能够对各项审计内容的各个环节、各种手续进行跟踪记录和建档,能够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记录和备案,能够与国家审计系统进行对有条件地对接互动,可以辅助审计人员进行快速审计,作为军队各单位必须安装的信息系统进行部署,最大限度地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转化为军队审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动力。
(四)在深化人才融合培养上求突破。军队审计转型发展,必须高度重视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目前,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体系更加完善,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训质量不断提升。军队审计机构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出国培训、到地方院校培训、到地方审计机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需要走开聘用地方专家骨干进行审计的力度,切实形成梯次衔接、人岗相适、骨干充足、整体过硬的人才格局,不断把军队审计事业推向前进,不断开创军队审计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