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俊儒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飓风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及金融秩序造成了难以想象的重创,时至今日,十年过去,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影响着当前的世界经济走向。我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也没能独善其身。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发展直接决定了世界经济的走向。但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上升势头,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战略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控制物价上涨速度,是我国目前面对的难题。本文将分析十年后的2018年,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以及提出几点建议对策。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地位
20世纪90年代末,依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经济实现了质的腾飞,从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世界脱颖而出。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本身,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这一时刻奠定了中国在世界贸易舞台的重要地位,而中国也不辱使命,以身作则的带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世界第一,是当之无愧地世界第一出口国,“世界工厂”地美誉已经被中国牢牢地握在手中。而在2013年,我国倡导并引领了“一带一路”战略,依靠中国与多国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共同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有数据显示,在2015年,仅中国国企在相关国家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总金额达178.3亿美元,同比增长42.6%;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45%。中国不再是三十年前只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国家,而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风向标,领头羊,能让世界人民都富起来的中坚力量。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影响
美国在2002-2005年时,住房建设支出增长迅速,这一现象是由2001年美联储在经济衰退期间采取了降级利率的货币政策所导致。低利率让无数的投机者开始购买新住房。但当人们减少关注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而是集中关注资产价格变化的预期时,泡沫就形成了。到2006年,投机性泡沫开始破灭,新建住宅和房屋的价格急剧下降。在宏观来看,这一影响也导致了投资支出和国民总需求的下降(或极为缓慢的增长)。而这一泡沫破灭引起的蝴蝶效应还在继续,因为房屋价值的缩水,抵押贷款违约的借款人大大增加,这无疑给金融机构带来重创。金融危机就此产生。金融系统的乏力导致信贷紧缩,无数的家庭企业无法借款筹措资金来满足他们的支出需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具有两层层含义: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系统在遭受突发性打击状况下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波及了大部分乃至全部的金融领域,影响了宏观经济正常态发展。而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从需求侧方面来看,金融危机影响到的国家民众因为筹措资金的困难程度减少了消费支出行为,更减少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而同时,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贸易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他们的国内市场价格被大幅削弱,生产阶段的成本比中国更低,使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遭到削弱。
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金融危机造成了金融系统和投资者与消费者双方的信心缺失。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部分投资者对整个金融大环境缺乏投资信心,致使引进资金、技术等发展陷入胶着的状态,这一现象使投资者在市场招商、融资难度加大,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信心参与各项商业活动,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经济增长严重放缓,而企业投资削减是重要原因。
而其中,我国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深受影响,国外市场的不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外贸企业商品和服务的盈利能力。只能寄希望于将产品卖到国内的市场。但此时,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净出口急剧下降,作为我国GDP主要构成,严重影响了国民收人。而纵观国际市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使我国依赖进口的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升高(起因是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升高),导致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国内升高,影响力老百姓的生活。再者,金融危机导致美元贬值,进而导致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出口,增加了我国的进口,增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如何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经济全球化角度
中国持续较高的通货膨胀,必然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是货币在市场上流通性差,导致进一步的通货膨胀。那如何将通货膨胀的规模缩小,物价水平的上升速度减缓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增加市场上的商品供给,我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太重,而内需不足。我国应扩展更大的进口市场,进口更多的商品,来削减过大的贸易顺差。再者,商品的多样性及多量性,使企业会为了争取消费者通过降低价格等措施,进而增加了民众消费的积极性。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性增强,使我国的经济在“购买”和“投资”板块的比重增大,而这样的经济体在长期以来才能平稳健康的发展。一带一路的政策,会带动更多周边国家出口的积极性,将更多商品出售至中国这个欣欣向荣的市场。第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速发展企业创新,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三,在短期内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的方式,减少居民的储蓄率,鼓励居民将更多的财富用于消费,进而增强了我國市场货币流通性,稳定通货膨胀的趋势。最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掌握全球经济命脉,引领经济潮流,把控经济走向,让全球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在经济与市场的博弈中,中国应在竞争中需求合作,在合作中鼓励竞争,使全球经济势头持续上升,在长期以来,实现全球各国在经济领域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