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辜牺牲品陪衬下的残忍

2018-07-27 11:26王子朱娜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7期
关键词:牺牲品哈姆莱特

王子 朱娜

摘 要:通过分析哈姆莱特在复仇之路上造成的母亲、恋人和朋友死亡,从其对亲情、爱情、友情的态度上,阐述哈姆莱特的性格中残忍的一面,为人们更加全面的理解《哈姆莱特》丰富一种辨证的思路。

关键词:哈姆莱特;牺牲品;残忍

作者简介:朱娜(1987.10-),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1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传世名作,艺术手法让人叹为观止。很多人认为哈姆莱特表现了文艺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肯定其行动,却忽视哈姆莱特的残忍一面。

一、亲情的牺牲

在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中,受害最深的是王后乔特鲁德。斗争双方是她的丈夫和儿子。作为一个柔弱的女性,她在这一场权力争夺战中无能为力,最后成为儿子复仇路上的牺牲品。

从开始,哈姆莱特便对母亲充满敌意,并将这归因于母亲不守贞节。但细细追究,哈姆莱特时时表现对父亲的尊敬与爱戴,要为父报仇,但父亲都决定让上帝来惩罚他的母亲,哈姆莱特却违反父亲的意愿,不停地用尖刻的话来刺激侮辱母亲。这些话让人难以相信是出自儿子之口。哈姆萊特的伪善与残忍在他与母亲的关系方面表现无遗。

戏剧的最开始,哈姆莱特便对叔父充满敌意。当父亲的魂魄出现并告诉事情真相之后,其复仇行为便披上了正义的外衣。可哈姆莱特最终还是暴露了自己讨厌克叔父及对母亲的真正原因——王位。母亲的改嫁导致其无法获得王位。他不止一次将叔父和父亲进行对比,证明父亲的英明,叔父的无用。但从处理挪威一事中,可以看出克劳狄斯是有治国之才的,而且其治国之策是和平方式而不是以武力解决。从哈姆莱特对这两种治国之策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性格中崇尚武力、暴力的一面。

与哈姆莱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母亲的态度。不管儿子怎么对她,她依然深爱并关心着儿子。她袒护哈姆莱特的杀人之罪,最后还喝下了国王为哈姆莱特准备的毒酒。很难说这杯毒酒是王后无意识还是故意喝的。从戏剧的暗示中,可以推测王后明白这是毒酒。她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尽管儿子一直不领情。

王后乔特鲁丹是哈姆莱特复仇之路上的牺牲品,她对儿子的牺牲与儿子对母亲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性格中残忍邪恶的一面。

二、爱情的牺牲

奥菲利亚也是哈姆莱特复仇路上的牺牲品。在父兄的保护下,她的世界单纯美好,哈姆莱特却一步步将她逼入死亡。

奥菲利亚出生高贵,美丽漂亮,性格温顺。戏剧开始便谈到了她对爱情充满期待。在她眼里,哈姆莱特文武双全。但她对哈姆莱特的爱情却被父亲和国王利用,成为了国王与哈姆莱斗争的工具。面对奥菲利亚的打探,哈姆莱特装疯将奥菲利亚百般侮辱。奥菲利亚曾感叹说自己是一切妇女中最不幸的。她的世界在哈姆莱特的谩骂下已经从幸福转向不幸。

对奥菲利亚打击最大的是父亲的死亡。在她得知父亲被哈姆莱特杀死之后,奥菲利亚疯了。从奥菲利亚对国王说的疯言疯语中,可以推测奥菲利亚曾经失身于她所爱的那个人。天真善良的奥菲利亚在哈姆莱特的夺权斗争中溺水而亡。

哈姆莱特对奥菲利亚的残忍毁掉了奥菲利亚的爱情,他的夺权斗争更是毁掉了奥菲利亚的幸福家庭。他一步步地将奥菲利亚逼向了死亡的深渊。

三、友情的牺牲

在对朋友纪尔顿斯丹和罗林克兰兹的态度上,哈姆莱特更加表现了其性格中阴险残忍的一面。

纪尔顿斯丹和罗林克兰兹是两个普通的小人物,面对国王和王后的命令,他们只能服从。他们的出发点是关心哈姆莱特且对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争斗毫不知情。刚见面时,哈姆莱特便利用友情套出真相。其后更将他们视为国王的帮凶、咬人的毒蛇,认为他们背叛了友情,更残忍杀害这二人。叔父试图借英国国王之手杀死哈姆莱特。纪尔顿斯丹和罗林克兰兹出于友谊,陪同哈姆莱特去英国,最终成了替死鬼。哈姆莱特对此表示这二人是自讨苦吃,贱骨头不识相,认为朋友死有余辜,是他们自寻死路。

四、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哈姆莱特性格中残忍的一面。这也是莎士比亚塑造的真正的“人”的形象:既有光明的一面又有其阴暗的一面。对于哈姆莱特性格中阴暗面的分析,展现了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哈姆莱特》这一戏剧,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方法,为辨证的评价其主人公开拓了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四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李安定.两位悲剧女性陪衬下的残酷王子——哈姆莱特[J].戏剧文学第9期,2004.

[3]邱秉泽.论哈姆莱特形象的矛盾复杂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第3期,2004.

[4]田俊武,王成霞.哈姆莱特形象的另类审视——从人际交往看哈姆莱特人性中恶的一面[J].江汉大学学报第5期,2005.

猜你喜欢
牺牲品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视角下的《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中美贸易战 汽车成关税之争“牺牲品”
Why is April 1 a day to celebrate
对《高兴》主人公刘高兴的深层分析
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
道德的牺牲品:19世纪中后期英国护士的两次职业培训
欲望还是母亲的欲望?——拉康再论《哈姆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