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二红 冀萍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现在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经济利益,忽视了精神领域的进步,以至于出现一些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孔子德治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更好的引导人们以道德的标杆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让每个人都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从孔子德治思想产生的渊源出发,结合德治思想的内涵探讨德治与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和谐社会;孔子德治;社会问题;价值
一、孔子德治思想的提出
(一)孔子德治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在中国“德”这一概念产生的很早,殷商时期就有了关于道德伦理的文字记载。到了周代,西周政治家提出一系列宗法道德规范,使德成为维护宗法等级秩序,与宗教、政治融合的思想体系。
在商朝灭亡之后,周人认识到道德对政治的重要性,提出“以德配天”的思想。“以德配天”中的“德”,主要指统治者的道德品质,即君德、政德。认为天命不再是永恒的,商朝的灭亡,是因为统治者无德,倒行逆施,残暴的对待百姓,使人民极度愤怒,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最终导致灭亡。《尚书·尧典》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同时周代还提出“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等德治思想来维护其的统治地位。周人虽然明确提出“德治”,但德的内容并不明确,而德对政治的本质意义也没有确立,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但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家孔子“德治”思想的来源。孔子继承了西周“以德配天”的思想,大力推行德治。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证》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些都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内容。
(二)孔子德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活中春秋末年,这一时期我国奴隶制从解体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发展起来。在这一重大的变革时期,王室与公室内部,王室与公室之间,大国与小国,小国与小国之间,充斥着复杂矛盾的斗争关系,集中体现为诸侯之间的相互侵占和大国的争霸。经过近300多年的战乱和动荡,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如何实现大一统,在孔子看来就是要实行德政,以德治理,“夫善政则民说,民说则归之如流水”。因此,孔子的德治思想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当时治国统一天下的政治方略。
二、孔子德治思想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
对于德治而言,其基本精神和外在形式只有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付诸实践,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孔子非常重视德治手段和方法,他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道德领域与经济领域等多个角度论证了这个问题。
(一)克己复礼——统治者的率先垂范。
在孔子看来,作为调节社会和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手段,德治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共同遵循的准则。统治者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而被统治者要依礼而行。孔子认为,实现德治的最佳途径是“克己复礼”。德治还要求统治者率先端正自身的行为,为百姓做示范。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写道:“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則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统治者要做事认真,老百姓才会服从他的命令;统治者带头履行孝道,老百姓就会对他忠心;统治者重用人才,教导没有才能的人,老百姓才会彼此勉励。“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由此看来,孔子一直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领导作用。对于政治,孔子的定义是: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 颜渊》如果说统治者率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那么,百姓也会效仿,治理国家便不存在任何困难。这说明,孔子不仅强调统治者的表率作用,更加体现了其“内圣外王”的内涵。
(二)“使民以时”——必要的经济手段。
孔子尊重百姓的生命权和生存权。在统治方法上便是采取一定的经济保护措施,确保百姓最低限度的生活。他本着仁爱精神,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不在农忙时扰民,以确保境内之民有充足的时间播种、除草和收割,首先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在经济政策方面,除了兴修土木、徭役避开农时外,孔子的德治还要求统治者轻征薄敛,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此外,孔子提倡先富后教。设想在保证老百姓丰年得以温饱,凶年不至饿死,幼有所养、老有所赡的前提下,实施教育,督之向善。
(三)礼乐教化——德治的必要手段和有力保障。
礼乐教化是德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思想也同样适用于孔子。孔子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作用,得出了“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的结论。无论对于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而言,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反映出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与教育思想的密切联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分等级、贫富和地域广收门徒。据《论语》记载: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不难看出,在孔子这里,无论是收授门徒的普遍性还是教育内容的伦理侧重都是为德治服务的——前者适应德治的普适性,后者立足于德治的舆论导向作用。
三、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转型,许多社会问题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例如社会观念的怀疑与否定、社会规范约束力降低、社会秩序紊乱无序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主要是由于是社会变迁发展及问题的综合反映。
(一)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利益分配失衡、贫富两极分化。我们知道,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收入差距过大,说明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矛盾和危机高发期。目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可能逐步降低,有些人甚至会作出不良的行为。当前某些官员及个人,利用自己的权利,进行权钱交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在货币的驱使下,一些人把忠贞变成背叛,把愚蠢变成明智,把恶行变成德行。这些都对道德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当旧的信仰体系遭受重创,新的更高品质的信仰尚未建立,导致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
(二)道德法制化进程缓慢。
长期以来,道德建设过于依赖道德教育,但实际上道德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那些违反道德规范的公民中,不缺少道德知识丰富者。所以,道德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层面,要立足于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特别是在“以德治国”这样的背景下,更应加强法制建设,确保道德建设从制度上得到贯彻和落实。
(三)道德教育缺位。
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德”字重中之重,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道德教育的地位受到了扭曲。一些德育工作者,他们并没有亲力亲为,做好“领袖”、“先锋”,空泛的说教和自己行为形成了巨大反差,常常是口头上强调道德教育,而实际操作中并不注重;为了应付各类检查而搞突击建设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使得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很大,可以想象,德育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在教育手段上,仍旧是“八股文”式的教育,参照书本、机械灌输,这使道德教育的作用难以发挥,还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四)个人欲望的增加。
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使人们的个人欲望极度膨胀,在涂尔干的分析中指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人们的欲望超出了自己本身的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这样会长期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是涂尔干在他的《自杀论》一书中提到的示范型的自杀类型的社会原因。在道德行为选择过程中,为了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欲望而忽略社会责任感、忽视道德准则,导致了道德的约束力下降。
四、孔子德治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本质属性。孔子的德治思想,作为我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教化,重树社会主义道德观。
家与国、个人与民族、个人与社会的命运和利益息息相关 ,而人生的目标建立在关爱国家、关爱民族 、关爱社会基础上。当今在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中,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基础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作为一个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的过程,道德教化的程度决定了人的道德修养的高度。我们只有立足简单、细微的基础积累,才可能成就高远的人生追求和道德目标,将自己的人生打造成道德的一生,在这种实践和奉献中彰显道德的魅力。
(二)以德治吏,加强“官德”建设。
以德治国,群众是主体,领导是主导。为官当政者要亲民爱民,在选贤任能方面要德才兼备。孟子曾提出“诸侯有德,能保其国;天子有德,能保天下”。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领导干部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决定了他们是否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加强官德建设,有助于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有助于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有助于改良社会风气。当前加强官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吸收和弘扬全世界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经过时代的改造,使它成为领导干部的为官标准。2.加强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修养。做任何事情要从百姓出发,想民所民,急民所急。3.完善群众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要言行一致,他们的威信要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群众的监督中竖立起来,通过群众监督,使领导干部的工作更加真实、民主。
(三)德主刑辅,德法相结合。
既尚德、又尚法,是儒家的治国之方。然而,传统的德治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过于的宣扬德大与法,德重轻法,必然会陷于“人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德治虽然不同于法治,但他的地位和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才能确保社会和谐有序。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需要法制作为重要保证,“依法治国”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道德是软约 束,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是靠人的内在修养,它能把客观社会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使人在无人监督、无人要求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信仰,抑恶扬善,促进社会的和谐。
总之,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 需要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关系。确立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为基础的基本方略,正确地处理好各种关系, 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