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芹
小学生往往想象力丰富,对图画、色彩有较强的感知力,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往往会有很多插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指导学生尝试进行图文转换,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审美能力。
一、补白想象,语意创新
要指导学生展开图文转换,就要先鼓励学生观赏图片,并展开丰富想象,尝试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和画面中的内容有关。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展开联想,思考有哪些内容是图片中出现了但课文中没有展现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有创意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其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促进。
《黄果树瀑布》一文的篇首有一幅插图展现了黄果树瀑布壮美的画面,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文章的内容对照插图,说说这幅画具体对应课文中的哪些文字的画面。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其他展现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让学生更形象感知课文的内容。课文的插图并未能很好体现“上面折为三叠”的画面,若教师能找到更为贴切的插图,则能让学生对文本所展现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影响。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尝试用更具有新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体现黄果树瀑布壮美的情形。如有学生在观看图片后尝试描绘自己看到的场景:“在阳光的照射下,瀑布就好像是钢厂炼钢炉中泻下的铁水一般,放射出一道道光芒。”还有学生尝试创作:“瀑布是如此晶莹剔透,就好像一块瑰丽的巨大水晶,唯一不同是水晶一成不变,而瀑布的水流是会变化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语出惊人,用了不少形象新颖的比喻,对课文如何描写瀑布有所感悟,更学着自己描绘瀑布的场景。
著名学者康德提出了想象力理论,认为想象力不是凭空出现的,必须以先前的经验和感性材料作为现象力产生的必要条件。插图正是一种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感性材料,能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令学生积极创新,对所阅读的文本也能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主题拓展,融入生活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插图促使学生提高想象能力,令观察力更加敏锐,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主题拓展,从插图中寻找和生活有关的内容,展开联想,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课文《爱如茉莉》配有精美的插图,画面上一名女子躺在病床上,旁边有一个少女手捧茉莉,而病床边趴着一个疲惫的男子。这幅画面很好地展现了课文中的一个情节,爸爸因为照顾妈妈而累得睡在了床沿边,而少女手中的茉莉花则展现了文章的主题“爱如茉莉”。教师可以利用这幅插图引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在生活中是否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场景,当家人生病时,家中的其他人会如何照顾呢?你认为这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联系了自己的生活,感受到了文章中的亲情。如有学生提出:“妈妈不肯告诉爸爸自己患病的消息,这是因为妈妈怕爸爸担心。而爸爸没有吃买的饺子,而是直奔医院,还不眠不休地待在病床边,则说明爸爸担心妈妈。这就是亲情的伟大,这一心为了对方考虑而忘了自己的情感。”由于有插图帮助,所以学生能更好感受到隐藏在文字中的深厚情感,体会到亲情的偉大。教师下一步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自己生活中和亲情有关的画面,并尝试带有情感地描述绘画的内容,以促使学生有更深切的感受。
三、延伸课外,提升审美
学者吕叔湘提出语文学习只有三分是得益于课内的,有七分得益于课外。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拓展阅读。不少文学作品中都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如果单靠语言理解这些人物,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若能利用插图,学生的理解能力能有效提高。
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后,学生对林冲的英勇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水浒传》中的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产生了阅读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将阅读延伸到课外,提升审美能力。教师首先展现《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的插图,而后展现《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人物的画像,让学生尝试猜一下这些人物都是谁,自己是否知道与之有关的故事。随后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画像,尝试进行拓展阅读,品味《水浒传》中展现该人物形象的片段,并尝试用三言两语描绘自己看到的内容,用题画诗、题画文的形式展现出来,表达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感受。如有学生对李逵的画像题写了如下内容:“这个皮肤黝黑、满脸胡须的大汉就是李逵,他有‘黑旋风的美名。我最喜欢李逵杀虎的故事。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便一气之下杀了四只老虎。原来这样一个鲁莽之人也是一个大孝子。”这样的练习能促使学生更好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故事性较强且有丰富插图的书籍,让学生利用图片感受立体性的人物形象。通过图文转换,学生能更深切感受到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了解社会和人情百态。(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东坎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