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潮流,马林山
(1.合肥学院 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学院 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601)
响应式布局[1]是由WebApp开发研究发展而来的一种网页布局解决方案,其目的是兼容多种终端的不同屏宽尺寸、像素比以及屏幕的旋转取向,动态调整页面布局(元素位置和大小),选择性地显示页面内容,达到最佳视觉展示效果。众所周知,网页布局外在表现为版块的形式美感,内在表现为结构的技术模式,外在版块的整体美感带来的用户体验[2]最终依赖于内在结构技术模式的实现。合理的网页布局体现的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协调和均衡,能够以清晰愉悦的视觉导向告知访问者站点的主题聚焦,方便用户快速而高效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将数据信息传递给搜索引擎爬行。毫无疑问,响应式布局就是通过技术优化[3]来实现网页跨终端适应性以及数据搜索引擎优化的可读性,赋予用户舒适的整体美感和良好的阅读体验。
网页布局是网页设计中的核心环节。以PC机为终端的网页布局往往采用“国”字型、“匡”字型等版块形式,内在架构普遍采用DIV+CSS2技术模式。而DIV+CSS2是基于盒状模型的网页布局解决方案,全程依赖于display、position和 float等属性的设置,网页宽度是一种可量取、可控制,以像素为度量单位的固定布局方案。当分辨率为800px×600px时,网页宽度约定为778px以内,高度由布局和内容决定;而当分辨率为1024px×768px时,网页宽度控制为1002px以内,高度控制在612~615px之间,以避免出现滚动条。然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应用,用户上网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智能手机和iPad一类的平板设备来浏览页面。移动终端设备分辨率千差万别,分辨率极小值为320px,极大值已达2560px,甚至更高。以PC机为基准的固定布局式网页一旦迁移到移动终端时,往往出现页面杂乱不堪,造成用户阅读困难,难以聚焦信息内容。由此可见,基于传统的网页布局无法兼容和感知移动终端的视口尺寸[4]和旋转取向,违背了移动互联用户无障碍获取信息的初衷。
针对移动用户体验不足的问题,一些资金和技术雄厚的门户网站,使用自适应布局[5-6]技术为移动设备量身定制多个网页版本,解决了在分辨率不同的设备上如何显示相同页面的问题,但由此出现了多版本的维护成本剧增和网站多入口(portal)的架构设计难度以及小屏幕上查看内容太多时的拥挤现象。于是,“一次设计,普遍适用”的“响应式布局”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网页设计师和专家学者的狂热式追捧和扩散式关注。与此同时,以谷歌为代表的浏览器厂商纷纷加入响应式布局技术的开发行列,加速响应式布局概念的拓展和延伸,融合了自适应布局和流体布局[7]的理念,迭代出弹性布局[8]理念,而且涵盖内容更多,增加了响应式图片[9]和响应式文字等响应式内容。作为新一代的跨平台技术的HTML 5集成了响应式布局理念,很好地解决了移动设备屏宽的“自动设别”和网页布局的智能调整以及搜索引擎的精确抓取。辅助 CSS3技术支持的Web应用实现了网页在不同终端之间的自由切换和平滑过渡[10],为移动用户提供了舒适的呈现界面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融合jQuery技术支持的Web元素很好地实现本地人机交互功能,加强了响应式布局网页的用户体验。
以期能在“开放Web平台”的互联网应用领域,为桌面和移动平台带来无缝衔接的统一标准,万维网联盟(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历经8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在2014年10月29日完成并发布HTML5标准规范。HTML 5标准广义上是三种技术组合的网络应用标准集:涵盖HTML5、CSS3和JavaScript,使得“丰富性网络应用服务”不再依赖于浏览器的插件支持。
HTML5是紧随HTML4.01之后的升级版,但不局限于HTML规范的简单升级,而是一次重要的功能突破。HTML5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将HTML技术从单纯的标记语言转变为全新的Web应用开发框架和平台,着力解决当下Web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与前一版本HTML4相比,HTML5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良好的语义特性[11],新增了一些与页眉、页脚、导航、内容区块等有关的文档结构元素,从而使得网页布局无需CSS的支持。语义化结构元素的使用也可使得网页整体结构更加直观和清晰明确。经典的圣杯布局[12]经过HTML5技术重构后,其文档结构语义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