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种植方式对稻田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句容戴庄为例

2018-07-27 11:53:38席运官陈秋会张纪兵肖兴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节肢动物稻田群落

王 磊, 李 刚, 席运官①, 陈秋会, 李 妍, 田 伟, 张 弛, 李 鹏, 杨 豪, 张纪兵, 肖兴基

(1.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42; 2.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3.句容市天王镇农业服务中心, 江苏 镇江 212400)

持续的集约化农业生产降低农田动物多样性、破坏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现象自20世纪开始显现[1-3]。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农业产出、食品安全、经济回报及全球多样性贡献等紧密相连,日益受到广泛重视[3-4]。有机耕作方式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5]。随着有机农业耕作方式对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作用日益凸显,国内外学者针对有机耕作方式下面源污染控制[6]、土壤质量保护[7-8]等生态环境效益,特别是在提高动物多样性方面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9-10]。

据2017年国际有机农业联盟(IFOAM)统计,2015年世界有机水稻面积已达23.3万hm2,较2004年增加18%以上[6]。稻田是陆地上受人为干扰最大的间歇性人工湿地,也是最重要的内陆淡水生态系统。针对稻田生态系统农田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土壤、水体、气候条件以及耕作方式等对动物群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1]。例如,袁伟等[12]对长江农场有机稻田害虫和天敌的群落结构和时间动态进行研究,发现有机稻田通过生物防治以及水稻与绿肥轮作方式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害虫和天敌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王长永等[13]对江苏南部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动态进行研究发现,杀虫剂的应用反而促使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提高,害虫群落稳定性增加。虽然近年来有机耕作稻田对农田节肢动物、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已有报道[14-15],但对有机稻田生态系统动物多样性的系统报道还较少,而且以往研究主要针对旱作系统,有关有机稻田生态系统的报道[16]较少。

为阐述有机耕作方式对稻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功能,笔者对有机稻田与常规稻田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丰富度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和比较,以揭示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对江苏句容戴庄村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稻田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比较。戴庄村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水时间为117 d,年平均降水量为1 106 mm,相对湿度为76%,年无霜期为237 d,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年平均温度为15.4 ℃,年极端气温最高为39.7 ℃,最低为-13.1 ℃。有机基地自2006年开始开展有机农业生产,土壤pH值为6.1~6.5,有机水稻面积为266.7 hm2,常规水稻面积为333.3 hm2,有机稻田采用水稻-紫云英轮作方式,采用植物源农药和人工释放赤眼蜂方式控制病虫草害。常规稻田采用水稻-小麦轮作方式,土壤pH值为5.1~6.0,采用化学农药控制病虫草害。该区域传统的有机水稻具体农艺措施见表1。

表1有机与常规农艺措施

Table1Theagronomicmeasuresappliedinorganicandconventionalpaddyfields

处理轮作模式施肥病虫害防治 有机水稻-紫云英7 500 kg·hm-2醋糟有机肥,22 500 kg·hm-2红花草(底肥),750 kg·hm-2米糠(追肥)采用秸秆醋、米醋液防治草害。病虫防治分3次:第1次防治药剂为鱼藤酮、苦参碱水剂,以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幼虫为主,并防治恶苗病和稻瘟病;第2次防治药剂为藜芦碱、苦参碱乳油,防治二化螟及其幼虫、稻飞虱、纹枯病;第3次防治药剂为除虫菊素、藜芦碱、苦参碱乳油等,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等。用量根据指导用量 常规水稻-小麦450 kg·hm-2复合肥(基肥),430 kg·hm-2尿素(追肥)稻季主要采用甲维盐、毒死蜱和苏云金杆菌等,麦季主要采用三唑酮和阿维菌素乳油等。用药主要根据当地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预报确定

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和以往研究结果[14-15],动物丰度峰值通常出现在水稻移栽50~60 d时,分别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和2017年7月进行调查。按每0.067~0.1 hm2设为1个样点,采样点数不少于6个,每个样点均在田埂旁沟渠(灌溉、排水)100 cm(宽)×100 cm(长)×20 cm(深)样方内采样。将索伯网(孔径为420 μm)放在平整的稻田土壤上,采集采样框内的底泥与水置于网内,采用手捡法进行现场鉴定及计数。对于飞行性昆虫,采用网捕法(网口直径为28 cm,网深为71 cm,250 μm孔径尼龙网纱),样点5 m×5 m范围捕捉昆虫。采用目测法确定水面(100 cm×100 cm)上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及个体数,对于未知物种,用体积分数φ=75%的乙醇固定后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

1.2 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的计算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用以反映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用来评价物种群落多样性,其值越大,表明物种群落多样性越高;Pielou均匀度指数(J)用来反映物种个体相对丰富度;当群落物种丰富度相似时,Simpson多样性指数(D)用来从均匀度角度反映群落多样性差异。

d=(S-1)/lnN。

(1)

式(1)中,S为动物总类群数;N为群落总个体数。

(2)

式(2)中,Pi为某物种个体数占总个体数比例。

(3)

D=1-∑(Ni/N)2。

(4)

式(4)中,Ni为i物种个体数;N=ΣNi,表示所属类群中所有物种个体数之和。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落组成与数量

通过2013、2015和2017年的调查取样,有机种植和常规种植稻田中软体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节肢动物等物种组成和动物个体数见表2~3。

表2有机稻田与常规稻田大型动物个体数

Table2Numberofmacro-faunainorganicandconventionalpaddyfields

类型 纲 目 物种2013年2015年2017年 有机常规 有机常规有机常规 软体动物腹足纲栉鳃目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58±17.6040±10.0057±7.20 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47±14.7036±17.8055±16.10 柄眼目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8±5.218±4.65±3.610±5.06±4.611±4.0 薄球蜗牛(Fruticicola ravida)22±9.521±6.636±3.655±19.08±2.630±9.8 灰尖巴蜗牛(Acusta ravida)28±5.336±11.820±2.010±4.415±13.97±6.2 环节动物蛭纲无吻蛭目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a)4±1.72±1.7001±1.00 寡毛纲近孔寡毛目水丝蚓(Limnodrilus sp.)58±13.934±5.630±8.95±4.622±14.44±4.0 陆引目环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3±2.00001±1.00 两栖动物两栖纲无尾目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5±2.00001±1.00 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 plancyi)2±1.00001±00 泽蛙(Rana limnocharis)23±6.6021±8.56±4.628±14.99±3.6 鱼类鱼纲鲤形目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14±7.9010±6.21±1.06±4.60 白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4±1.004±1.701±1.00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2±2.61±1.001±1.04±5.30 合鳃鱼目黄鳝(Monopterus albus)1±1.00001±1.00 合计279±50.0112±2.6202±33.788±20.8207±74.277±11.2

调查发现有机稻田动物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5)。2013、2015和2017年3 a累计发现有机稻田中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哺乳动物等共10纲28目130种,其中,节肢动物4纲15目106种(占发现动物总种数的81.5%),其他动物6纲13目24种(占18.5%)。相比之下,常规稻田中调查发现的动物共8纲13目27种,其中,节肢动物3纲9目22种(占发现常规稻田动物总种数的81.5%),其他动物5纲4目5种(占发现常规稻田动物总种数的18.5%)。有机稻田软体动物由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hinensis)、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ahayensis)、野蛞蝓(Agriolimaxagrestis)、薄球蜗牛(Fruticicolaravida)和灰尖巴蜗牛(Acustaravida)5种类群组成,而常规稻田由野蛞蝓、薄球蜗牛和灰尖巴蜗牛3种类群组成。其中,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为有机稻田软体动物的优势类群,而薄球蜗牛为常规稻田的优势类群。对于环节动物,有机稻田有日本医蛭(Hirudonipponia)、水丝蚓(Limnodrilussp.)、环毛蚓(Pheretimatschiliensis)3个类群,常规稻田有日本医蛭、水丝蚓2个类群,2种稻田优势物种均为水丝蚓。

表3有机稻田与常规稻田节肢动物个体数

Table3Numberofarthropodinorganicandconventionalpaddyfields

目物种2013年2015年2017年 有机常规 有机常规 有机常规半翅目稻棘缘蝽(Cletus punctiger)5±4.402±1.001±1.00 大稻缘蝽(Leptocorisa acuta)2±1.00001±1.00 点蜂蛛缘蝽(Riptortus clavatus)1±1.000000 稻绿蝽(Nezara viridula)2±2.000000 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1±1.01±1.0002±1.00 某种缘蝽(Coreidae sp.)1±000000 某种缘蝽(Coreidae sp.)2±2.001±0000 某种缘蝽(Coreidae sp.)1±1.000000 大黾蝽(Aquarius elongatus)5±3.608±3.2027±13.28±5.2 某种黾蝽(Gerris sp.)4±3.001±1.001±1.00 仰蝽(Notonectidae sp.)1±1.000000 划蝽(Corixidae sp.)002±1.04±2.000 潜蝽(Naucoridae sp.)56±30.5036±11.8040±14.10 膜翅目叶峰(Tenthredinidae sp.)5±3.001±002±1.00 姬蜂(Ichneunmonidae sp.)1±1.00001±1.00 金小蜂(Nasonia sp.)3±3.50002±2.60 白尾灰蜻(Orthetrum albistylum)8±5.31±1.02±1.003±2.60 熊峰(Bombus sp.)1±1.001±0000 黄脚胡蜂(Vespa velutina)3±2.601±003±2.60 鳞翅目豹蛱蝶(Argynnis sp.)1±1.70001±1.00 黄钩蛱蝶(Polygonia c-aureum)1±1.00001±1.00 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16±11.400000 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18±6.1016±6.02±1.020±7.23±1.0猫蛱蝶(Timelaea maculata)2±2.601±003±3.50 青凤蝶(Graphium sarpedon)2±1.701±002±1.70 黄斑弄蝶(Ampittia dioscorides)6±3.607±4.605±3.00 长尾麝凤蝶(Byasa impediens)1±1.000000 枯叶蛾(Lasiocampidae sp.)1±000000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4±2.602±1.005±3.00 野螟蛾(Pyralidae sp.)1±1.000000 夜蛾(Noctuidae sp.)3±3.500000 红缘灯蛾(Aloa lactinea)01±0.60000 美眼蛱蝶(Junonia almana)01±1.00000 尺蛾(Geometridae sp.)001±1.0000 褐边绿刺蛾(Latoia consocia)0028±10.4000 蜻蜓目杯斑小蟌(Agriocnemis femina)15±6.202±1.006±5.30 褐斑异痣蟌(Ischnura senegalensis)12±7.5012±2.6010±8.00 黑脊蟌(Coenagrion calamorum)5±5.602±2.006±4.60 某种蟌(Coenagrionidae sp.)2±1.702±1.701±1.00 某种蟌(Coenagrionidae sp.)3±3.501±001±1.00 某种蟌(Coenagrionidae sp.)2±1.001±1.001±1.00 某种蟌(Coenagrionidae sp.)1±1.00002±1.70 某种蟌(Coenagrionidae sp.)2±1.70001±1.00 某种蟌(Coenagrionidae sp.)1±1.70001±1.00 玉带蜻(Pseudothemis zonata)1±1.000016±6.00 碧伟蜓(Anaxparthenope julius)3±3.601±1.002±2.00 大团扇春蜓(Sinictinogomphus clavatus)1±1.001±1.001±1.00 黄蜻(Pantala flavescens)52±10.802±1.0045±22.913±8.2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86±13.1047±13.02±1.050±13.22±1.0异色灰蜻(Orthetrum melania)2±2.606±3.601±1.00 锥腹蜻(Acisoma panorpoides)6±4.002±1.001±1.00 黑翅丽蜻(Rhyothemis fuliginosa)1±1.001±1.0000 霸王叶春蜓(Ictinogomphus pertinax)00001±1.00 直翅目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1±000000

续表3Table3(Continued)

目物种2013年2015年2017年 有机常规 有机常规 有机常规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1±1.00001±1.00 癞蝗(Pamphagidae sp.)1±1.000000 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8±6.00001±1.00 黄斑黑蟋蟀(Gryllus bimaculatus)3±2.002±1.0000菱蝗(Tetrigidae sp.)2±2.000000 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2±1.006±3.6000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8±5.600025±4.46±6.1 双翅目大蚊(Tipulidae sp.)2±1.00001±1.00 黄虻(Atylotus sp.)3±2.62±0.62±1.002±1.00 家蝇(Musca domestica)4±4.402±1.003±2.60 食蚜蝇(Scaeva pyrastri)5±6.11±1.08±2.604±3.50 摇蚊(Chironomidae sp.)43±10.88±6.68±6.0013±3.64±4.4黑尾黑麻蝇(Helicophagella melanu-ra)3±1.704±4.402±2.00 丽蝇(Calliphoridae sp.)2±1.001±1.001±1.00 毛蚊(Bibio sp.)2±1.04±2.00000 同翅目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12±9.2010±3.008±6.00 黑尾叶蝉(Nephotettix bipunctatus)4±3.501±1.002±1.70 华凹大叶蝉(Bothrogonia sinica)2±1.701±001±1.00 蜉蝣目某种短丝蜉(Siphlonuridae sp.)5±6.101±001±1.00 某种四节蜉(Baetidae sp.)6±7.002±2.001±00 鞘翅目虎甲(Cicindelidae sp.)1±1.000000 卷叶象甲(Attelabidae sp.)2±1.000000 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8±7.902±1.706±4.60 龙虱(Dytiscidae sp.)5±5.201±1.005±4.40 某种叶甲(Chrysomelidae sp.)2±1.001±1.001±00 某种叶甲(Chrysomelidae sp.)1±00001±1.00 某种叶甲(Chrysomelidae sp.)3±2.601±1.0000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1±00001±1.00 象甲(Curculionidae sp.)1±001±1.0000 四星瓢虫(Hyperaspis repensis)2±2.602±1.001±1.00 黄足黄守瓜(Aulacophora indica)6±4.602±1.003±3.50 黄足黑守瓜(Aulacophora lewisii)5±3.50001±1.00 黑足黑守瓜(Aulacophora nigripen-nis)2±2.00001±1.00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1±1.005±2.601±1.00 某种潜叶甲(Podagricomela sp.)1±1.00001±1.00 豆蓝丽金龟(Popillia indgigonacea)01±1.00000 广翅目中华斑鱼蛉(Neochauliodes sinensis)1±1.001±1.0000 蜚蠊目中华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1±1.000000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3±3.60001±1.00 脉翅目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2±1.000000 等足目光滑鼠妇(Porcellio laevis)6±4.0050±20.7012±9.50 鲎虫(Apus sp.)16±5.608±2.606±3.60 南京丰年虫(Chirocephalus nankinensis)36±19.7040±26.5032±24.60 十足目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39±17.7033±10.12±1.028±6.90 某种华溪蟹(Sinopotamon sp.)1±1.000000 米虾(Atyoidae sp.)16±6.08±5.66±5.3010±7.00 蜘蛛目某种狼蛛(Lycosidae sp.)5±5.20001±1.00 球蛛(Theridiidae sp.)1±1.000000 某种水狼蛛(Pirata sp.)3±3.556±17.8020±4.41±011±6.0某种水狼蛛(Pirata sp.)3±2.050±13.5023±13.51±021±9.5某种水狼蛛(Pirata sp.)2±1.030±9.213±7.510±5.31±1.011±3.6跳蛛(Salticidae sp.)3±1.702±2.001±1.00 肖蛸(Tetragnathidae sp.)3±2.01±1.05±3.01±1.02±2.60 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4±1.72±2.65±3.601±1.10 某种园蛛(Araneidae sp.)1±1.000000 合计659±210.0167±53.4417±111.464±25.4451±166.479±13.1

泽蛙(Rananigromaculata)是有机稻田与常规稻田的优势物种,但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a)、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plancyi)只在有机稻田中发现。有机稻田中鱼类不仅种类多,而且种群数量也相对较大。调查中发现有机稻田中有光唇鱼(Acrossocheilusfasciatus)、白条(Hemiculterleucisculus)、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和黄鳝(Monopterusalbus)4类;而常规稻田仅见泥鳅1类。

表3显示,2013、2015和2017年有机和常规稻田动物物种数分别为102、15,61、8,74、9种,有机种植方式下物种数显著高于常规种植方式(P<0.01)。3 a调查共发现有机稻田中节肢动物有106个类群,常规稻田节肢动物由22个类群组成。有机稻田节肢动物主要包括半翅目、膜翅目、鳞翅目、蜻蜓目、直翅目、双翅目、同翅目、蜉蝣目、鞘翅目、广翅目、蜚蠊目、脉翅目、等足目、十足目和蜘蛛目等种类,具有较高的均一性,而常规稻田节肢动物优势物种为蜘蛛目种类。

2.2 有机与常规稻田动物群落主要类群的多样性分析

图1显示,有机稻田鱼类、两栖动物和节肢动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1),丰富度指数以有机稻田节肢动物为最大(18.19),以常规稻田鱼纲和两栖类为最小(均为0)。而对于Simpson多样性指数,有机稻田环节动物(2013、2017年)、两栖类和鱼类群落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1),以有机稻田节肢动物为最大(0.97),以常规稻田鱼类和两栖动物为最小(均为0)。有机稻田鱼类、两栖动物和节肢动物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1),均匀度指数以有机稻田鱼类为最大(1.05)。而对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有机与常规稻田没有显著差异,其中,也以有机稻田节肢动物为最大(4.76)。

图1 有机与常规稻田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Fig.1 The community diversity of animals i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paddy fields

3 讨论

有机稻田中动物有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共10纲28目130种。相比之下,常规稻田中动物共8纲13目27种。有机种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动物多样性随人为干扰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有机稻田中鱼类、两栖类、节肢动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 0.01),这可能是由于有机稻田采用物理和生物农药防治方式控制病虫害和田间杂草,而常规稻田采用化学农药方式控制病虫害,从而造成两者动物群落,特别是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环节动物等多样性差异明显[9-10]。BENGTSSON等[17]统计发现,有机农业对动物物种丰富度的提高主要集中于鸟类和节肢动物。除了有机稻田节肢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外,笔者也发现有机稻田中鸟类,包括鹤形目〔白鹭(Egrettagarzetta)、苍鹭(Ardeacinerea)〕、雀形目〔喜鹊(Cyanopicacyanus)、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乌鸫(Turdusmerula)、麻雀(Passermontanus)〕、鸽形目〔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出现频次显著高于常规稻田。考虑到鸟类的迁移习性,最终未将其列入统计中。另外,以往研究往往集中在旱田[18],所以除了节肢动物和鸟类外,笔者也发现有机稻田鱼类、两栖动物等在物种总数上以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上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1)。这主要是由于水田以及有机种植方式禁用化学农药,为鱼类和两栖动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境。另外,与物种丰富度[19]相比,群落均匀度[9]大小对于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更重要。笔者调查中有机稻田鱼类、两栖类、节肢动物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1);Simpson多样性指数能够从均匀度角度反映群落多样性差异,有机稻田环节动物(2013、2017年)、两栖类和鱼类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1):这表明有机种植方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保护作用均显著高于常规种植方式。有机与常规处理不仅在动物个体数量上年际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多样性指数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动物群落结构在水稻移栽50~60 d时存在相对稳定性,这对于稻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4-15]。

笔者调查发现有机稻田与常规稻田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为节肢动物,对动物群落特征起主要作用。笔者未对昆虫种群的季节性变化进行研究,江苏地区多数昆虫通常于6月变为成虫,其他月份过热或过冷,都不利于其繁衍和生长[10],因此只对群落多样性最高的月份进行调查与监测。节肢动物多样性变化可能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较大:(1)植物群落的盖度、种类和凋落物的差异都可导致动物栖息环境和食源改变,从而影响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机稻田注重田埂杂草的培育,以达到控制水稻害虫的目的。万年峰等[20]研究发现,稻田田埂保留杂草,能增加稻飞虱天敌的丰富度和数量,稻飞虱数量可减少35.3%。田埂杂草会增加其捕食性天敌食虫沟瘤蛛(Ummeliatainsecticeps)、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um)、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和拟环纹狼蛛(Lycosapseudoamulata)等物种多样性。对戴庄稻田的调查发现相比于常规稻田,有机稻田中蜘蛛目物种多样性明显要高,因此有机稻田田埂保留杂草可能是其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2)有机稻田的保育性培肥提高了土壤肥力,可能是导致节肢动物多样性增加的另一重要原因。土壤表层动植物残体和腐殖质丰富,给动物繁殖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食物来源较为丰富的生境。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年际动物多样性调查,与常规种植方式相比,有机水稻种植方式能显著提高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从而有效保护和改善稻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关于有机农业基地的建设,建议结合“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理念,增加林、灌、草、湖等的构建,为多物种提供栖息条件,形成丰富的食物网,进一步增加田边植物、作物多样性以及种植蜜源植物、储蓄植物和栖境植物等,进而提高天敌的生境修复能力。另外,建议加强有机农业基地的建设与布局,提升有机农业基地作为动物迁徙的生态廊道作用,提高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性。

致谢: 感谢句容市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顾问赵亚夫先生对田间试验的指导与帮助,感谢周泽江老师对英文摘要的修改润色。

猜你喜欢
节肢动物稻田群落
三眼巨虾化石揭示节肢动物演化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3-19 19:01:03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稻田摸鱼记
蝉为什么会蜕皮
“共享稻田”助力 收获多种“果实”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古老的节肢动物
贵阳学院不同植被上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