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傩雕技艺 存一方文脉

2018-07-27 02:27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8年23期
关键词:屯堡安顺市安顺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汪枭枭

傩面具是安顺屯堡地戏的核心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傩雕已发展成为安顺的支柱性文化产业,从事傩雕技艺的民间艺人达上千人。然而在产业繁荣的背后,地戏文化的传承也应引起重视。

5月31日,记者走进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屯堡傩雕文化博物馆,馆内形态各异的安顺地戏面具——仡佬族、苗族、彝族等民族的傩戏面具、阳戏面具、撮泰吉面具让人目不暇接。博物馆的主人,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傩雕传承人秦发忠说:“说起傩雕,就不得不说安顺地戏。”他耐心地向记者讲述起每一个面具背后的历史故事。

秦发忠告诉记者,在安顺有很多村落被称为“屯”或“屯堡”,如天龙屯堡、云峰屯堡、周官屯、鲍家屯、云山屯……屯堡中妇女的装束,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十分相似,上前一问,却是汉族。据《安顺府志·民风》所载,他们身上所穿的衣服“皆凤阳汉装也”。

这里的建筑和习俗,都与邻近的村子不同。而这些,都要追溯到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调北征南”,数十万大军挥师西南并留守于此,以军屯的形式驻扎下来,且“家人随之至黔”,江南的服饰、饮食、娱乐习俗也随之而来。

自江淮而来的古老戏种

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洗礼,当年的屯军和移民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习俗和服饰特点,他们的习俗也逐渐演变,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载体,俗称“跳神”,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这些人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他们把从内地带来的戏剧形式与当地文化相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安顺地戏。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地戏的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我们都是军人的后裔,祖先都是征南人,永远要记住精忠报国、忠孝仁义。”秦发忠说,“因为是军人之戏,很多地戏讲述的都是征战之事,以歌颂精忠报国、尚武精神为主题。”

地戏不需要舞台,在村野旷地就能进行演出,而且只演“正史”,不演庞杂剧目;只有武戏,没有文戏。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演唱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

安顺地戏为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不可多得的活材料。2006年,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看着头罩黑纱、戴着脸谱、手执兵器的人在台上舞蹈,时光仿佛倒流了几百年。

“特定的时代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使屯堡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汉族,也有别于当地的少数民族。”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伟华将屯堡定义为“大山与历史深处的汉民族族群”,地戏是屯堡精神文化形态的重要载体。

傩雕产业背后的文化危机

“地戏演出时佩戴的面具,屯堡人称其为‘脸子’。看过地戏的人都知道,没有脸子就演不成地戏,所以脸子是安顺屯堡地戏的核心载体。”秦发忠说,“脸子属于傩面具艺术,更是安顺地戏的重要载体。一个村寨要跳演地戏,首先要请雕匠制作面具。一面脸子的制作通常要经过下料、细雕刻、雕耳翅、彩画、上光等15个流程。”

当年朱元璋“调北征南”,数十万军队和家眷把从江淮等地带来的戏剧形式与当地文化相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图为安顺屯堡地戏表演。(贵州图片库供图)

秦发忠生在“傩雕之乡”西秀区周官屯、长在屯堡村寨,一边搞傩雕,一边关注和收集与地戏有关的资料,长年累月与雕匠、地戏演员摸爬滚打在一起,既熟悉脸子雕刻的制作流程,也了解地戏演出的民俗仪式。

为了让傩雕有一个展示的地方,秦发忠花了300多万把自己家建成了安顺市首座屯堡傩雕艺术博物馆,馆内摆放了数百个形态各异的傩雕面具,有安顺地戏面具、仡佬族、苗族、彝族等民族的傩戏面具、阳戏面具、撮泰吉面具等等,既能让群众在这里参观了解,也可以供学者研究学习。

“当初有人出资让我把这个博物馆建在北京,但我觉得本土的文化还是要在本地才有生命力。”秦发忠十分自豪地告诉记者:“傩雕的全称是‘傩面具艺术雕刻’,这个名称是我创立的,如今我带出来的徒弟有600多人,还有两个博士生和五个研究生跟着我学习。”

自豪的同时,秦发忠也在为傩雕技艺的未来感到担忧:“随着社会的发展,傩雕已发展成为贵州安顺的支柱性文化产业,从事傩雕技艺的民间艺人达上千人。貌似繁荣,实则存在着严重危机。”

随着“文革”中大批面具作品被焚烧殆尽和近年来一批老艺人的去世,依靠口传身授的傩雕面临着传承乏力的严峻形势。虽然目前有上千人从事屯堡傩雕艺术,但能掌握核心技艺者少之又少。尽管旅游带动了当地傩雕产业的发展,却很少有人关注面具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符号和民俗寓意。

乡村旅游助力地戏传承

“这些脸子刻工精细而不繁琐,寥寥数凿,看似随意刻画,实则烂熟于胸。”秦发忠说,几百年来,当地民间艺人以木为纸,以刀为笔,凭着精湛的雕刻技艺,制作出了一件件雄浑粗犷、神色各异的面具。

通过简略的五官变化和花哨的装饰,面具被赋予了生命活力,民间神话中的神灵、鬼怪及传说中各类人物的丰富表情和鲜明性格,无不各尽其态,令人叹为观止。秦发忠告诉记者,每一个脸子都有一个故事,每一种脸子都是一种不同的跳法。如今傩雕的匠人虽多,但懂得其中文化内涵的人少,懂得地戏中每一个面具的跳法的更是少之又少。

傩雕和地戏相依为命,二者依靠的是手把手教学和口耳相传,没有公式,没有曲谱,一旦传承人消失,技艺和文化也将随之消失。

家住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詹家屯的詹学彦是安顺地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9岁开始学习跳地戏,不仅多次参加本地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还多次为德、美、英、法、日、韩等国友人表演。看上去虽然风光无限,但在詹学彦的眼里,却透着淡淡的忧伤。

“再这样下去,5年后、10年后,我们这班老者走了,安顺地戏怕也就不复存在了。”詹学彦所担心的,正是安顺地戏不容乐观的现状。在多元型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地戏逐渐萎缩,演员年龄偏大且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保护这一古老剧种,已到刻不容缓之期。

近年来,安顺市在傩雕技艺人才梯队的培养上下足了功夫,集教育、研究、展示、销售等为一体的傩雕传习发展中心逐渐成立。但是秦发忠认为,还需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产购销一条龙服务,让游客购买到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傩雕旅游商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有几百年历史的地戏面具世代传承,保存一方文脉。”

猜你喜欢
屯堡安顺市安顺
安顺娘
黔中安顺屯堡民居装饰艺术内涵特征与创作手法
安顺市关工委到市民族中学看望赴京获金奖的民族合唱团同学们
安顺市第二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门球、乒乓球交流活动在普定县老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安顺市 安顺市老年大学与市红十字会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贵州屯堡古村落传承发展的价值
越不过的山丘
“屯堡文化汇”引爆乡愁游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安顺的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