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2018-07-26 09:29郑茜鑫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预设教学

郑茜鑫

摘 要 数学教学的预设也就是平时教师在课前做的准备活动,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备课,教师通过立足于教材,分析参考资料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中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就是指生成。在数学课堂上,預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合适的课前预设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

关键词 预设 教学 生成 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预设和生成的完美结合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合适的课前预设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上教学的生产。以下笔者将通过两个案例来分析预设与生成的良好融合,通过实际案例证明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结果。

1案例一: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以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问题:一个小学的班级正在上工艺课,老师教同学们折纸,该班共有22个人,平均每人每节课可折12个小桌子或20个小凳子,一个小桌子配两个小凳子,为了使小桌子和小凳子正好配套,应分配多少名学生折小桌子,多少人折小凳子?

(1)经过审题,谁能分析一下问题中有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

(2)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题中的哪句话?

(3)这个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得出相等关系:2小凳子数量 =小桌子数量,并强调此相等关系的基本特征是:较多数量等于较少数量的某个倍数。

(4)我们来设未知数,怎么设?

(5)我们也可以通过列表格来具体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上述表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来填写,并且根据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解题方程。

(6)然后请同学们独立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完成解题过程。

(7)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找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在黑板上写出他的解体过程,然后让其他同学观察他的解体过程是否完整,教师此时可以去检查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

(8)大屏幕展示规范解答过程。

解:设分配名学生折小桌子,则(22-)名学生折小凳子,根据题意得:

2212=20(22-)

=10

22=2210=12

答:应分配10名学生折小桌子,12名学生折小凳子。

(9)同学们,这个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较易得出另外一种设法:设折小凳子的人数为x人.教师找一名同学上台通过表格分析这种解法,并且鼓励同学们学上台展示,一题多解。

通过这道题可以让同学们充分的认识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并且认识到在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对方程的解进行验证是很有必要的。

点评:本节课的预设需要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将同学们引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上。在课堂的生成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生产结果调整之前所做的预设,使其符合整个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备课同时不仅要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还要对教学对象进行考察和分析,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生存效果。

2案例二: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

在一堂九年级的《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备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此准备了3个问题:

(1)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和性质是什么?

(2)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3)描点法画图象的步骤是什么?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又有哪些呢?反比例函数的图形又是怎样的呢?

适当的课前预设往往伴随着良好的生成效果,通过对正比例函数的复习,为学习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奠定了基础,同时提出问题,使同学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探究图像:分以下5个环节完成。

(1)学生独立画出函数图象。

(2)每个小组分别分析他们作品,选出他们小组中他们认为的好的作品。

(3)各个小组分别展示他们认为的最好的作品,全班同学一起点评,最后老师可以示范标准的画图步骤。

(4)分组相互提问画图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5)画出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探究性质: 探究两个函数y=和y=的图象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应该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一旁辅助,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引导。

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

点评:首先需要让学生自己画图,充分暴露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关注画图的基本步骤和画图过程中每个细节的处理,以此训练同学们的画图技巧,然后可以通过其次的画图训练,加强对图形的了解。从以上两个案例中分析可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良好的预设是能够提升学生积极性,维护其学习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的同时,唯有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预设方案,才会有良好的生成途径,才能从本质上实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其学习能力才会得到全面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贾恒翠.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冲突——因势利导推进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12.

[2] 唐怀恩.让预设走向有效 让生成更加精彩——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处理[J].成功(教育),2013(08):227.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预设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