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困境分析与制约因素

2018-07-26 09:29杨志伟杨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困境分析共享单车制约因素

杨志伟 杨柳

摘 要 “互联网+”为共享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新契機。作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一种呈现方式,共享单车因能够解决公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发展迅猛且有较高的公众接受度。但存在人行道绿地随意停放、“共享之约”无边界、“无桩”停放围城之困、社会“潮汐”现象等“乱停乱放”现象。究其原因,受公众规范意识淡薄、政策约束相对滞后、企业运管模式不完善、城市自行车停放场所不足等主客观因素制约。

关键词 共享单车 乱停乱放 困境分析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私家车数量也快速增长。由此造成的交通拥堵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针对这个问题,政府提出了很多方案来缓解,但都没有很好的效果。2016年,随着ofo、摩拜等共享单车的出现,利用互联网思维加上技术创新,个人无桩单车开始兴起,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共享单车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共享单车致力于解决用户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由于其便捷经济、节能环保,深受青年用户青睐。但是共享单车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折射出政府基础设施、企业运营管理、个人素质修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随骑随走,不骑就停”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给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伴生一系列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乱停乱放,已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及市民出行,虽然经相关部门一再整治,部分区域有所好转,但由于缺乏长效管理机制,乱停乱放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着共享单车的未来,也关系着共享市场的未来,同时对中国社会的公民素质、法律法规、企业管理、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1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困境分析

1.1人行道绿地随意停放

不管是身处中心商业区或是城市的干道边上,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大街小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公交站旁倒下的单车、天桥底下挡路的单车、地铁站附近无人问津的单车,这些干路交通的要道都是共享单车聚集地,“随便停”、“随处放”、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不健全”的共享单车被扔上绿地,停到非机动车道上,这是扶不起的道德困境,现有北京理工大学甚至禁止共享单车进校园,原因就是乱停乱放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1.2“共享之约”无边界

今天在知乎一楼主说,看见一大叔(穿的挺得体的看起来像白领)把共享单车停在别人车位上,瞄了眼门卫就走了(门卫没看到)。过了一会儿门卫就直接把共享单车像扔垃圾一样扔到一边。当今社会这样的“连环犯罪”案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现在在大街上会经常看到有规范停置共享单车的工作人员,他们有时候在大街上小心翼翼地骑着两辆单车将它们停到统一规定的地方,有时候会在一堆“打架”的单车里把他们一个个分开、规范停好,有时候会把深陷水沟里的单车用力拔起......这些种种迹象的背后,我看到的都是人们无章无法使用单车的背影。或许是对新事物的出现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每个人都在时不时的紧迫与窘迫中挑战着“共享之约”的最底限。

1.3“无桩”停放围城之困

无桩单车的取车用车停车不受地点困扰,可以在规则允许内的任意地点停放,极大的便利了用车需求。因其相对于传统模式的优越性,在2016年,乘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春风各大资本市场纷纷涌入,致使无桩式共享单车如井喷式爆发。据统计,市场上约有50多家大大小小的共享单车平台,市场可以用“混乱”二字来形容,再加上粗暴式发展导致大批量单车得不到有效管理,城市环境遭到破坏,乱停乱放随处可见。

1.4社会“潮汐”现象

潮汐现象就是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在共享单车的运营过程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潮汐现象。上班的时间,车辆会被集中骑往公交站台,地铁站。下班的时间,又经常会出现共享单车稀缺的现象,在下班时间共享单车都被骑到住宅区附近,使真正需要使用的人找不到车。潮汐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商圈共享单车的扎堆、大批量的单车涌入景区,导致交通堵塞,人们无法正常通行;“海滩式”堆放的单车无人使用,被当成垃圾处理;由于赶时间,没有合适的停车位一扔而就。这一系列不文明使用单车的问题也增加了城市的负担。

2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制约因素

共享单车,从新鲜事物到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必需品,其发展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让人在惊喜的同时,又或多或少地伴有一丝顾虑。虽然有各种问题不断地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仍可被认为是改变大众出行方式的有力推手。也正因如此,尽快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也成为了制约其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

2.1公众规范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的民众对“新事物”——共享单车的认识水平不够高,社会大众在对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缺乏基本的意识,很多城市的共享单车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将其占为己有,这不仅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城市的形象,更是对公共财物的破坏。乱停乱放很大程度上和国民素质是相挂钩的,其最根本的是人性上的问题。一方面,素质差导致了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对城市管理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共享单车不是自己的单车,大家对于单车的爱惜程度自然就非常低,人为损坏现象也就层出不穷。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二维码被恶意损毁;随处倒放丢弃;私自上锁,变成私人独享的交通工具等情况。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大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

2.2政策约束相对滞后

共享单车作为新兴事物,发展速度快,使得政府并没有制定出台更多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这与之前出现的新兴事物一样,政府不会过早做出更具体的行动,只有共享单车发展到一定程度,使政府确信其确实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便会真正的支持。也因为缺乏法律规范,肆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其违法的成本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在这期间还会有很多的的共享单车遭到了较大的破坏。

2.3企业运管模式不完善

共享單车平台在乱停乱放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人经常会对单车体验进行吐槽,比如无法随意调动坐垫、客服电话始终难以联系上、押金退还不及时等,用户体验的下降,导致用户最终把气撒在了单车身上。而企业却只顾着投放单车和抢占市场,盲目扩张背后带来的管理经营不善。短短一年多时间,共享单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国各大城市扩张,但在扩张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管理跟不上。面对如此众多的城市,每个城市投放如此众多的单车,对于单车的使用规范以及管理成为了痼疾。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对用户管理的监督也不到位。在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中,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市场上的一部分共享单车没有配备定位装置,有的定位装置精准度低,这样企业就无法对本企业的单车进行精准化的管理,从而给那些乱停放的用户有可乘之机。加之信用体系不健全,所以缺乏对乱停乱放用户的惩成。这样就降低了用户乱停放的成本,提高了用户乱停放的可能性。

2.4城市自行车停放场所不足

在部分城市地区,共享单车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城市的负荷量,这无形之中导致非机动车道路资源紧张,城市中心城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紧张等,这也间接导致了很多用户乱停放自行车。2017年5月23日,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日前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年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与如此巨大的车辆投放相比,许多城市的自行车公共停放场所明显不足,城市自行车设施建设普遍滞后。面对共享单牛的迅猛发展势头,很多地方还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原有的自行车公共停放区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有些路段隔很近还找不到公共停放区,让赶路的有行者无所适从。换句话说,物质设施和制度安排供给不足,实际上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态度。

2.5其他利益主体博弈

在共享单车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相关行业人员的处境面临冲击。共享单车与单车店、摩的司机、滴滴打车等同行竞争行业的摩擦与对抗。共享单车进入市场后,凭借价格便宜、停放方便、支付便利等优点迅速收割了大批用户,大街上放眼望去尽是共享单车,黄的橙的蓝的绿的,不管学生还是上班族,大家都在忙着扫码开锁。共享单车高歌猛进,而竞争行业在彼时的生意一落千丈。随之而来的更多单车遭到莫名损坏、规范使用工作力度加大,到底这之间应该如何协调才能让资源得以均衡发展也是亟需解决的制约因素之一。

对于共享单车停放秩序问题,有的网友建议说可以将乱停乱放行为纳入个人征信记录,或者增加其使用单车的成本;还有网友表示企业应加大运维人员数量,通过定时、定点巡查的方式,对乱停放的车辆进行有序摆放……共享单车作为广泛应用在公共空间和生活的新事物,出现问题是正常的,而完善的共享单车管理体制,需要各方一起努力,共享更需要共治。

虽然共享单车诞生于中国,但是在国外,针对破坏共享单车以及乱停乱放等行为,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治理,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共享单车的发展执行严格的事前审批和数量管控。例如:在旧金山,单车企业必须先向政府提交安全性保障和投放计划细节,获得许可之后才能按计划投放。而在日本东京,街头设置了多处免费停车桩用来停放共享单车,倡导市民规范停车秩序。由于在日本违法成本非常高,因此很少有人会为一部单车牺牲自己的社会信用。此外,新加坡政府也曾一次性扣押了49辆胡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车商必须缴纳行政罚款,才能领回车子继续投放。

共享单车的高速发展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更说明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共享经济领域的发展,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共享单车带来的科技成果,极大的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新的方法。共享单车的存在是必然的,未来的前景也是广阔的。但是,共享单车快速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这些问题存在于共享单车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只有个人、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共享单车更好的发展下去,才能使人民真正享用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志愿服务破解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困境的模式研究”(DXYC201713806011)。

猜你喜欢
困境分析共享单车制约因素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