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晨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是初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科目之一,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有助于改善学生对信息技术领域知识及技术的基础理解与运用水平。为了顺应新时代新課改发展需求,本文将针对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 初中 信息技术 教学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74-01
引言
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及理念影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喜欢采用“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仅能机械性的学习,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先自学、后解难答疑,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一、针对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教师制作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然后由教师在课堂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转化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还存在三大特点,即①教学资源的变化,翻转课堂通过视频资料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②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③将知识内化放在课上,更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1]
通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师生沟通、创建和谐课堂环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分层教学目的。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
1.以教师为主导,实现“课前模块”翻转
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改善学生信息技术理解及援用能力。而翻转课堂教学明确指出“学生应在课前完成自学,师生及生生互动应排在后面”,从而提高学生对未知知识的理解水平,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盲区。
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事先制作、精选优秀的短小教学视频,通常时间在5~12分钟左右,此类短小视频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另外,教学视频应当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而且每一个教学视频需要针对一个特定的学科问题;一般可以把之分为“情境导入”“操作方法”和“探究设计”等几种不同的类别。另一方面,教师应基于实际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习状况等,有目的性的制作问题精讲短视屏,亦或是建立QQ群,利用视频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难答疑。[2]
教师在制作视频的时候,要保证影像、图片的清晰性,要让声音嘹亮清晰,从而提高视频制作效果,同时,教师要重视视频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等。当成功制作视频后,教师要将视频转化为各种格式,上传到校园网、班级群等平台中,从而方便学生主动学习。而学生则利用通过对视频中内容的观看,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利用QQ、微信、微博等与学生展开互动沟通,帮助学生解难答疑。
2.以吸收内化为核心,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模块”翻转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所提倡的课前预习与翻转课堂中的课前模块存在较大差异。前者仅仅是将课堂教学的某些步骤提前,而后者则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立体化重组。其主要表现为“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即将学习的知识及技能,然后利用课堂教学多数时间,引导学生实现自学与探究交流。”其不仅改善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水平。
在信息技术课的《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一课教学中,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能力,且接受能力好、学习能力强,则在教师点拨下既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依旧较差,任务完成的效果相对较低,不论在图片旋转还是裁剪活动中,此类现象都相当明显。而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是利用学生学习中的实际表现获取他们的共性问题信息,然后基于“优势互补”原则由教师实施合理分区,接着基于问题种类、难度、学生信息技术掌握能力等为学生安排任务。
如果在教学中出现了非常少数同学无法处理的问题,此时教师应实施对应辅导。如果遇到的问题涉及范围相对广泛,教师应调动学生复习教学视频,并为各组分配子问题,通过视屏学习、集体合作探究的模式,引导学生在复习、吸收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内化知识。
3.以专题网络为核心,实现“网络模块”翻转
首先,教师要积极的利用学校网站,设计信息技术专题网络平台。这样在资源共享与传播方面,有助于教师分享、发布视屏,也有助于教师吸收、利用其它网站的学习资源,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设计网络专题平台,有助于师生实现基于互联网为基础的“在线沟通”、“在线留言”等网络交流模式,这种沟通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及时的咨询教师、解决问题,且不会受到时间等因素影响。
然后,建立网络专题平台,有助于展示学生的学习及作品制作成果。可以积极有效地开展视频直接汇报以及作品上传与发布、网络留言与评价、优秀作品评选与欣赏等一系列活动。利用网络专题平台,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上、课下的学习成果、作品等收入眼中,并可以实现学生学习信息公开化,在这种氛围的刺激下,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3]
最后,利用网络专题平台的科学设计与合理翻转,能够让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方面构建完整的、科学的、立体的综合评价系统,实现了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目的。同时,有助于结合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助于结合群体性和个体性评价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独立自评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自身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水平,通过课堂的翻转,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及实践技术。
三、结束语
在初中信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做好“课前模块”、“课堂模块”、“网络模块”的制作与翻转,才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内涵、改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陈诚.电脑迷.2016(08):98.
[2]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研究[J].李双.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02):12-14.
[3]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孙沧桑,王薇.科技风.2017(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