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凌
摘 要 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该方法分为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法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质疑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用所學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并通过自我探究,掌握科学方法和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探究的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效。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根据课堂教学的条件,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问题,掌握探究方法,敞开探究思路,交流探究内容,总结探究结果。
1探究式教学法的各环节分析
1.1设疑激其趣是前提
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情趣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例如:在建筑设计史时,为学生放映卢浮宫和世界大型建筑设计的短片,使学生感受气势恢宏的伟大建筑工程,学生随着影片一起走近了世界的名胜,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领会设计风格,回味其创意,深刻理解设计的构思。
1.2辩疑解其难是关键
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实际,在实践中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如在学习室内设计流程时,为了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说服客户,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很多商业洽谈的片断,使学生进入情境按照一些实际的要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扮演甲乙双方进行洽谈表演,学生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
1.3释疑导其思是重点
向学生解释疑问,引导其思考是重点。引导其思考的方式之一就是创设情境,它主要是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知识、对人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如在学习室内色彩设计》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针对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几种不同色彩的空间图片,让学生去体会心理感受。设计了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了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
1.4生疑创其新是动力
在探究疑难、辨明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适时恰当地给予精讲评价,通过巩固练习检验教学效果。在总结归纳之后,要进一步探索原有的知识与新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由点到面,由此及彼,不断的探寻新的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不迷信权威。这样,学生对教材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探究,勇敢地超越。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渠道地搜集、整理资料。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经典设计作品赏析、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专业学习的乐趣;小型竞标演示、专业设计的比赛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直观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甚至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领略自然美景与人工设计的意境。
2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思路
(1)问题情景创设。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当设计好相应的问题,并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应当以现代化教学技术、媒体、时事资料等方式来进行。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的感官,考虑相应的问题,从而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使学生能够形成发散性思维,这对学生今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问题探究。教师应当将所有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组织各学生对于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结论记录下来。记录下来之后教师也应当组织各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结论共享。(3)评价阶段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评价。通过上述三种评价模式,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积累,并在评价过程中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深入的分析问题。教师在评价阶段对于那些深入了解问题内涵的学生应当给予好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应再接再厉。
3结语
综上,通过上述环节的开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只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因此要做到精讲与多练相结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强烈的学习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勇敢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因此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佘俭敏,刘唐兴.项目驱动+阶段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1(01):136-137.
[2] 易俊.项目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景观设计类课程为例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2(22):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