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口语交际”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初探

2018-07-26 10:39周丽俊
关键词:学段口语交际综合性

周丽俊

所谓“口语交际”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运用语音手段,选择适当的内容、方式组成话语,双方互动的信息传递、思想和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所谓“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象,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自主学习过程。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两大快内容,但它们又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

因此,利用好口语交际的内容,也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放眼大千世界,回归生活的本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语文与各学科,各领域知识的综合,更强调与现实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综合”的内容丰富,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范围深广,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融合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它的重大使命和它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具备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而“口语交际”的特性表明:“口语交际”必须有“适当的内容”,离开了“适当的内容”,“口语交际”就不好进行。这里的“适当的内容”其实就是“话题”。因此,也必须通过具体的“话题”来进行。

苏教版教材中安排的话题,有很大一部分是贴近孩子的生活,为孩子们有话乐说、有话可说提供必要的条件。教材中选择了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话题,从而以这生活化的内容来引导孩子们进行生活化的口语交际,使“综合性”学习生活化。

二、知之不若行之,立足本根“语文性”

在知识爆炸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重要,懂得如何掌握知识才重要;懂得掌握知识重要,学会运用知识才最关键。自主探究,贵在独立性,贵在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探究,要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实践,但强调语文综合性學习"综合性"的同时,千万别忽视它独特的美感和芬芳的"语文性"。

(一)学会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达到如下目标: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第二学段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力求具体生动。不难发现,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用口头方式表达”依托“口语交际”可以落实目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练习7》的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我家的一张照片”,即介绍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难忘瞬间的一张照片。课前,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照片,为相册取名“小豆本”,选择“看看我的小豆本”为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给“小豆本”中的照片配上条理清楚的一段文字,大方自信地将自己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大家。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对学生在说话、交际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表达不清楚时,老师要迅速、准确地指出,并启发学生用规范化的语言来表达。口语交际与平常的教学相比,在趣味性上有着先天的优势,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原本枯燥的文字读写能力的训练变得简单易行,且在内容上,与一般写作教学课还是有较大的不同,篇幅不大,内容新鲜,形式多样是它的优势。

(二)学会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达到如下目标: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些简单的研究报告。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不难发现,第一项和第四项要求都指向了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在第二学段“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升为“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这是一个质的提升,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如“搜集、分析、筛选、整合等”,对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通过语文实践,特别是活动化才能加深体验,习得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练习4》的口语交际内容为《介绍世界名城》,学生都能围绕这个城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资料的呈现,学生制作了PPT。学生对于这个主题普遍感兴趣,乐于通过制作PPT介绍,但会把注意集中在形式的表现上,较多地搜集漂亮的图片,而忽视内容的完善,资料仅仅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内容空洞,不能围绕热点进行介绍,泛泛而谈,浮光掠影,还有部分学生能够围绕特点进行介绍,但条理不清晰,对资料的整合能力有所欠缺。开展《介绍世界名城》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进一步学会处理,学会整合,能抓住特点进行全面的介绍。

《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的写法为学生提供了仿写的范例,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条理的介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图文汇报,交流分享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搜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对信息的处理与加工,通过提炼与整合是教学依托的重要资源。

三、百川交汇融合,强调团结与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达到如下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之间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的内容为“小小辩论赛”,我们选择了“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这个主题,让学生分为两大组,正方与反方,分头搜集资料,写稿子。

(一)正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确定观点)

(二)小学生上网的利弊谈(知识擂台赛,搜集资料)

(三)开展辩论赛(双方各陈述观点,相互攻辩,答辩)

(四)写个全体小学生的一封信(写作,交流辩论赛的得与失)

学生一小组为单位逐个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小组安排观察时间和方法,以及组织辩论赛的形式,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指向“口语交际”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和实施,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学段口语交际综合性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