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鑫璐
本文分析和探索了城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題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城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一、城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城商行处于银监会监管范围之内,自然也受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政策文件的指引,当前城商行基本已经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其中,在管理水平、管理框架搭建、管理制度确立上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呈现出管理较为粗放、管理工作机制存在缺陷、流动性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漏洞较多等多方面的弊端。总的来说,流动性风险管理在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信息系统建设、市场反应灵敏度上都亟待提升。
第一,治理结构不完善。城商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和组织上存在职责划分不清晰、分工不完善、报告关系不明确、职责履行不到位等多种问题,这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在权限分配、职责构建、工作步骤安排、沟通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创设上不健全直接的关系,导致流动性风险的管控一直达不到理想状态。
第二,风险偏好不清晰。城商行往往没有清晰、明确的流动性风险偏好,部分城商行直接将风险容忍程度作为风险偏好,没有对风险偏好进行定量指标确定和定性分析的结合处理。在风险偏好不明确的情况下,城商行的资本规划、发展规划、经营理念难以和风险管理策略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此外,风险容忍度指标是一种时候检测指标,不能起到事前、事中传导业务经营、内部管理风险的风险动态的作用,不能起到风险偏好传递效果。
第三,风险识别能力不强。近年来,城商行在业务创新、业务整合上的步伐都比较快,尤其是在理财业务、同业业务上更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渐渐变得复杂,流动性风险的诱发因素渐渐增多,新兴的风险状况和资金业务需要一个新的探索和摸索流动性风险管理方式的过程,城商行在流动性风险的识别和管理上显然还经验不足。
第四,风险监测和风险计量手段单一。城商行大多依靠传统人工测算的方式进行流动性风险的日常计量、监测和预测,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难以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实时和动态的监测、预警和分析,管理的准确性和频率都远远不够,而且信息技术背景下流动性风险仅仅依靠手工操作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
第五,融资渠道有待拓宽。城商行近年来在融资渠道的拓宽上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已经形成了通过发行债券、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同业存单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宽。但是,目前城商行在融资地位上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融资渠道狭窄的现状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这给流动性稳定性和流动性分风险管理都带来较大的困难。此外,市场融资情况评估、融资策略的确立也存在和政策监管要求之间出现差距的可能与风险。
第六,缺少有效的压力测试和应急计划。大多数城商行在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上都相对简单和粗狂,压力测试过程中通常架设情境长期不变,难以根据市场流动性、自身业务发展现实情况、宏观金融政策的变化情况制定内容详细、精细周全的应急计划,导致应急计划丧失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因为缺少定期的测试和评估也没有对应急计划进行及时的整改和修订。
二、城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探讨
第一,缺乏足够的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长期以来,我国城商行的发展处于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使其在日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很少面临的严峻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也导致其长期以来没有将流动性风险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和外资银行相比,城商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意识上相对薄弱,缺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大多是因为证监会、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硬性要求。
第二,管理机制不完善。大多数城商行的流动性管理还停留在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的初级层面,在内部控制机制上缺少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和管理机制,导致流动性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流动性指标的表现,陷入到流于形式的怪圈之中,这也是城商行对流行性风险管理能力不够重视的直接表现。
第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手段薄弱。大多数农商行航为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实时监测和监管,导致难以全面、动态、及时地了解到资金来源情况和资金运用情况,不能对资金的使用期限、利率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也难以及时地分析出流动性风险状况。虽然城商行会定期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进行流动性风险指标的报送和上交,但是这些静态指标往往只能在历史数据分析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难以作为动态监控和检测的途径和工具。
第四,流动性风险管理经验匮乏。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压力测试是进你拿来证监会对城商行提出的监管要求,而城商行在如何进行压力测试上还存在经验不足的缺陷,相关风险管理人员也缺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经验,城商行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地探索和学习。
三、优化城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风险管理架构
城商行需要强化自身风险管理意识,严格遵守《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政策文件的要求,在综合考虑自身业务性质、业务规模、业务复杂性的基础上建立两会一层的流动性监督机制,使得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都进入到监督与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框架之中,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治理结构。从顶层设计着手开展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能够从一开始就建立相互衔接、有效制衡、层次多样的管理机制,使得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够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和人员之中去,形成足够的风险管理意识,让各个阶层都能主动参与到流动性风险管理之中。
(二)完善风险管理偏好
城商行要利用好风险偏好的传导作用,借助传导机制进行流动性风险偏好的明确,建立相应的风险限额管理机制,进而确定定量、定性的风险管理指标,明确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纠错机制。借助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限额管理、绩效考核机制等途径和手段,可以将流动性风险管理偏好分散拿到各个业务部门、各个分支机构,加强对经营业务的引导和约束。
(三)积累流动性风险管理经验
流动性风险管理经验直接决定了城商行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应对日益积累的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能力。城商行需要积极地引进风险管理人才,加强对现有风险管理人才的业务能力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在实际工作之中积累流动性风险管理经验,切实提升整个银行整体的流动性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
(四)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手段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日常运行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持,现金流预测模型、资金期限管理、流动性缺口动态管理、压力测试、优质流动性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等等都是新时期城商行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
(五)主动进行负债管理
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配置和完善的资产负债结构是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前提,也是建立分层次流动性准备的基础。城商行需要构建多元化负债结构,合理地运用负债工具,积极地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定期进行市场融资情况的判断,将资产负债管理作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进而科学地维持好流动性和效益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