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 利 董 刘
随着中石化非油业务规模不断增长,仅依靠门店销售和采购管理已经很难保证营业额持续增长,物流建设和管理短板日益凸显。
2010年中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把非油品业务纳入主业发展至今,中石化便利店的数量由2010年的1.6万座发展到2017年的2.5万座,复合增长率9%。非油品交易额由2010年的57.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19亿元,复合增长率30%以上。成品油竞争形势越来越残酷,作为一个传统的油品销售企业,中石化的成品油经营创效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变化在不断加剧。非油品业务肩负着销售企业由油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的重任,是销售企业挖掘存量资产、潜在价值的核心。
非油品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围绕便利店开展,便利店行业属于零售连锁业态,从零售连锁企业管理来看,主要涉及采购、物流和销售三个管理环节。随着中石化非油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仅依靠门店销售和采购管理已经很难满足营业额的持续增长,物流建设和管理的短板日益凸显。
截至2017年底,中石化非油品物流现阶段的基本情况是,全系统共计建立配送中心36座,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目前,尚有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7家单位没有配送中心,便利店商品仍由供应商直送或利用中心油站转运。从配送中心的取得方式来看,超过70%的面积是通过租赁方式取得的。从运营管理模式来看,仅山东、广东、上海、河北分公司是自营管理。从运输配送来看,由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社会资源饱和,运输均外包给第三方社会物流单位。
物流运营配送金额每年递增40%左右,仓库统一配送比率超过90%。通过优化网络布局、运作模式,同时引入信息化手段,随着运营规模的不断增大,物流费率逐年稳步下降,仅 2017年物流费率同比就降低了0.25个百分点,各项指标逐渐向社会平均水平靠拢。
非油品物流体系建设经历了第一阶段,供应商直送的原始阶段;第二阶段,以租为主的初级阶段;第三阶段,规划先行、先租后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供应商直送的原始阶段。
非油品业务的发展初期,超市连锁对中国石化来说还是个新事物,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思路,将主要精力放到开店方面,无暇顾及物流体系的建设,商品配送基本依靠当地的综合性供应商或依托大型超市,直接反映就是采购价格居高不下,毛利率几乎为零,单纯从非油品角度考虑基本无利可图。
第二阶段,以租为主的初级阶段。
2009年-2011年,在逐渐拓展易捷便利店规模的同时,各销售企业根据社会连锁便利店运营经验,以租赁为主发展了一批配送中心,并接收了部分油库的润滑油仓库,建立了35个配送中心及中转仓,总面积达到7.8万平方米,非油品物流体系初显雏形,但是全部为手工简易仓库,自动化程度低,员工劳动强度大。
第三阶段,规划先行、先租后建的发展阶段。
随着非油品业务的不断发展,便利店规模由2008年的5296座增长到2011年的19057座。针对各单位租建、改建的配送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2012年8月,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制定并下发了《中国石化易捷便利店配送中心建设规划》。该规划制定了“租建结合、建改并重”的指导原则,规范了系统内配送中心建设标准,并引入专业咨询公司进行规划指导,确定了配送中心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的发展目标。经过三年多的引导发展,共启动配送中心建设项目10个。其中,河北唐山配送中心于2015年11月20日试运营。这是中国石化非油品业务自建的第一个现代化配送中心,实现了无纸化作业,自动化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山西太原和贵州贵阳配送中心也已基本建成;浙江杭州和湖北武汉配送中心已经完成主体建设;山东青岛和广东三水配送中心已经批复立项;湖南长沙、云南昆明、河南郑州配送中心则进入选址可研阶段。
▲附表1 与中国邮政合作情况
2011年6月,销售板块根据各销售企业非油品物流建设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与中国邮政签署了《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合作框架协议》。主要想利用当时中国邮政在全国物流界的主导地位,解决非油品业务发展面临的仓储和配送能力低下的现状。双方的下属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对接,分别在山东、湖南、江苏、贵州、云南、广西、江西7个省(区、市)进行合作试点。目前,云南、江西合作情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