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尧
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应因时而谋,顺势而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前列,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钢铁企业要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前列,必须聚焦“三个着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钢铁行业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去产能、积极主动调结构、始终不渝树品牌,着力提高钢铁产品供给质量,显著增强钢铁行业发展质量优势。
去产能是钢铁行业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提高有效供给质量的重要抓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委以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积极推进下,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两年来化解过剩产能超过1.2亿吨,清除“地条钢”产能约1.4亿吨,钢铁行业市场环境明显改观,企业盈利状况大幅改善,利润增长显著,这为钢铁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对钢铁企业来说,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坚决打好去产能攻坚战,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除无效低效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体现新时代钢铁人的责任担当。马钢两年来已累计退出炼铁产能124万吨、炼钢产能141万吨,今年将再退出炼铁产能100万吨、炼钢产能128万吨,全面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
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钢铁行业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优质增量供给,通过产品升级、发展钢铁新材料,不断满足下游用钢行业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马钢的企业使命就是:用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近年来,马钢以去产能为契机,在淘汰落后工艺装备的同时,围绕“高速轮轴、高档板带、精品长材”三大系列产品,加快实施重型H型钢等22个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用钢、汽车板、家电板、高档型钢、精品线棒等拳头产品,推动产品不断向中高端迈进,力争到“十三五”末,马钢轮轴产品竞争力全球一流,H型钢和家电板产品竞争力国内第一梯队;线棒产品竞争力进入国内前三;汽车板、硅钢产品竞争力进入国内前五。
品牌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衡量。钢铁行业必须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发力用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推动产品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来,马钢把树品牌摆到了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位置,制定了清晰的品牌建设路线图,构建了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致力于打造钢铁强势品牌、多元个性品牌、管理精益品牌、文化特色品牌,奋力冲刺中国实体经济品牌100强。
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钢铁行业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方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做精做优钢铁产业,做大做强多元产业。
钢铁行业“竞争全要素、服务进终端”特征愈发凸显,迫切需要提高钢铁全产业链竞争力,围绕钢铁+资源、物流、节能环保以及钢材深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力,拉长做厚产业链,实现钢铁上下游相关性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切实增强产业链创新力和竞争力。当前,马钢围绕上游资源安全保供,积极推进城市矿产、废钢、矿石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总的设想是,通过合资合作,采取“基地+贸易+(金融)”模式,高水平建设若干个区域废钢基地,进而建立全国性的废钢资源收购、加工、仓储和营销网络,未来形成千万吨级废钢经营规模。推进冶金辅料、矿山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基地建设,打造可持续的国内一流冶金矿山;围绕满足下游用钢企业个性化需求,在完善现有9个钢材加工中心加工、配送、仓储服务功能、为区域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筹划在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设立新的加工中心,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贴身”服务。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钢铁行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市场空间巨大。钢铁行业作为基础性材料产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抢抓《中国制造2025》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构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近年来,马钢立足云平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专项——轮轴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7个系列20套机器人应用系统成功研发,应用于车轮搬运机械手、车轴贴标、机床上下料、喷码等岗位。
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实现引领型发展的关键。钢铁企业必须超前谋划、超前部署、超前行动,推动钢铁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目前,马钢正积极联手冶金行业、IT互联网等领域中有影响力的战略投资者,筹划组建新信息产业集团,力争在云计算、钢铁行业自动化和信息化解决方案、机器人集成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同时,围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充分发挥马钢财务公司、投资公司功能为推动,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今年3月,我们在上海自贸区分别设立了商业保理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推进钢铁与现代金融业的深度契合。
高质量发展,协调是内生特点,开放是必由之路。钢铁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开放发展,做好融合开放发展大文章。
钢企与所在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现实课题,这为产城协调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钢铁企业必须转变观念,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全局,把产业链延伸摆入区域经济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促进产业协同、共生共兴。马钢作为典型的城市钢厂,实施整体搬迁不符合实际,融合发展是唯一出路。近年来,马钢与马鞍山市在产城融合发展上作了大量工作,建立了融合发展对接机制,着力推进政策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工作对接,共建轨道交通、铁基新材料基地,携手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在提升马鞍山市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中,有效发挥了大型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钢铁企业必须抢抓环保刚性执行为大型企业创造出的利好和市场机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从源头和生产过程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持续提升环境绩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近年来,马钢通过创建精益工厂、实施美化亮化工程、现场环境专项整治等,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在获得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同时,也为企业所在地马鞍山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打好“蓝天保卫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封闭必然落后,开放带来进步。钢铁企业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通过产业链整合、资本运作、产能国际合作等方式,更好融入全球创新和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中国钢铁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近年来,马钢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国际化经营,开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方面,我们大力“引进来”,引进浦项汽车板技术团队,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快速提升了马钢汽车板的研发、生产、制造能力和水平,支撑马钢汽车板迈向中高端;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成功竞购法国瓦顿公司,推进马钢本部与瓦顿技术融合,增强了马钢轮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打响了马钢品牌。
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我们每一个钢铁人来说,都是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这是时代的责任,更是历史的荣光!让我们拥抱新时代、展示新作为,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上奏响钢铁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