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思维,证据推理是关键——关于溶度积两类问法的辨析

2018-07-26 01:42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沉淀剂定量结论

辛 欣

上海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高考重难点,对于“沉淀转化”学生容易把两类相似的问题混淆。本文通过计算,区别了这两种问法的差异与联系,强调了定量思维与逻辑推理的重要性,建议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拒绝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

一、问题背景

在新课标高考中,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作为新增知识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相比人教版教材,这个知识点是从大学普通化学原理课程中下放的,蕴含了许多化学核心素养,如“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该知识点教学难度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思维障碍,出现迷思概念。如果教师不能发现这些情况,教学中将会面对很多困难。

近年来,围绕该知识点的命题有很多,对于“沉淀转化”有两类结论不同的题目,经常出现在各类考试中。由于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此类问题缺乏针对性的辨析和总结,学生在做题时容易混淆。笔者试着归纳总结一下两类结论的区别。

二、两种结论的辨析

结论1:向沉淀中滴加少量沉淀剂,沉淀的转化很容易向生成Ksp较小的沉淀方向进行。

这样的结论对应的问题情境:

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64页的两个实验。实验3-4中强调了“滴加”,实验3-5更是强调了“滴加2滴FeCl3溶液”。也就是说,在加入极少量沉淀剂后,就可以观察到现象,可以证明生成沉淀的Ksp远小于原来的沉淀。在溶液中与形成沉淀相关的离子积Qc极小的情况下也有Qc>Ksp,所以形成新的沉淀,沉淀得以转化。所以新的沉淀Ksp远小于原来的沉淀时,沉淀的转化很容易进行。

在第65页的“科学视野”上方最后一段,也是在说明结论1的情况,即向沉淀中滴加少量沉淀剂,便可以完成沉淀的转化,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不容易出错。

但是,学生经常会形成思维定式,也就是很绝对地认为,沉淀的转化一定向生成沉淀的Ksp较小的方向进行。这对于解决大多数问题都是适用的,但对于如下的问题情境,却变成了迷思概念。

结论2:向沉淀中加入远远过量的沉淀剂,沉淀的转化也可以向生成Ksp较大的沉淀方向进行。

这样的结论对应这样的问题情境: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这说明有碳酸钡沉淀生成。然而,我们查找一下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溶度积常数,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会发觉这样的情况有些“反常”。学生也会通过直觉和之前学过的概念认为,这样的反应是不可能自发进行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诸如反应能否发生、反应进行的方向、生成什么物质这样的问题,处理方式都是依靠教师或者教材、教辅给出的结论,而没有定量计算、推理分析的意识。教材中呈现金属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某辅导书写着,强酸制弱酸,所以说弱酸制强酸不可能发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出于省事,以这种方式给学生总结二级结论。学生经常不假思索地加以背记,毫无质疑。这些“结论”在他们大脑中十分顽固,对他们后续的学习将产生抑制作用,会导致学生越学越散,认知负荷越来越大,而且没有及时形成定量分析以及基于证据推理的思维意识。

反应究竟能否进行,我们需要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结论。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这本书后,我们应当树立定量计算的意识,形成证据推理的习惯。

查表可知,Ksp(BaSO4)=1.0×10-10,Ksp(BaCO3)=2.58×10-9,所以Ksp(BaSO4)

这样的沉淀转化是很难自发进行的,如果凭直觉,学生可能认为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但是,题干强调了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而且硫酸钡粉末加入的量很少,即提供的硫酸根很少。

所以平衡正向移动。

溶度积常数较小的硫酸钡,可以转化为溶度积常数较大的碳酸钡。计算说明,当两种沉淀的溶度积常数差别不大时,只要人为加入相对过量的沉淀剂,是可以使得沉淀的转化向生成Ksp较大的沉淀方向进行。

当然,如果两种沉淀溶度积常数差别过大,这样的“反常”转化进行程度是极其微弱的。因为一定温度下,溶剂能够溶解的溶质是有限的,即溶液的浓度是有上限的。即使人为增大沉淀剂离子的浓度至饱和,也并不足以抗衡两种沉淀溶度积常数的天壤之别。

结论1和结论2的共同之处,是利用沉淀转化的方程式Q与K的关系判断反应能否自发向右进行;当Q

三、启示与展望

量变引起质变,对于同样的反应物,加入不同量的沉淀剂,现象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别。导致该差别的原因是,加入沉淀剂浓度(物质的量)的不同,从而导致了Q与K的关系不同,进而导致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可见,一个反应如何进行,最终是要通过反应原理定量计算的,而不是靠给出结论记忆的。否则,就很容易让思维绝对化,形成思维定式,进而忽视题目的关键细节,掉进出题人挖好的“陷阱”。这两种结论的对比,能让学生对“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以及“定量意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让学生认真审题目的情境,把握关键词,揣摩出题人意图,避免失分。审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沉淀能否转化。其实就是看沉淀转化的方程式Q与K的关系,或者比较加入沉淀剂后,新沉淀Qc与Ksp的关系。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关键线索是量化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定义与核心公式出发,突出量化计算和逻辑推理,培养学生的量化思维,让化学更“讲理”;而不是将化学“讲死”,让学生机械记忆一些所谓的模式套路、二级结论。有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教材对于“勒夏特列原理”笔墨过重,但对于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相关内容一笔带过(没有出现在正文),让很多师生对于利用平衡常数法则(比较Q与K关系)不重视,从而在遇到障碍时,不能够及时调用平衡常数法则进行定量计算,很容易陷入死胡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弄清楚问题的本质。教师传授的是智慧,而非教条。教师不应当给学生灌输僵化而且使用条件受限的“结论”,而应当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分析推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百战不殆。面对越来越重视“能力立意”的高考题,僵化的应试思维,不仅对学生提高成绩没有好处,而且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启智重于应试,要善于从具体的问题中升华出学科的思想。此外,教师不要只注重课堂的预设性,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难,而要更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

猜你喜欢
沉淀剂定量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不同沉淀剂对酚抽法提取植物蛋白质效果比较分析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磷矿石中P2O5测定试剂用量的探索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化学沉淀法去除飞灰浸取液中重金属的研究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