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李扬
曾公祠现状
曾忠襄公即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在今南京九条巷8号钟英中学内有一座他的祠堂。建筑面阔五间,前墙为高十余米的“八”字形雕花砖砌牌楼,“山”形脊顶,筒瓦覆盖,檐口下有砖雕斗拱,工艺精美,正中嵌有竖额,其上原有文字已被磨去。
曾国荃自幼与曾国藩同在京师受业,然科考未中,到1852年时仅被举为优贡。其时太平天国战争的烽火在广西愈演愈烈,湖南作为邻省已难置身事外。此时曾国藩因丁母忧在籍,便着手准备创建湘军,对抗太平军,曾国荃亦厕身其间。自1856年起,曾国荃开始自领一军,独当一面,并陆续在湖南、江西取得战功。至1859年7月,曾国荃因攻占景德镇有功,获赏道员官职。
从1859年底开始,曾国藩谋夺安庆,命曾国荃督兵万余专责围城。曾国荃恪守家兄所定“深沟高垒,坚守不战”之原则,死死困住安庆,迫使太平军主力不断进援,从而为外围李续宜、多隆阿、鲍超等部的“雕剿”提供战机。湘军最终于1861年9月5日攻下安庆,一举夺得战略主动权。曾国荃也因此被清廷加授头品顶戴,擢江苏布政使。
克复安庆省城图
在稍事休整后曾国荃率部东下,开始了他在南京“建功立业”的历程。1862年5月,曾国荃在一路攻城略地后,成功率部进扎雨花台。此时曾国荃尚洋洋自得,“以为贼不足制我,敢于悬军深入”。老谋深算的曾国藩则忧心忡忡,并于6月13日上奏:“此次兵仅万余,屯扎南面一隅,洪逆见惯不惊,似无恇惧之情。”
果不其然,南京城高池深,且系太平天国首都,出现如此防御漏洞,太平军势必全力堵截。9月,忠王李秀成从苏浙调集了30余万兵力,“洋枪多至二万杆”,并配开花大炮多尊,力图将曾国荃部包围全歼。曾国荃获悉后赶紧向家兄求援,并报告情况说:“贼情亦迥非昔比。查忠酋等会议于苏州,悉各路之精悍,先荟萃于金陵一路,倾苏杭所得之西洋火器,会并于此一枝,计在鲸吞我军以固伪巢。”
不久,雨花台会战爆发,两军血战近50日。太平军在兵力及装备均占优势的有利条件下,仍未能突破湘军营垒,最终黯然退兵,使曾国荃部侥幸逃脱了覆灭的命运。但曾国荃部也因此战损5000余人,甚至他本人都面颊中枪,这在太平天国战史上亦属罕见。战役进行时,曾国藩“忧心如焚”“心胆俱碎”,不得不哀叹:“看来东南浩劫,盖无了日,良增叹惋。”
而随着雨花台会战的失利,太平天国也丧失了最后的转机。清廷则因此战获胜,升曾国荃为浙江巡抚,“仍统前敌之军规取江宁”。此后至1863年7月,湘军夺占九洑州,控制长江航路,截断南京外援通道。1864年3月,南京城东制高点天保城(今紫金山天文台)易手,湘军开始猛攻太平门段城墙。由于当时双方均未配备成体系的近代西洋火器,因此城市攻防战仍以城墙为中心展开。湘军逼城筑垒,到处开挖地道以轰城,太平军则凭城射击,在外城根和城内修筑月墙,并侦察地道所在,或挖横壕,或对挖地道以破之。这样战至5月,湘军所挖地道三十余处均告失败,而伤亡却多至4000余人。此外,湘军收买叛徒献城的图谋也因太平军防备严密而未能得逞。清廷因之极为不满,督责不断,并令江苏巡抚李鸿章统带大量装备西洋火器的淮军前来合攻。这对立志要独立攻克南京这一“本朝之大勋、千古之大名”的曾氏兄弟而言,实在是如鲠在喉。至6月,湘军拼死猛攻,直至将太平门段城墙垛口都一律打平,使太平军无法在城上立足,并奋力挖掘,直抵城下。忠王李秀成鉴于形势紧急,数次组织反攻,然南京被困数年,兵力后勤接济全无,已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7月16日,湘军轰塌太平门城垣二十余丈打开缺口,其他各门湘军亦乘乱同时攻入,太平军再也无力坚守,天京终于陷落。
时人记载,最后破城时曾国荃亲自披挂上阵,赴最前沿督战,“衣短布衣,跣足,汗泪交下”。
天京被攻下,湘军入城后就大肆掳掠,并由此“犯天下之大忌,群起而力诋之”。曾国藩鉴于形势,采取一系列功成身退的措施。不仅断然裁撤了大部分湘军,并在第一时间替曾国荃奏请“引疾求退”,让其暂避是非。
湘军攻陷天京战图
1865年,因镇压捻军需要,清廷命曾国荃出任湖北巡抚。但他与同城的满洲大员、湖广总督官文不相容,竟至悍然将官文参劾去职,引发政局动荡。1866年6月,因捻军驰骋鲁豫,“诏斥诸疆吏防剿日久无功,国荃摘顶,下部议处,寻以病请开缺,允之”。1876年,曾国荃出任山西巡抚,主持赈济“丁丑奇荒”,史载其“力行赈恤,官帑之外,告贷诸行省,劝捐协济,分别灾情轻重、赈期久暂,先后赈银一千三百万两、米二百万石,活饥民六百万”。此后曾国荃又数度沉浮,于1884年出任两江总督,并于1889年光绪帝亲政后“恩加太子太保”。1890年,曾国荃卒于官。
据当时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其主事者吴友如,原系曾国荃幕僚)报道,在临终前数日,曾国荃特将故旧部校召集一堂,训示曰:“吾与若相处有年,今临别无他言,愿若辈共保今名,庶异日重来,不致以忸怩之色对我耳。”文字虽有鼓吹之嫌,然念及曾文正一生理义文章,却也并非无中生有。
清廷得知曾国荃死讯后,于1890年11月25日发下抚恤上谕,“曾国荃着追赠太傅,照总督例赐恤……赐祭一坛,派护理江宁将军副都统承绶前往致祭。加恩予谥忠襄,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祠,此外立功省份准其一并建祠。”据此,两江地方开始为曾国荃修建专祠。经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以南京湘军公所为基础,修筑“曾忠襄公祠”。根据现藏南京博物院的《金陵曾忠襄公祠记》碑文记载,其营建过程大致为:
增沼辟囿,缭以周墉,翼以曲簃,堂皇环丽,既髹既垩,高栋籋云,朱甍欱日,悬岩怪石,唅呀豁露,丛树嘉卉,澄鲜飒丽,亭台之盛,冠于吴会。越明年辛卯夏落成,奉主入祀,钟虡既作,管弦疏越,氛清日朗,祥云璀璨,都人士瞻拜歌舞,神光睒旸,来歆来格。
1892年8月,从两江总督刘坤一之奏请,清廷正式将曾国荃南京专祠列入祀典,由公帑提供经费,遣官春秋致祭。
《金陵曾忠襄公祠记》碑文局部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择曾公祠为蒙藏委员会办公地点。1930年,曾国荃的第九孙将其家产转让给蒙藏委员会,该祠遂成公产。1940年南京沦陷期间,汉奸常玉清在此成立安清同盟会。后曾公祠西南面花园部分改作殡仪馆,殡仪馆迁出后,这里复为某工厂使用。
1952年,曾公祠交由南京市师范学校使用。1953年,再改为由南京市第二十三中学使用。该校原为民国年间所创之私立钟英中学,1949年后改为公办。2000年,该校与南京三中合并,更名为“南京第三中学初中部”。2014年5月,该校恢复“南京市钟英中学”校名。1982年,曾公祠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曾公祠原有五进,现仅存三进,祠前原有一大照壁,现亦已拆除,其建筑整体坐北朝南,东西长约98米,南北宽约51米,占地面积约5094平方米,除门楼外皆为硬山斗墙、小瓦屋面。门楼前伸出的一间水泥门廊,应当为民国年间增建之物。两根爱奥尼亚式圆柱虽略显突兀,但经历数十年风雨沧桑后,也还别有一番意蕴。
进入大门为前厅,第二进为正厅,最后一进是大殿,屋宇高大轩敞。大殿因系安放神主及祭祀之所,故最为巍峨,殿脊高近20米。三进之间的场地,以长方形的青石板铺地。室内地面则用“人”型方砖铺饰,并用大坛排列为底基,以防潮。诸多木结构均配有精致的檐宇、画栋、雕花窗棂和落地花格窗,并使用了百余根紫红大柱及鼓墩式柱础,分布于各厅殿的明檐廊下和堂奥之间,使整个建筑于优美中亦不失庄重、肃穆,具有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全部建筑保护较好,基本完整,未改原貌。
曾公祠现存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