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香
【摘 要】 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具有多变性、时效性,每一届学生不同,老师随时要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观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才能唤醒学生一颗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保持对学科知识求知的兴趣。
【关键词】 激发;学生学习;促进;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其兴趣,必不乐学。”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培养数学兴趣比教会学生解题能力更加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会产生指向目标的有益态度,这种态度反过来以更强烈的积极方式导致或加强学习的愿望,从而激活课堂,引领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认识理解能力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的形象思维上,而对于初一数学学习中严谨的逻辑思维、内在思维一时半会儿适应不过来,这时我们任教老师如果忽视学生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以及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极易造成学生成绩的下滑,会涌现一大批中差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后续教育的进行,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这一瓶颈问题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首先应了解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内容,做好六年级至七年级数学教育的衔接,作为起始段的数学老师,应充分小学高段的教学内容,知道学生学了什么,在跨入七年级学习还缺什么,帮助学生完成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过渡、缓冲、衔接,避免学生一进校就丧失兴趣。
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可激起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切忌统一的评价标准,学习厉害的可增加一些要求,做一些加大难度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的提高,中等生做一些常规练习和解题技巧训练,而学困生做一些基础题也能得一个不错分数的话,他们就有学习的动力和希望,不至于过早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三、注重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一)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呆板、冗长的课堂教学缺乏耐心,上课易走神、分心,因此需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也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自制教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二)可发挥学生年龄小好表现、好为人师的特点,充分发挥兵教兵,优生带差生的作用来促进全班的整体进步。
(三)新教材注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就要把这一观念落实到教学中,在课堂上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对教材有多元化的理解,鼓励标新立异,点燃创新的火花,给学生一个充分想象、创造的天地。七年级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可实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和交互性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四,更新教学思维,转化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因为受工作和生活的限制,老师们没有时间进行知识更新,而且教师长期的从教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很难得到改变,从而形成职业懈怠,不能适应网络时代长大的零零后们,因此教師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合理开发教材内容,不能对教材原封不动的讲解,具备多样化的教学能力,熟悉现代课堂改革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提升学生主动对熟悉世界探索的兴趣。
五、有效互动、激发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活动的双方,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幽默风趣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如:用“杨辉三角”拓展完全平方公式,还有平方差公式的逆用、巧算等问题,学生都能在此类问题中获得满足感、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在高效的教学环境下促进全班学生的进步。
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来源对该科老师的喜爱,因此老师的职业素养在教学中占了一定的比重,老师得体的衣着,幽默风趣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另外作为教师还需要高尚的生活情操,宽阔的胸怀,精湛的专业知识,对待差生时的耐性,至善乃良师,当你用一腔热忱对待学生时,你也会收获学生的赞许和认同。
总之,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具有多变性、时效性,每一届学生不同,老师随时要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观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才能唤醒学生一颗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保持对学科知识求知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唐允兰.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48-48.
2、王香蕾.谈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1):247-247.
3、陈雪.如何激发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9):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