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探究

2018-07-25 10:24王诗明
关键词:兴趣主体多媒体

王诗明

【摘 要】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石。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 课堂教学;兴趣;语言;主体;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石。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课堂活跃的方法

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知识铺垫;也可以和学生对话,“你喜欢什么课?”“为什么喜欢?”“你是怎样学习?”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能在较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为活跃课堂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动手操作能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是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是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形象化。例如: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课外可以进行搜集,整理知识活动,把读到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古诗词、谚语、歇后语、优秀习作等摘抄或裁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并配上彩图,自制成漂亮的知识积累本,教师每月利用一节语文课堂给予学生展示评比空间,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对较好的给予鼓励,对差点的给与帮助指导,这样既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巩固记忆,又活跃了学习氛围,把语文学习变成了一种有情趣的活动。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创设选择游戏,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低年级学生教学常采用以下幾种游戏:①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近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声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个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②买东西。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商店找,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③猜猜看。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这样教师把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学生对有趣的语文知识就会倍感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趣味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2.有效教学的方法

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3.引导学生提问的方法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1.

[2]朱兰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0,(56).

猜你喜欢
兴趣主体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