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能力要求分析传统教育模式的两个重要环节的欠缺

2018-07-25 11:35洪澜蔡志岗任山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问题导向教育模式

洪澜 蔡志岗 任山

摘要:通过对比传统教育模式与现实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的不同,以创新能力要求为标准,着重分析探讨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中存在的教育环节缺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为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和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育模式;教学环节;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080-02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课程一直以讲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为主,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已无法满足新兴的高新技术行业对高水平创新专业人才的需求。虽然近年来国内显著加强了教学创新改革的力度,但是教学方法和水平与国际一流大学还存在显著的差距。同时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使得任何一个老师和学生可直接接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数据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依靠知识记忆能力和技巧在创新能力中的比重越来越弱,创新教育越来越重视高阶思维和高阶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客观社会发展中对他们的知识和创新能力要求不一致的矛盾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教育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就以创新为办学的宗旨,为美国硅谷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和技术。2004年David Kelley教授创立了后来在全世界有名的Stanford设计学院(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 at Stanford,简称D.School)。然而该设计学院并不像其他设计学校那样以设计产品为主,而是将“设计思维”引入创新领域,并面向全体斯坦福各个专业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

为了解决美国教育和工程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满足21世纪对理工科学生素质的要求,2004年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Ed.Crawley教授等人共同创立了著名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并成为北美、欧洲、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教育模式。2011年1月4日,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宣布因创立“CDIO”这深度影响全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誉为工程界诺贝尔奖的“戈登奖”授予Ed.Crawley教授。CDIO方法的核心是将设计领域解决问题的“设计思维”模式及方法系统应用到大学教育中,并贯彻到整个四年的教学培养计划和每一门课程大纲中,使学生获得创新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上情况反映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教学理念由“知识导向”正在向“问题導向”的创新模式转变,而其中“设计思维”方法又是“问题导向”创新能力教育的核心内容。

我国政府及时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创业创新“双创”政策,大力推进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全面加强改进教育系统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和水平。

当前国际社会对于“创新”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有两个。一个是2000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另一个是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的:“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产品、新过程、新方法和新服务”。

可以看到“创新”的内涵既包含又超越了传统的“创造”和“发明”的内涵。能满足社会新需求或解决社会新问题,同时在各个方面(如性能、效率、成本、环境及体验等)又优于竞争对手的“创造”和“发明”,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创新”。由此可见,“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比传统意义的人才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并赋予了更广的内涵。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教师首先讲解特定范围内的知识要点,如基本概念、原理、公式推导及方法等,并通过实例或例题示范特定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而学生通过大量的做习题和考试,不断强化对这些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认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的熟练水平。由于指定了知识传授和考试的大纲范围,习题和试题的内容、形式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有限的,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和不断的考试,掌握各种可能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方法,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逐步演变为应试“技能”的培训,脱离了教育的本意。同时,学习的“回报或奖励”,如奖学金、升学和就业等都直接取决于考试分数,为了更加可靠地获得高分,学生不会轻易尝试应用新的解题方法或知识,客观上使学生放弃了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学习机会。

图1是在实际社会发展和生活中“问题”的产生及解决的基本过程。在客观的社会生活中,人类面对的是无限的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社会自身又在持续地发展进化,时刻面临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如贫穷、健康、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等问题,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题目”,没有环节和机会培训学生掌握选择“正确”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另一方面,针对这些新问题和新需求,往往传统的知识、技术和方法无法解决,需要借鉴其他领域和专业的知识方法,以及应用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这种不断自我学习新知识能力、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选择“正确有效”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是传统应试教育环节中忽略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创新能力。

针对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中两个环节的不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成立专门的“创新教育评估及协调小组”,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估方法和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教育”改革协调机制和途径。

2.以“问题导向”为创新教育改革的龙头,改革课堂讲授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问题引领的主动思考学习。

3.按照“设计思维”创新模式的要点,根据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学科不断发展的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引入国内外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内容,系统地组织和编排课程内容。

4.进一步修改完善专业教学课程内容及方案,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科内不同课程前后衔接的现象,增强相邻学科、不同专业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融合作用,扩展学生的视野,了解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5.课程练习以专业领域目前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基础,编制“虚拟现实”习题,学生由解决“典型”问题逐步转向解决“非典型”问题,培养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对象、发现问题、定义问题以及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6.对学生进行问卷和交谈调查,系统评估、研究教学效果,进一步改进完善教改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以上系统科学的方法,同时在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课堂讲授方法及课程练习等方面系统贯彻“创新教育”原则和方法,并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可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和方式,使学生在学会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显著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为国内高校寻求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供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K J Schmidt tiedemann.A new model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J].J of Sci.Policy & Research Management,2017,2(2):18-21.

[2]Bulent Tarman,Innovation and Education[J].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2016,1(1):77-97.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问题导向教育模式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