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杨杨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以大众媒体为渠道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是非正式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美国成人教育之父Knowles在其著作《成人的非正式教育——管理者、领导者和教师的指南》中首次正式提出了“非正式学习”这一概念。[1]其后,Coombs和Ahmed将这一概念具体定义为“每一个人通过在生活和工作中阅读报刊书籍、收听广播和观看电影电视而收集与获取知识技能、观点看法的终身过程”[2]。相应的,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Lightbown和Spada将非正式学习环境与正式学习环境明确地区分开来,认为非正式学习环境是指“成年学习者在生活、工作或社会互动中所接触的目的语环境”[3],而正式学习环境则是“学习者将目的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环境”。语言学习者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与目的语国家的母语者进行互动,或利用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体,以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达到语言习得的效果。因此,非正式语言学习具有非结构性、非目的性和广泛性、日常性等特点。[4]在此基础上,Taher和Tam Shu探究了非正式环境下两种语言输入来源对语言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在对两组英语学习者(来自伊朗的EFL环境语言学习者和来自马来西亚的ESL环境语言学习者)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相较于与英语母语者进行的社会互动而言,来自不同视听大众媒体的语言输入更能促进语言学习的进步。[5]
马来西亚华裔青年的华语输入和习得具有其特殊性。在学校的正式教育中,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汉语教学属于“多元环境下的母语(华族共同语)的第一语文(也是母语文)教育”[6],但多语言环境等因素对其教学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乏华文学校中汉语教师用其他语言作为媒介教学的例子,甚至这些因素在整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可能推动华语作为母语走向弱势。[7]虽然蔡振翔等学者认为海外华文教学应是第二语言教学[8],但结合马来西亚华裔继承语的特殊情况,曹贤文提出了“在马来西亚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设有从小学到大学的正规华文教育学校,这部分华文教学的性质和教学方式类似于中国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语文教学”[9]的观点。因此,马来西亚华裔青年所接受的华文学校的华语教学应属于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母语教学与汉语作为继承语的广义华文教学两者的交叉部分。
非正式环境对马来西亚华裔青年华语输入、习得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技术、大众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华语逐渐开辟出新的海外传播渠道,引起了文化传播策略、移动语言学习等多方面的研究关注。沈玲的研究结果表明,“就印尼华人家庭而言,代际不同,对媒体的使用倾向也不相同,新生代华裔更倾向于选择网络这类新媒体,而老一辈华人则更喜欢使用纸媒等传统媒体”[10]。黄龙翔则探析了两名新加坡学生在校外进行成语学习及创作活动的历程,发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家长和移动技术的支持对非正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华语产生了重要影响。[11]语言输入是非正式环境中语言学习的前提,网络媒体的大规模涌入则为华语输入提供了重要途径。
在此背景下,马来西亚华裔青年输入和使用华语的主流网络媒体有何特点?和中国汉语母语者的社会互动及网络媒体的华语输入对他们的华语水平究竟有无显著影响?为解答以上疑惑,笔者针对基于网络媒体的马来西亚华裔青年华语输入、习得及使用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马来西亚华裔青年输入、使用华语的主流网络媒体情况,归纳所使用网络媒体的特点,考察其与中国母语者的社会互动(即是否有在中国留学的经历)和通过网络媒体的华语输入(即通过互联网接触华语内容的时长),试图与Taher和Tam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12],分析两种非正式语言学习类型对其语言(华语)水平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本次调查对象为18至30岁的马来西亚华裔青年,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5份,其中男生39人,女生56人。从年龄构成来看,18-20岁的有54人,21-25岁的有34人,25-30岁的有7人。从家庭情况来看,约94.7%的调查对象移居至马来西亚的时间在三代及三代以上。语言使用方面,以汉语普通话、马来语、英语和汉语方言为第一语言的分别达到89人、2人、2人和2人。
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1)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移居时间等;(2)语言使用情况,如第一语言、华语听说读写能力自评等;(3)与中国汉语母语者的社会互动情况,如是否有在中国留学的经历等;(4)通过网络媒体的华语输入情况,如接触时间、接触类型、常用媒体平台等。调查问卷共有21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等,为统计方便未设开放性题目。
其中,华语听说读写能力自评量表采用李克特五度量表(Likert Scale),选项从“基本未掌握”到“完全掌握”共分5个等级,分别对应1至5分,问卷结果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表1所示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每天平均使用互联网的时长与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华语输入(使用华语社交聊天、观看华语视频、收听华语音乐、阅读华语文章和书籍等)的时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受调查的华裔青年使用互联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接触华语。
表1 马来西亚华裔青年日均使用互联网时长与网络媒体华语输入时长
通过对接触华语内容的网络媒体类型的调查发现,互联网使用时长最长的是使用华语进行聊天,其后依次为观看华语视频、收听华语音乐和阅读华语文章或书籍。其中,最经常使用的社交软件有微信(约95.8%的人使用)、Facebook(约86.3%的人使用)和Instagram(约56.8%的人使用);最经常使用的用于观看中文视频的视频网站有YouTube(约88.4%的人使用)和Dailymotion(约24.2%的人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少部分马来西亚人习惯使用中国的视频网站,如优酷和爱奇艺等;最经常使用的用于收听华语音乐的平台是酷我音乐,半数以上(56.8%)的人都在使用,虾米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也有大量使用者,可见,中国音乐平台的华语传播程度最高。
从华语内容的类型上看,观看视频的内容以华语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和搞笑视频为主;最经常浏览的华语文章为新闻类、生活类与娱乐类;同时,阅读华语小说的华裔青年也占有较大比重(约为58.9%)。总体来说,马来西亚华裔青年基于网络媒体的华语输入呈现出娱乐化、生活化的特点。
为统计分析的便利,本次调查首先对调查对象华语听说读写能力自评分值的均值进行统计,作为其语言(华语)水平的分值,并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有在中国留学的经历,另一组则没有。然后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两组的华语水平分值进行检验,以探究有中国留学经历和无中国留学经历华裔青年的华语水平是否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有无中国留学经历华裔青年华语水平的平均分及其显著性差异检验
本次调查还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式考察拥有不同网络媒体华语输入时长的华裔青年的华语水平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以此判断以网络媒体为渠道的非正式语言学习是否会对语言(华语)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拥有不同网络媒体华语输入时长的华裔青年的华语水平显著性差异检验
1.与中国汉语母语者的社会互动对华语水平的影响
问卷结果显示,有中国留学经历和无中国留学经历华裔青年的华语水平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有中国留学经历的华裔青年的华语水平明显高于无中国留学经历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与中国汉语母语者的社会互动对马来西亚华裔青年华语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更新后的Long的互动假说理论认为[13],作为互动过程的组成部分,引发母语者或者是语言能力较强的对话者进行互动调整的意义协商,能够调动输入、学习者大脑机能(尤其是选择性注意)和输出,从而推动语言习得。虽然华语是大部分马来西亚华裔青年的母语和第一语言,但是他们所使用的华语口语、书面语与汉语普通话仍具有较大差异,在华文学校中接受的华语教学也很难保证其质量。因此,在中国留学的华裔青年能获得与中国汉语母语者对话的更多机会,进而可在意义协商中对自身的话语结构进行互动调整,在不断重复中完成纠错,提高语言输入中对语言信息的注意力,最终自然会提高华语水平。
2.通过网络媒体的华语输入对华语水平的影响
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见表3)与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拥有不同网络媒体华语输入时长的华裔青年的华语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据此可以推断,通过网络媒体的华语输入对华语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性影响。这可能是因为网络媒体的使用虽然可以为华裔青年输入大量的华语语料,但这些语料仍以娱乐化、生活化的内容为主,观看视频、收听音乐或阅读文章书籍时并不会提高对话语结构中语言信息的注意力,也不会产生自我纠错的意识,因此华语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同时,他们的社交聊天对象也以马来西亚华裔或土著为主,即使是使用华语,也缺少语言能力更高的对话者。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媒体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基于网络媒体的语言输入迅速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语言输入的质量相较于其数量的优越性。
20世纪60年代起,语言学家就开始提倡将正式语言学习与非正式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本研究考察了两种非正式语言学习方式对马来西亚华裔青年华语水平的影响,论证了社会互动对马来西亚华裔青年华语水平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华语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正式语言学习与非正式语言学习的融合,还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不同的非正式语言学习方式,增强学习者与高语言能力者的社会互动,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以弥补正规学校教育的不足。
本调查将是否有在中国留学的经历与基于网络媒体进行华语输入的时长两项指标分别作为两种非正式语言学习方式的代表,略显单一,如果要进一步增强调查的客观性、科学性,还需丰富问卷设计的维度。此外,也可对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以探究其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