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灵
(汕头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汕头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汕头 515021)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虫害是农民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虫害的种类繁多,几乎每种农作物都有数种、数十种甚至数百种害虫,如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点内容,也是农业高产、高质的保障。在我国,已知水稻的害虫就有约300种。广东省汕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目前应用于田间作业的植保机械仍以背负式机动喷雾器为主,但这种植保作业方式存在施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防治面积小、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这势必造成农药的用量越来越大,受药面积和受药程度不均匀,防治效果不理想,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作业人员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中毒等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土地的集约化管理趋势加快,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如何提高植保作业的效率、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残留、污染,不伤作物等,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病虫害防控水平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植保无人机应运而生,以其高效、环保等优点迅速发展。
植保无人机是指通过GPS飞控实施喷洒药剂,在农林业生产服务中为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其技术主要包括了作业平台、遥感监测技术及装备、作业技术及装备。植保无人机作业与传统植保作业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效果好、效益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可以为农户节省地面植保机械的投入和大量人力成本。
无人机植保作业的优越性是地面机械无法比拟的。植保无人机飞防效率是传统人工打药的30~40倍,且飞防效果也比传统人工打药好,如表1所示。
表1 无人机植保与人工植保作业优势比较
我国农业植保作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因植保作业操作不当造成农药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因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事故更是难以统计。由于农药的潜在危害较大,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从事农药喷洒作业,导致喷洒农药成本日益增加,部分地区甚至每天200元还请不到人。植保无人机可以有效地避免喷药人员暴露于农药的危险之中,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植保无人机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可垂直升降,可解决地面机具难以进入山地、沼泽等地作业的难题;同时,不受作物长势的限制,对高秆作物、作物生长不整齐和已经封行的都可以利用无人机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植保无人机不会像大型地面施药器械那样碾压作物致其损伤,不破坏土壤物理结构,不影响作物后期生长[2]。
2015年12月,广东汕头市农机研究所引进了常州埃森3WAS10 10 kg级无人植保四旋翼机;2016年 6月又引进了珠海羽人公司的谷上飞3WDM4-10四旋翼植保机。同年派出4批技术人员分别到埃森农机常州有限公司、珠海羽人农业航空有限公司学习植保无人机操作、自主飞行运作、地面工作站操控及日常维修知识。
2年多来,汕头市农机研究所引进的植保无人机多次亮相在汕头市举办的各种“放心农资下乡”、科技下乡活动以及各种现场演示会中,得到了各方好评。与此同时,汕头市农机研究所也开展了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试验、示范,试验的作物品种包括水稻、蔬菜、果树等,如表2所示。水稻植保作业示范面积近60 hm2,如表3所示。植保无人机的宣传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为止,汕头市潮阳区应用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7 000 hm2,潮阳顺杰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也于2017年引进了2架植保无人机。
实践表明,植保无人机适应性强,比目前常用植保器械省时、省工,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和劳动强度,降低了施药对环境的影响,对作物损伤轻,解决了人员、机械难以下田的问题。
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很快,但是相关行业配套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飞手的素质不够全面,国内还缺少相关的培训机构;
2)急需研发出更高容量,更高安全性,更稳定的植保无人机配套电池;
3)植保无人机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相关的药剂和配方研发却停滞不前,堵塞喷头的状况时有发生;
4)植保无人机的售后和保养体系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2 不同作物作业质量评价表
表3 2016年晚造锦沣合作社无人机植保作业情况表(潮阳区)
近2年,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已经到了能够实现全自主飞行、自主避障的程度,无人机也已经从喷洒农药延伸到撒播颗粒肥、喷洒粉剂、撒播种子等功能。因其机动灵活、快速响应等特性,在消防灭火、疫情消毒领域中也得到应用。由此可见,不论是从刚需还是运用程度来看,植保无人机都有相当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发展空间。无人机的代理销售、作业服务、维修保养服务、专用农药销售、空中灾情评估等都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