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开展现代农业装备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粤农办[2018]156号)的要求,调研组分别于2018年3月29-30日、4月2-3日,赴云浮罗定市、河源龙川县开展现代农业装备发展情况调研。
2017年,云浮市农业机械原值7.957 2亿元,比2016年增长2.26%。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0.246万kW,比2016年增长1.71%。其中拥有各类拖拉机18 964台,耕整机43 292台,水稻插秧机462台,联合收割机717台,水稻育秧机械化播种生产线6套,谷物烘干机105台,排灌机械动力12.118 4万kW,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2.546 1万kW,畜牧养殖机械8.852 7万kW,渔业机械2.105 2万kW,林果业机械0.707 1万kW。2017年,全市农作物机耕面积19.376 43 万hm2。水稻机耕面积8.868 73万hm2,机耕水平94.93%;机播面积1.467 7万hm2,机种水平16.55%,全市水稻联合收割机收面积6.352 87万hm2,机收水平71.63%,全市(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64.43%。
2017年,河源市农作物综合化机械水平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达到37.92%。水稻机耕面积12.485 57万hm2,机耕率92.26%,比上年增长0.36个百分点,机插率和机收率分别达到6.36%和62.14%,综合化机械水平57.45%,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业机械总动力77.169 8万kW,同比增长1.36%。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拖拉机19 647台,配套农具12 081部,耕整机27 662台,旋耕机10 183台,水稻插秧机491台,联合收获机2 367台,谷物烘干机61台。
2017年,云浮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8家,其中罗定市农机专业合作社15家。入社成员1 528个(户),服务农户25 854户,作业服务面积1.603 36万hm2,拥有机具2 147台(套),合作社总收入达到2 144.18万元,农机化服务收入达到2 119.67万元。
河源市(含乡镇)共有40家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其中龙川13家,紫金12家,和平11家,连平4家,拥有农机原值2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18家;农机户27 939户;农机经销企业和经销点共34个;维修点338个,其中三级维修点12个。
云浮罗定市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属于典型的丘陵平原山区,丘陵山区面积与平原面积各占一半。全市耕地面积68.69万亩,水稻种植面积49.96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桂、罗竹、水果、蚕桑、南药等。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广东省农业厅、云浮市政府已连续6年在罗定市举办罗定稻米节,通过逐步探索发展,罗定市稻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形成了聚龙米、阿灿米等稻米知名品牌,确立了罗定稻米在行业内的口碑,促进了罗定粮食生产和加工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农民种植水稻、使用机械化的积极性。
河源市设施农业在省厅相关设施农业项目和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项目等的促进下发展较快,许多蔬菜种植大棚、花卉种植大棚、水果种植大棚和苗圃大棚的建设日益涌现,在项目示范的辐射带动下,全市设施农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云浮市2016年市本级财政对插秧机械化和大棚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共80万元。2018年计划支持农机化建设25万元。
河源市政府对农机化扶持力度弱,本级财政近年对农机化项目没有财政经费支持。
1. 水稻生产的机械种植和烘干水平太低。云浮水稻机耕面积8.868 73万hm2,有水稻插秧机462台,水稻育秧机械化播种生产线6套,谷物烘干机105台,机播面积1.467 7万hm2,机种水平16.5%。
河源市水稻机耕面积12.485 57万hm2,只有水稻插秧机491台,谷物烘干机61台,机插率只有6.36%。2017年,插秧机和烘干机仅分别新增了1台,发展速度慢。
机械种植和烘干水平低,已成为两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最突出短板。
2. 适应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特色农业发展的需求。适合丘陵山区的机具少,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普遍性的农机比较多,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机具少。罗定近年大力发展南药、肉桂生产,但适应南药收获、种植等生产的轻便型机型较少,肉桂油的提取技术、工艺和设备落后。龙山是全国油茶示范县,油茶都种在山上,有些坡地坡度在45°以上,适合油茶生产的机械缺乏,特别是油茶的采摘等人工费很高,急需油茶采摘等生产设备。
3. 农机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农机安居(机库棚)难、下田(机耕道)难、维修(网点服务) 难等问题。尤其在丘陵山区,由于地形复杂,田块分散,坡多路陡, 作物品种多,生产规模小,一直是当地农机化发展的难点。
4. 农机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小、水平低。农机社会化服务很多依托在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水稻收获主要还是依靠外省的跨区作业。农机合作社规模小、水平低,有些只是做了工商登记,没有实际性运作,属于僵尸合作社。
5. 农机作业供求信息脱节,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
1. 自然条件限制。以龙川县为例,山区人均可耕地少,地块面积小,加之丘陵山区耕地分散,地势高低不平,操作机械受到制约,同时土地分散经营使单户农民购置农机投入成本加大,农机使用效率低,购置大型机械的可能性不大,小型机具的配套难,影响了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同时,丘陵山区水利、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山区的高扬程提水设施、水渠、蓄水池以及山区电网等基础设施都是制约林果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 资金制约。农民收入水平低,务农经济效益不高,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设备、高档的设备,由于一次性投入的资金量大,补贴的资金量少,加上使用维护的成本高,使用受季节性影响,制约了农民购机的需求,市县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不完,农机补贴资金使用率不高。
3. 市、县农机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名称、编制、隶属关系等混乱,没有统一的名称。工作职能不清晰,工作开展不顺畅,基层农机推广及服务体系仍不完善。农机管理部门力量存在越来越弱的情况,没有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工作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 现行的农机报废政策,有很多条条框框不适合加快推进农机报废工作的落实。龙川县报废机械因农机局编制问题停摆多年,以致绝太多数到报废年限的机械均无上牌上户,导致现在达不到报废标准。
1. 农机化发展和投入缺乏顶层设计。由于市县各级农机系统的主管部门、机构属性、编制变化较大,农机化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农机投入的量、向、序不明确,导致发展不平衡。
2. 基层农机队伍整体力量弱化。一是市、县农机队伍不稳定,近年来人员逐年减少,机构设计存在问题,农机在县镇级工作被弱化,或者承担其他相关任务。基层农机管理人员老龄化情况严重,存在人员减少流失的趋势。市县农机管理部门都没有配足专职人员,农机工作人员基本都是身兼数职,存在工作任务多、工作量大、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农机监理和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没有与时俱进。二是缺乏操作熟练、懂简单维修的专业农机手,对农机手和维修工的培训不够,很多大耕户既是种植户又是农机手,农忙时连自己的田都顾不上,根本无暇兼顾为其他农户服务。
3. 农机与农艺未能有效融合。以机插秧为例,机插秧推广的瓶颈还是在育秧环节,由于“为机育秧”的技术掌握不好,龙川的种粮大户宁愿请人工插秧。有些地方由于对机耕、土壤、插秧的农艺掌握不好,影响机插秧质量,导致有部分农户错误地认为机插秧的产量比人工插秧的低。
4. 缺乏工作经费,影响基层农机干部的工作开展。现在很多专项资金都是项目经费,直接下达给承担单位和农户,没有配套工作经费,由于当地财政预算的经费有限,农机管理部门开展工作越多,所需的工作经费就越多,而这些经费又没有稳定的来源,这些矛盾制约了农机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
5. 农机购置补贴使用率不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实施多年,部分农机具出现了饱和。近年来,补贴机具产品范围逐年缩小,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符合特色经济作物、养殖业和丘陵山地需要的优质、高效、适用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的产品不多,部分农机具补贴额度逐年下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力减弱。两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滞留较多。
6. 金融扶持政策落地难。广东省政府先后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出“政银保”“农担贷”等金融产品或服务,但政策宣传不够,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对这些政策了解不够,“政银保”手续繁琐,“农担贷”需要固定资产抵押,而农业机械不能作为抵押物。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因为资金问题和成本问题,不敢轻易购置农业机械,特别是价格较高的设备。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增效,提出如下5点意见和建议:
1. 加强基层农机队伍建设。由省统一明确各级农机管理、推广、监理等部门的名称和隶属关系,理顺各级的农机管理和推广体系。加强基层年轻人才的输入和培训,加大对农机专业户(种植大户)的农机技能培训。
2. 设立农机科研推广专项经费。鼓励和引导农机科研院所针对丘陵山区的地形地貌和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科技攻关,加大对急需的特色农机的研发,提高广东省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采取倾斜政策支持农机新产品的推广,解决有效供给不足问题。
3. 完善配套政策,为农机化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一是简化农机产品报废的补贴流程和降低报废的门槛,根据不同类型的机具确定报废的残值,让农民在淘汰旧设备中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二是优化金融政策。由政府统筹考虑农机行业的特殊性,制定相关政策,解决贷款难、利息高等问题。三是把工作经费列入农机项目专项经费预算中,保障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是促进全省农业机械化走绿色化道路,加大对高效植保、节药节肥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绿色发展机具的补贴额。二是将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机具纳入补贴范围,简化山区小型机具办理补贴程序,对群众需求量较大的丘陵山区使用机具如特色农作物收获、山地运输机纳入新产品补贴范围。三是加大对报废和更新的补贴力度,鼓励和引导农业机械以旧换新和升级换代。四是积极推进农机作业服务补贴。不断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重点对水稻机播(插)、机收、统防统治、谷物烘干和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服务进行补贴。五是设立农机化发展专项资金,以项目的形式,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户的支持,要考虑对大户的“锦上添花”,也要考虑对小户起步的“雪中送炭”,要百万元级别的资金支持,也要20万、30万等级别的资金支持,统筹兼顾发展。
5. 创新农机服务形式。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主要是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的形式。需要引导社会化主体不断拓宽社会化服务形式,涵盖农机租赁、农机大户作业服务、跨区作业、粮食深加工等。加大农机信息化建设,参考滴滴出行、货拉拉等运行模式,开发覆盖全省的农机供需平台,推广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
(报告未经领导审批,仅供农机同行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