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神如空 行气如虹
——阳志国书法印象

2018-07-25 02:29钟全昌湖南警察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篆怀素张旭

◆钟全昌(湖南警察学院)

书法家阳志国

阳志国,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现为全国公安书协会员、湖南省书协会员、湖南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研究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湖南青年书协理事、湖南警察学院教师。

湖南的警营文化在全国响当当,湖南的书法文化在全国亦属翘楚,警营文化和书法文化的涵养,造就了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警营书家。他们有着深厚的功底和理论水平,因为本职工作的特殊性,甚至不能在人前过多展示习字的场景,但对文化自信的追求,对艺术的天然亲近与向往,鞭策着他们默默求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阳志国即是这个文化群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书家。

阳志国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白石故里湘潭,20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于长沙,现一直在湖南警察学院从事学生管理和书法教育工作。阳志国早年受家庭的影响,小时即有写大字的根底,到长沙读书后,因所学专业而接触到笔迹鉴定等课程,又有较好的书法美术基础,于是参加学校宣传部门一些写写画画的工作。而阳志国真正以比较专业的姿态投入到书法的临摹与创作当中,则是在前几年。2010年,阳志国开始在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播书法文化,通过一段时日的教学,他决定把书法作为自己专门的兴趣爱好和修养来系统学习。

临散氏盘 书法 阳志国

中国书法历来讲究技法的锤炼和底蕴的积累,由技进乎道,而技法的锤炼则是进道的基础。阳志国征得单位的支持,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陈文明、江波等老师的指导下,第一次有步骤地对书法进行系统学习。他认为自己原来的底子不够扎实,天分也不够好,不适宜全面开花式的学习,于是除理论外,把主攻书体定在了楷书和大篆。选楷书是因为教书育人和打基础的需要,同时因为原来已学过颜、柳等字体,具有一定的基本功。而大篆是他慎重考虑后选择的,一则是自己喜欢,再则他认为这也是锤炼笔墨的需要。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阳志国不但巩固了原来学过的颜、柳等字体,还对魏碑这个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书法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使楷书的主攻方向发生了改变。同时,他的大篆书写从零基础开始,进步惊人,得到了导师的充分肯定。研究生毕业后,阳志国并没有放松对书法的追求,他又把方向瞄准了下一个目标——草书。他先后到胡紫桂先生、梁小钧先生的门下学习,并不断地访友和向教过他的老师们请教。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教学、求学、习书,是他现在也将是以后生活的常态。

阳志国的大篆,主要取法于西周《散氏盘》,同时加入了一些草书的用笔及现代水墨的构形,是当下主流的写法之一。篆书自秦汉以后开始逐渐没落,即使有个别名手,亦难脱描、画的诟病,清代“朴学”的兴起,带动了金石学的复兴,逐渐有了后世所谓“碑学”的发端。金石热及碑学的兴起使清代的篆书研究和书写有了全新发展,掀起了篆书的新高潮。有清一代,邓石如、杨沂孙、吴让之、莫友芝、吴昌硕等篆书大家,赫赫煌煌,为人们呈现出了一个别样的篆书世界,也演绎出了篆书在书法创作中“写”的涵义。及至现当代,部分书家上承“碑学”余绪,同时加入姊妹艺术的元素,在用笔、构形及章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开拓,是清以后篆书的又一个高潮。阳志国的大篆在当下常用的绞转、摩擦等特色用笔上,借鉴融入了清末吴昌硕和当代篆书家的书写方法,构形以正为主,再辅以用笔的轻重节奏变化,奇巧相生。其作品风格面貌浑芒恣肆,同时具有明显的律动感,既富篆书本身的古雅厚重,又具当下“写意”的松动。写篆者不可不通古今文字之变,阳志国认为,大篆为他带来了对书写深度的理解和精神上的愉悦,同时又给他带来一个新的兴趣发展方向——文字学。从大篆里他开始走进入中国书法更深层次的摸索。

通达平章对联 书法 阳志国

几年大篆的书写经历,为阳志国的草书带来了便利——尤其是大幅尺寸的草书临摹和创作。这些年,阳志国对大幅式草书的折腾是花了大力气的。不但花费了大量的空闲时间用来到中国美院等外地学习,而且花费了大量的物力、精力,因为写大字不但耗材料,还是对书写者体力的一个考验。阳志国的草书主要取法唐代张旭,师法其名作《古诗四帖》,用他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方法,拓而为之,字大可逾一尺,幅长可至数米,近而观之,撼动心魄,具有鲜明的形式感和展厅效应。当然,一本帖还不足以撑起他对草书的理解,同时他还临习了孙过庭、黄庭坚、祝枝山等历代草书名家法帖,初步形成了目前草书的风格面貌。一般认为中国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五体,而唯独草书有单独的“草圣”,草书是五体中最脱离实用功能而又把文字潜藏的艺术性发挥到极致的书体,挥洒之际,喜怒哀乐之情皆可形于笔墨,篆隶楷行之法皆可蕴于毫端,包罗万象。自“草圣”张芝后,唐代的张旭和怀素在前人基础上把草书的艺术性又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二人同源而异流,成为后世学习草书取法的主要对象。目前,阳志国草书的书写风格有了稳定性发展,笔力劲健,跌宕连绵,疾而不躁,笔法、字法、章法皆有相当可观之处。但他认为,欲往更深处发展,应该稍微停下来,思考一下构建风格之基础与发挥精神之去处的关系问题,他又开始了着手对怀素的研究和学习。

古今天地对联 书法 阳志国

从张旭入,从怀素出,倒不失为适合他的一个稳妥之法。张旭的草书跌宕起伏,气势飞动,连绵不绝,醉后甚至以头濡墨,观者无不为之绝倒,时人谓之“张颠”。可以说,他的草书感染力有一大部分来自于“颠”的气势和情绪感染力上,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用笔,扩而为之就是全篇章法的辗转腾挪与回环往复。而怀素自张旭的学生颜真卿处识得笔法的真谛,自“夏云奇峰”悟得变化之妙,除了把张旭的“颠”演化为“狂”的形式外,在结字与用笔细微处亦可见其别出匠心,加入了“法”的成分,让欣赏者不但能感受到草书回环飞动的气势,同时还能欣赏到一种相对精致的结构程式之美,后人学之亦有迹可寻。张旭的“颠”,后来的杨凝式、徐渭、傅山各得了几分精神,其余寥寥,但怀素寓于“狂”中的相对理性书写、独特的用笔、精妙的结字和空间分割,成为后世草书构建风格基础与发挥精神去处的一个重要源流。阳志国性格憨厚,为人热情而严谨,闲暇之余虽偶有饮酒,亦有豪气干云之时,然而自律更是他性格中永远无法割舍的部分,逐步转入对怀素的临习,应该是既符合目前书写风格,又适合自身性格发挥的一个好方向。

阳志国立身警察队伍和教育事业,胸中自有一股正气,寓之于书,劲健遒迈。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谓“劲健”曰:“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阳君与我共勉之!

净土牟尼对联 书法 阳志国

节临元桢墓志 书法 阳志国

猜你喜欢
大篆怀素张旭
清 郑燮 行书节录怀素自叙轴
鲜于枢 草书论张旭怀素高闲草书帖
书法(大篆)
篆书、隶书赏析
The Three-Pion Decays of the a1(1260)∗
大篆的临摹与创作
林散之《徐瑶论怀素草书》欣赏
老僧也食肉——怀素草书《食鱼帖》
饿了么张旭豪:不成功无意义
试论小篆产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