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与思考

2018-07-24 07:47江惠玲
读写算 2018年3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

江惠玲

摘 要 有序思维能力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素质能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也有重要影响,需要从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有序思维习惯。文章首先对数学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分析,进而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建议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培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有序思维;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52-01

小学学生由于各方面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思维障碍。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强调因果关系和严谨的推导过程。学生如果不能建立有序的思维流程,难以学好数学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学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目标

有序思维是指思维的有序性,即人的思维运作与客观规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对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大脑中得到正确反映。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保證人与外界事物、与其他人的有效交流。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有序思维发展的引导,在确定生理有序、行为有序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关研究表明,有序思维发展与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性,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某个具体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也关系着学生对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从而影响其学习效率。如果小学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发展缓慢,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障碍,影响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及信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培养。明确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将其作为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基础。

二、小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有序引导,发挥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发展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在尊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引导方式,促进其有序思维能力的更快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有序思维的概念,教师首先应使用有序的引导语,让学生熟悉科学的认知规律,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小明一家三口人要在九月份找到一个共同的休息日,一起外出旅游。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逐步进行引导,首先提问:“要找到小明一家人共同的休息日,首先要获取哪些信息呢?”此时学生会回答:“首先要知道小明一家人分别在哪天休息。”然后教师继续引导:“然后如何找到小明一家三口人的共同休息日?”学生回答:“先找到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小明和爸爸的共同休息日、小明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再看是否有同一天,就可以确定小明一家哪天可以去旅游了。”在这样的引导方式下,学生可以学会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依次解决每个问题,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有序思维,避免在回答问题时出现没有想法或语无伦次的现象。

(二)有序设计,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也会对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体现较强的有序思维,使每个教学活动紧密衔接,并契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帮助学生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形成有序思维。比如在小学低年级搭配规律及表示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摆一摆”,让学生通过动手搭配,体验各种搭配顺序的差异。二是“说一说”,经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后,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具体阐述按顺序搭配的好处。三是“画一画”,让学生尝试画出自己的搭配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总结思维规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下,学生可以从动手操作上升到理论认知层面,并从直观图形认知切换到符号模型认知。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提示,帮助学生熟悉这种有序的思维模式,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和规律。

(三)有序分析,引导学生逐步找到问题解决关键。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观察、思考、尝试、验证等一系列过程,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步求解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有序思维进行培养,可以防止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出现重复、遗漏的情况,进而提高解题效率及准确率。在小学数学教材及课外教辅材料中,有许多适合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题目。比如“A、B、C、D四名学生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每两人之间进行一次比赛,共需要进行多少次比赛。”可引导学生从第一个人开始进行观察,A学生需要与B、C、D学生分别进行一次比赛,共计三次比赛。再对B学生进行观察,其中,与A学生之间的比赛已经计算过了,因此只需计入与C、D学生进行的两次比赛。与此同理,观察C、D学生的情况,最后得出计算式为3+2+1+0=6次比赛。按照这种有序的顺序进行解题,可以有效避免出现重复计算后漏算的问题。

(四)有序操作,协调学生思考及动手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良好的衔接起来。对于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培养而言,则应设计有序的操作过程,避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盲目的现象。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塑料小棒教具,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教师拿出11根小棒,要尽可能多的平均分给3名学生,让学生思考如何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分为4人一组,分别扮演教师的角色,为其他三名学生分小棒。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每人分3根小棒后,剩余2根,这是唯一符合尽可能多的平均分配条件的答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明确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目标、掌握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更快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心得
改进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思维
我是小学生
IYPT(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