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湿与湿邪

2018-07-24 09:52吕萌陶雨晨孟静岩
健康大视野 2018年4期
关键词:本质浅谈

吕萌 陶雨晨 孟静岩

【摘 要】湿为六气之一,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中医即称之为湿邪。湿邪致病,长夏居多,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笔者探讨湿与湿邪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并附验案一则。

【关键词】湿;湿邪;本质;浅谈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湿为六气之一,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中医即称之为湿邪。湿邪致病,长夏居多,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湿为重浊之邪,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其伤人多隐缓不觉,易导致多种病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湿的特性和湿邪致病的病因病机,阐述其具有的重要理论和临床意义,并附验案一则。

1 湿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湿”释为:“湿,幽湿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湿也。”湿,本义为浸染后晾晒的丝品,后世本义消失,现指富于水分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告诫人们夏季气温较高,情志上要保持愉悦,使人体的气机舒畅。然湿气四时都有,非独长夏,此即古人所谓:“非其时有其气。”

2 湿邪

凡致病具有重着、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1]。中医认为,湿邪产生于人体内水液代谢失常,由湿邪引起的病证常可以统称为湿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云:“湿痹之后,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故湿证的主要治法为利小便。《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湿邪主要责之于脾失健运,以及肺、肾、膀胱、三焦之气化功能失常。

3 湿邪的致病特点

3.1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1],湿易损伤脾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湿盛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云:“湿盛则阳微。”脾喜燥恶湿,故湿邪困脾,必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形成痰饮、水肿、或泄泻。

3.2 湿性重浊。《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像裹了布帛,困倦乏力。又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则可见四肢酸疼、运动迟缓等表现。

3.3 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湿邪的黏滞表现在其症状具有黏滞性,病程具有缠绵性和易阻气机三个方面。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云:“其性氤氲黏腻……故难速已。”湿邪容易阻滞脏腑经络,使脏腑经络的气机失调,升降失常,表现为腹胀,不欲饮食。

3.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属阴,有趋下之势,故湿邪致病,易伤及人体下部。《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枢·百病始生》云:“清湿袭虚,病起于下。”因而,常常可见下肢水肿、湿疹、脚气等病,妇女亦可见白带增多,夹杂热邪,可见黄带,并带有腥臭味。

4 濕邪致病的思考

湿邪外感皮毛、腠理、肌肉、经脉和内伤脏腑均可致病,人的各个部位均可感邪发病,见于内外妇儿各科。

(于斌[2]等人提出湿邪对脂质代谢、水液代谢、免疫调节和免疫平衡、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产生影响。刘光华等[3]研究了外湿对造模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从淋巴细胞转化率,CD4、IgG、IgM的下降,CD8的升高,且以脾虚加外湿组为甚体现了湿邪侵袭后,机体处于“阴盛阳衰,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

湿邪是否致病,取决于体内正气的强弱。正气强盛,则足以抵抗湿邪,而不致病;若正气虚衰,不足以抵抗外邪,即可发病。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湿邪侵入人体而致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发生于冬春季节,可因寒湿导致痹证等病。所以不能只局限于湿为长夏主气而忽略了湿邪在其他季节的致病情况。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湿邪往往伴随着寒邪或热邪发病,由于湿邪黏滞重浊的特性,凡夹杂湿邪所致疾病,其治疗时间较非夹杂湿邪者长。

5 验案一则

胡某,男,42岁。胃脘胀痛一月余,于2018年02月26日来保康医院就诊。

患者自述:胃脘胀满,饮食不规律时有胃痛,食后痛减,偶有反酸。纳少,饮可,口干,不苦,流涎。大便每日一行,质软,不成形,挂池。夜寐安。近日嗜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雾霾及阴雨天头胀,两股内侧汗多,夜间尤甚。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舌淡,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该证属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治法:健脾化湿,理气和胃。

处方:半夏10g,厚朴15g,茯苓15g,藿香梗10g,紫苏梗10g,枳壳10g,百合20g,乌药10g,生黄芪15g,莪术10g,浮小麦30g,柴胡10g,炒白术15g,砂仁10g,牛膝15g,胆南星10g,苍术10g,白花蛇舌草15g,茵陈15g,荷叶10g,小茴香6g,川芎10g。3剂,水煎服。

二诊:诸证明显好转。胃部胀痛缓解,嗜睡减及神疲乏力均较前减轻。两股内侧仍汗多。

在原方基础上去砂仁,加黄芩15g,白鲜皮15g,白花蛇舌草改为20g,生黄芪改为10g。继续服4剂,水煎服。

三诊:胃脘胀痛消失,嗜睡、神疲乏力、两股内侧汗多等症均明显缓解。

按患者脾气亏虚,运化失职,则胃胀、胃痛;水湿不运,则流涎;脾虚湿胜,清阳不升,则嗜睡,神疲乏力,头胀困重;湿热下注,则两股内侧汗多;土壅木侮,则急躁易怒。故本方选用半夏厚朴汤为主方加减,患者急躁易怒,情志不畅,肝气不疏,气机不畅,脾虚则津液不布,化生湿浊。而半夏苦温燥湿,降逆和胃;厚朴苦辛,降逆除满;茯苓健脾渗湿。全方辛苦合用行气燥湿,疏肝和胃。全方砂仁醒脾祛湿,茯苓健脾渗湿,苍术、炒白术健脾燥湿,胆南星、茵陈清热祛湿。诸多祛湿药配以枳壳、川芎、小茴香这类行气理气药,乃取“气行湿自化”之意。柴胡、荷叶升发清阳。藿香梗醒脾和胃,行气化湿,紫苏梗行气宽中,温中止痛,梗能升能降,沟通上下,调畅气机,二者合用,相得益彰。百合降肺气,肺气得降则诸气得调,乌药行气止痛,二药相伍,可通气和血,止痛和胃。生黄芪补肺健脾,补气敛汗,莪术行气消积止痛,二者一补一通,补而不滞,益气化瘀。再加,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浮小麦益气敛汗,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本案患者湿盛症状较突出需各类祛湿药祛邪外达,与此同时,配伍行气药,“气行湿自化”,以助湿邪外达。

6 结语

湿为六气之一,湿邪则伤人致病。“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临床上,风、寒、暑、热等邪如与湿邪相合为病,治疗时间往往较长,且迁延难愈。故湿证治疗时,在去除体内湿邪的同时,应该加上补气行气药,振兴体内的正气,气行则湿化,攻补兼施,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209-210

于斌等.湿邪致病现代机理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1):174-177

刘光华,曲长江.外湿对造模脾虚小鼠免疫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3, 30(5): 421

猜你喜欢
本质浅谈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追根溯源回归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浅谈失眠证的辨证施治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